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开童话世界的门
——谈小学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02-23福建省福鼎市慈济小学周秋燕

亚太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青蛙小鸟童话

福建省福鼎市慈济小学 周秋燕

一、小学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现阶段,小学童话教学内容基本局限于书本中的内容,内容比较单一。教师在开展童话教学时,由于书本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教师一般也只是按照书本中要求的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使得童话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另外,目前社会各界对小学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学生面临沉重的考试压力,教师只能在短暂的教学时间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任务”内容,因此,教师很少有时间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童话故事,只能在课堂时间中讲授课本中的童话故事,导致学生的涉猎范围比较狭窄,学生并没有完全走进童话世界。

(二)童话教学知识欠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教育部门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践行童话教学方案,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童话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偏重说教。童话故事的背后一般都会告诉学生一些人生哲理,启发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把一些道理直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童话故事的乐趣,使得学生觉得沉闷无趣。第二,过分坐实。童话故事带有一定的虚构色彩,故事中很多情节是作者杜撰的,但是有些教师习惯将这些虚幻的故事情节打破,细究故事中的逻辑性,使得学生对童话的幻想破灭。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教师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黑暗的社会对小女孩造成的伤害,探究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的壁炉、圣诞树是不是真的,那么就会让故事失去本来的美感。第三,刻意拔高。虽然引导学生探究童话故事背后的道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童话本身的乐趣,刻意拔高童话的底蕴,使得学生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这些都是童话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教师对童话教学知识掌握不足,没有正确领悟童话教学理念。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童话教学,启发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需要走出童话教学误区。

二、小学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读一读,讲一讲

童话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读童话故事,可以感受到童话的乐趣,而且还能够透过童话故事的文字领悟其中的道理。如果教师直接将干巴巴的道理告诉学生,学生不仅感受不到童话的乐趣,还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教师要转变思路,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探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小猴子下山》一课中,教学目标是:(1)朗读课文;(2)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3)读一读,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掰、扛、扔、摘、捧、抱)。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第一遍熟悉课文中的生字,第二遍熟悉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第三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遍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在朗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动词,并进行造句。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探讨:为什么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知足常乐、有得必有失的道理等。通过读一读,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生字和对童话故事有一个整体把握;通过讲一讲,让学生自主表达感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再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教学目标:能够流利地将课文朗读下来,同时完成生字的拼读;联系文中的插图,能够辨认小鸡、小鸭、小马等动物的爪子形状,并获知青蛙冬眠这一特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将课文中陌生的汉字标记出来,然后熟悉它们的字音、字义。尤其是在相似汉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区分两个汉字的书写、字义等不同。接着,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并通过自主阅读、自由讨论的形式,熟悉课文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哪个动物在雪地上画了什么,同时用“因为……所以……”进行造句,如“因为小鸭的爪子像枫叶,所以小鸭画枫叶”。造句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爪子形状的记忆,提高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该篇课文需要自由背诵,教师可以将动物出场的顺序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结合上一环节中的造句,将对应的爪子形状回答出来。根据板书内容把课文内容串联起来,完成背诵。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并对其进行补充和总结。

(二)品一品,演一演

幻想是童话的核心,虽然童话故事的内容都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但是童话故事的创作基础却源于生活,其中蕴含着儿童情趣,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童话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地重视童话故事的逻辑性,也不能忽视童话故事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童话故事本身的乐趣,将童话故事情节演绎出来,让学生变成童话故事中的一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本中的生字,然后让学生讲述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扮演乌鸦,想办法喝到水。教师将准备的三个杯子放入不同量的水,一个杯子口大,水很多;一个杯子口很小,水很多;一个杯子口很小,水也很少。让学生用手指去演绎乌鸦的嘴巴,手指碰到水就证明乌鸦可以喝到水。这样学生在演绎过程中,知道了为何“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面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另外,通过如何才能喝到水的研究过程,不仅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还为学生留下了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力操作能力。

再如,在《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中,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完生字和初次朗读后,向学生提问:在这篇文章中一共存在多少种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狗熊用喇叭传达的时候落下了什么?学生结合课文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将动物的种类板书到黑板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同时选择几名学生去扮演文中的动物角色。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轻松分析出动物王国开会失败的原因。利用模拟情景将狗熊落下的话补上,帮助动物王国的大会成功举办。教师利用模拟演绎的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使学生明白了《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背后所蕴含的道理。

(三)想一想,辩一辩

童话是以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习惯编制而成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叙事故事。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故事一般都是塑造一些正能量的人物故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童话故事,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简单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够学会一些童话思想,明白童话蕴含的道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将童话故事中的道理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比如在《两只小狮子》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独立自主,要求学生从小学会本领,以后能够独立生活。但是将这些道理干巴巴地告诉学生,学生对其理解并不深刻。因此,教师需要在童话教学中,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而且还需要换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教师通过创建小组,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阅读,由于课文内容极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提出思考性问题,如:为什么老牛、小鱼、燕子没有将尾巴借给小壁虎?这些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用处呢?启发学生动脑,并帮助学生增长科学常识,促进学生对动物世界的探索兴趣。教师通过增设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去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再如,在《坐井观天》一课中,青蛙和小鸟进行了三次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青蛙和小鸟的意见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指出青蛙和小鸟的意见存在哪些不同、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道:“小鸟觉得天很大,无边无际;青蛙觉得天很小,只有井口那么大。”通过对比青蛙和小鸟的想法,教师再次提问:“大家觉得谁的想法是正确的呢?”这时学生会回答“小鸟”,因为很明显小鸟的说法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接着,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青蛙和小鸟会有不同的想法呢?假设你是小鸟或者青蛙,你会怎么看待呢?”这个问题的思辨性比较强,需要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谈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告诉学生要有小鸟的眼光,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将问题看得更加全面,千万不要像青蛙一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实践表明,将童话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小学童话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童话教学理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师对童话教学的理念理解有些偏差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童话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加强童话教学知识的学习,把握童话教学的尺寸,不能偏重说教、过分坐实、刻意拔高。另外,教师要注重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朗读、多思考、多实践,为学生推开童话世界的大门。

猜你喜欢

青蛙小鸟童话
小青蛙捉虫
小鸟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