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索
2020-02-23江西省宜春市画眉小学彭江红
江西省宜春市画眉小学 彭江红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素养提升的良好时期,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学生这一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对未来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各项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必须时刻做好课堂上的引导者角色,鼓励并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实现终身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核心素养是学生关于自身学习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态度、认识世界的价值观的整体体现。而且语文这一学科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对其余学科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提升小学生语文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符号,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才能更加有效地自我构建与应用。小学语文的教育应让学生投入语言的学习中去,从简单的字、词到段落、篇幅,学生不但能从中发现语言的乐趣,而且也能领悟到语文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语文的学习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输,更是思想情感的培养。从语言着手来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进行对语言的思考,都需要夯实语言基础来达到目标。语言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新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在语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高度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思考方式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能更加理性全面地看待生活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情。最好的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就是作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写的作文了解到学生的思维,从而将存在问题的地方点出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教师讲授作文时可以重点讲授写作思路,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完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对于审美的意识,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同时也是小学阶段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以人文关怀的精神教育小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敢于创造世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样式的活动,对于自身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人人格,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东西,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回望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得知,不断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其实就是一场不断前进的探索。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就应当引起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关注,小学生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意识,通过理解、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内学习与成长,不但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内心形成一种文化精神力量。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到目前为止,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使教学质量下降,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不能打好牢固的语文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进行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作首要任务。
(一)教材内容陈旧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我们对文化教育都很重视,语文课程除了在发展和进步中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之外,还形成了比较特殊的体制,整个过程是复杂、变化多样的。语文课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的内涵也在无时无刻地变化着。可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没有更新教学方法,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果语文教学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仍然古板、陈旧且脱离生活实际,同时在压力之下,教学重点只放在灌输知识和应付考试两个方面,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会被严重忽视,最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教育理念落后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片面、简单、古板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片面地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简单地讲述课本上的知识,这样会使学生无法深刻理解课本的文化知识内涵,最后会导致学生无法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把课堂还给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
(三)教学方法刻板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且片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会影响学生深入理解课本上的知识。除了没有体现教学的意义,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更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能力,使教学过程无法得到延伸。有的教师评价学生以分数为主要标准,这样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全面认识自己,最终失去发展空间。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方面,如果教师能够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全方面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遇上困难,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完善思维,锻炼其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教师要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到实际教学行动中。
比如在教学生字词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对教学逻辑进行梳理,通过汉字的字形以及内部含义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加强对于汉字的了解,同时增强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利用汉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对于某些象形文字,要充分对原汉字所表达的含义进行还原,如可以利用画图的方式将“山”“日”“月”这些文字化为简单的简笔图形,这将有利于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提高记忆能力。教师在讲授作文时,可以重点讲授写作思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来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教师批改作文时,可以将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漏洞提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完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优秀的文章,剖析文章的思维结构,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积累。
(二)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无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才是真正地将学生领进语文教学中来的有效方法,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影子》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选择阳光明媚的一天,让学生在操场集合,准备活动。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当分组完成之后,在每个组内选择一个比较积极的学生作为组长,并通过组长带领的方式来组队开展踩影子大赛,比赛胜利的一组可以按照规则领取奖品。在如此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到课文当中作者对于影子的描述,而且在实践当中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燃起了更多的兴趣。教师用游戏替代古板的课堂讲课方式,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上课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对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一定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自制力不够强,思想也不够成熟,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比较困难。而兴趣往往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师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选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领到课堂中来,就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带领到语文课堂中来,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开展师生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课堂。如在学习《平平搭积木》这堂课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父母参加本次课堂活动。教师在这节课之前,为学生及其家长准备好积木,家长与学生需要通过互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搭好积木,用时最短且最终成品最精美的一组获胜并将得到礼品。这在调动学生与家长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和家长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到孩子的疑惑后,能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在搭建完积木以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一同来阅读这篇文章,在恰当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综上所述,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育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还需要尽其所能去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质量,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