中职影视后期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2020-02-23福建省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张少伟
福建省泉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少伟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力量在不断强大,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满足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新要求,我们要对影视作品的制作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心思。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数字技术应运而生,并全面应用于影视制作过程。在影视行业规模不断快速增长及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影视后期制作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相关的专业人才缺口大,行业前途不可估量。因此,当前的中职学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应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实现顺利就业。
一、当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职影视后期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习的效果自然不同。面对此种学情,如果教师还按部就班地以统一的教学标准进行教学,那么教学效果自然不显著。(2)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周而复始的软件操作及知识点实训示范,这种知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疲劳,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不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3)缺乏合适的教学资源。中职影视后期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教师需不断地去摸索,很多相关课程都是新兴课程,教学资源短缺,再加上中职学生的基础本就较薄弱,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水平整体偏低。(4)课程设置落后,脱离现实。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够全面,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综合、动态更新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专业与产业契合度不高,最终造成学生就业难。(5)教学目标缺失。教师在设计各种影视后期制作的科目时,会对所有学生和所有学习时期的授课目标进行制定,但通常不够完整。在具体的授课安排中,教师只是单纯考虑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或者是怎样完成任务,却没有对相应的重难点与各种技术予以重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环节中,学生极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只知道结果却不清楚过程,那么自然会对学习效果与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6)和相关行业缺少关联。设置中职影视后期制作科目的目的是想要把其应用到实际的电影以及电视剧之中,但中职学生对此方面知识的积累却有差异,对于拥有不一样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要使用不一样的模式开展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优质的授课效果。课堂上的学习都是为了将来能在工作中应用,如果产生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应用对不上的情况,那么授课内容必定会被遗忘与质疑。长此以往,学生本身的技能也会大打折扣。
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一)分层教学法
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整体偏低且差异明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分层次教学,制订不同的学习任务,细分教学内容,实现差异化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根据学生不同的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动手实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演示法
正如前文所述,现在中职影视后期专业的教学资源较短缺,因此教师要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就需要不断拓宽教学资源,结合讲授法,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展示或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辅助自己的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开阔学生视野;解析优秀案例,提高学生的专业赏析能力,逐渐培养其专业性。
(三)练习法
在影视后期科目制定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对此课程概念的了解,就要强化基础训练,借助提升练习频率来使学生知晓各种影视后期制作小技能的效果,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充满兴趣,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加入学习训练之中,从而提高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真正为学生将来的发展与进步铺垫牢固的基础,也为其后续的学习创造优质的条件。
(四)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学生在进行实操前,教师就要将相关知识(含教学重难点、实操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做好导入,明确教学目标及实操要求,强化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开始实操后,如果学生对重难点内容有不理解的地方,就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或向教师请教,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针对将要讲解的知识,预先设定问题或设计出方案与任务,使学生在实操中去探究、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要按照授课目标的难易程度做好灵活的安排,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确定问题,为学生后续学习铺垫基础。在授课环节,教师要真正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贯彻“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求、去解决甚至创新,使学生在“实践与寻求结果”中将问题解决好。教师还要注意收集、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补差补漏”,打造一个完整的“教与学”闭环,实现教学相长。
(五)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协作和自主探索创新,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结合讨论法,要求学生组成团队,针对任务要求开展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激发思维—确定方向—自组素材—合理应用制作软件—通力合作完成任务。
(六)项目教学法
影视后期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手、强化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教师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引进针对性项目,让学生自主实操,教师再定期走访、指导及总结,并定期反馈学情给企业,供企业参考;企业及教师应携手为学生的实操把关,关注学生的项目进展,及时为学生点评,提供可操作性建议,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水平和把控项目的能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工程师、教师、学生要协同合作、一起研究,教师为学生搭建实操平台,企业工程师为学生进行实战指导,在不断的交流和沟通中,让工程师更好地去指导学生提升后期制作技术,进而让学生掌握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技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例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和动手实操能力。
2.教学对象:中职三年级专业学生。
3.任务要求:主题不限,应用专业技术完成一个节目的制作,学生分组完成团队作品,时限2 个月。
4.教学过程:在任务周期内,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复习专业基础知识,确定节目主题。教师回顾、总结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基本原则,讲解创作作品的一般步骤;品鉴、解析多个优秀案例;按照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进行平衡性分组,确定组长人选,实现高低搭配、以强带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小组同学之间要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协商,相互帮助;确定各团队的节目主题。教师在阶段末反馈各小组的阶段表现,进行针对性指导、总结,补缺补漏。
第二阶段:学生动手实操,教师技术指导。按照实施方案,各小组分派任务,组员各司其职;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如降噪处理、色差色温局部光线校正、滤镜锐化等技术处理,围绕主题在节目中不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加入一些新元素,如镜头间编辑图形、字幕、音频等,渐渐地串联起节目的播出框架来丰富节目内容,形成特色。教师在阶段末反馈各小组的阶段表现,进行针对性指导、总结,补缺补漏。
第三阶段:鉴赏,互评,总结。各小组演示、推销自己的产品,讲解创作理念;各小组间互帮、互评、互补、互促,共赏“不同风景”,丰富“不同阅历”;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专业性建议,帮助完善作品。
结果:这是一个检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任务,对于即将进入实习期的毕业班学生来说,岗前技能强化是必须有的过程。在这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作的初期出现了不知如何下手、没有头绪的情况,教师按学生的既定主题针对性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凝聚众智,学会制订实施方案及步骤。比如对于新闻类的作品来说,讲究的是真实性和时效性,不仅要能体现出新闻的特点,还要在图形设计和音乐的选择方面遵照这一原则,尤其音乐是很好的“先入为主”选择,能带动节奏,使受众一听到声音就反应——这是要播放新闻节目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进展,给予专业建议,纠正技术处理中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而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同心合力很重要,如谁负责素材的收集、整理,谁负责加工编辑,谁负责后勤保障(工具的准备等),遇到不同意见如何协商,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等。2个月的综合性实训中,教师给学生讲述的时间比较少,更多的是引导和建议,大部分由学生自主动手实操、磨合团队。学生提交作品后,教师发现学生的作品花样繁多、想象力丰富,虽然设计及思路还略显稚嫩且问题较多,但实践能力、展示力和团队精神都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学成果显著。
总而言之,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虽然影视后期制作市场需求庞大,专业人才缺口大,行业前景广阔,但掌握专业技能是关键,教师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切实掌握实用技能,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