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评述
2020-02-23苏安娜
苏安娜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网络文学批评作为网络文学的“磨刀石”,影响着文学创作、阅读接受、传播引导等文学活动。至今,网络文学批评涌现出了不少具有示范意义的理论成果。
1 对网络文学批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1.1 网络文学批评的概念研究
目前对网络文学批评的界定有这几种观点。欧阳友权将网络文学批评的主体定为网友,批评空间为互联网,批评对象为网络文学作品或现象,批评方式为“随机性、感悟式、点评式批评和议论。”[1]周林妹与其意见相同,强调批评方式的在线、即时。周志雄则指出发表平台包含论坛、博客和留言板,但在批评文本方面有所放宽,包括了“首发或转发的文学批评文章。[2]”那么批评成果就可能包含专业学者、纸质媒体发表的学术性批评文章,批评主体也由网民拓宽到学院派和媒体批评者。
当前主流的定义糅合了欧阳友权和周志雄的观点,认为网络文学批评是学院派、媒体从业者、大众读者对网络文学作品或现象的议论和评价。不过,网络平台传播的日新月异、网络文学批评文本样式和观点的不断翻新、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范围之广,使得界定似乎依然无法圆满地回应网络文学批评,如“网络批评”“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文艺批评”三者指向是否一致,该如何区分。
1.2 网络文学批评的特征和类型研究
网络文学批评的特征研究多从形式、内容、效果等角度归纳。周志雄指出,其形式灵活,篇幅短小,内容通俗且颇具个人色彩[3]。欧阳焱补充了语音、图像等新的视听方式对批评形式的影响[4]。曹成竹则关注批评运作机制的特征,提出创作与传播具有“自发-交互性”[5]。这点明了网络文学批评运作机制与传统机制相异,读者能直接实现与作品和作者的互动,并产生交互性的力量。
因此,学界大多认为网络文学批评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真切易懂、传播直接快捷,实现了作者与读者的无壁垒互动,显现出感悟性、娱乐性倾向。研究者对特征的归纳,则多以在线批评为对象。归纳思路基本是在批评主体、批评方法、批评机制、批评文本等方面提出,强调去经典化、去精英化、去严肃化。
而在网络文学批评的类型上,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有以下几种。姜太军按照批评目的将文学批评分为鉴赏式、吐槽式和推介式[6]。詹珊延续了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中以字数来划分的方法,分为“灌水”和“板砖”[7]。不过,谭的分类存在常识性错误。“灌水”是无意义的回复,“板砖”是网友的掐架指责,二者与字数并无联系。曹成竹则运用“四要素”和三角形模式,分为摹仿式批评、实用性批评、表现性批评、客观论批评[8]。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网络文学批评最独特的“网络性”。读者发表评论,是依托技术才得以阐发一瞬的情感,追求直接参与过程所带来的文学经验,而不是如传统批评家一般,间接通过学理性的分析来产生影响。因此,此类分法消弭了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不同。
网络文学批评的分类方法灵活多样,但部分研究者依然遵循传统的方法和思路。虽肯定了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的互通性,但也不免忽视了它的特质。
1.3 网络文学批评评价体系建构
网络文学批评评价体系研究是近年来的焦点。学界意识到传统批评方法、标准不能完全适用,因而呼吁建立适应网络文学特点的评价体系。
有些研究者强调建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刘俐俐、李玉平强调批评原则取决于网络文学的功能,起到了一定的理论先导作用[9]。有些研究者呼吁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最早明确提出的是陈崎嵘,认为核心标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价值取向和积极健康、高雅清新的审美趣味取向[10]。禹建湘突破了传统文学批评的视角,主张既要有审美维度,也要有技术和商业维度[11]。庄庸、王秀庭与其意见相似,但对对象选择标准及作用有所补充,需考虑“经典性”与“流行性”,网络文学批评也应发挥“导向性”和“预判性”作用[12 ]。这些主张不仅注意到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互通血脉,也较为准确地把握了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质。还有些研究者从网络和传统文学批评的差异中言说传统批评的困惑。如谭德晶从评点式的批评方式、主观感悟的把握方式与诗意的言说方式三方面论述“神韵”特性。而白烨指出,传统文学批评虽然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显现出了有限性,却也提出了某种新的可能性[13]。不过,他并未对此详细阐发,只含糊地提出了要揭示网络文学的实质性问题,重视网络文学及批评领域的新生力量。
可见,学界已开始尝试在传统文学批评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和思路建构网络文学欣赏与评价的新空间、新机制。然而,目前尚未形成明晰的框架,具体的批评范畴、方法、标准等依然处于探索争鸣的阶段,特别是网络文学批评需要怎样的批评标准和价值取向,才能符合发展实际和创作规律,不失自身特性,是一个需要不断思索的话题。
2 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史实梳理与困境的透视
2.1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研究
最早提出“网络文学批评史”概念的学者是欧阳友权,他论证了网络文学批评入史的历史必然、理论前提和价值意义。但由于尚未形成整体系统的理论架构,加之繁荣的网络文学与有限的批评成果的不平衡、述史自身的难度等多方面原因,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分期阶段。不少研究者从时间上对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史的梳理,如曹成竹的《略论网络文艺批评的发展》、周志雄的《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
学界普遍将发展史划分为三期。萌芽期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末,方舟子、图雅等批评者成为早期批评队伍中的名人,文章多出现在新语丝、榕树下等海外文学网站,以随感式为主。发展期大致在2005年前后,随着文学网站和博客的出现,批评内容不再局限于网络文学而扩展到经典作家作品,相继出版了《网络金庸》《网络鲁迅》等系列丛书。批评主体也出现了传统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如欧阳友权、谭德晶、马季。繁荣期约为2006年至今,新媒介和文化产业的出现极大地带动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批评趋于成熟,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局面。
不难发现,网络文学批评的分期基本与网络文学的发展保持同步。但分期仅仅是批评史的角度之一,核心应当是理论建构的进程,这就需要清晰的述史逻辑、足够的撰写资料、完备的理论方法等作为支撑。
2.2 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网络文学批评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总体呈现出理论滞后的状态,多数研究者正视了这一困境。如白烨指出,网络文学批评“很不适应文学现状。[14]”对此,研究者进行了积极的分析与探讨,从批评主体素质、批评环境、批评内容等多方面指出主要存在的局限。欧阳友权指出批评者的阅读量不足,批评标准的模糊和批评方式的阻隔,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当下的批评困境[15]。党圣元从外部环境对批评者素质进行了源头式的探析,认为批评主体对网络文学“市场化和产业化现实的文化价值认识不够。[16]”
在质疑的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谭德晶、邵燕君等学者主张提升批评主体素质,尤其是学院派应当主动介入网络文学场[17]。外籍学者崔宰溶也倡议学者持“外地人”的姿态进入,使用“方言”与土著网民沟通,再翻译成学术理论[18]。这一对策提供了明确的实践指导,贴合网络文学批评的原生态与转译需求。王颖提出建构宽松、多维的网络批评空间,实现作者、读者、文本和批评家的对话[19]。陈海则针对目前网络文学批评官方化和学院化的不良倾向,主张学习网络读者和作者的时代审美敏锐度,从而突破亦步亦趋的学院做派[20]。
可以说,学界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相应对策也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尤其是深入文学现场,与网民沟通的研究方法,显现出学院派对新兴文学场的真诚态度,也为研究开辟了新的学术思路。
2.3 对网络文学批评未来走向的预测
展望网络文学批评的未来,学界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将会有更丰富的理论成果、更完善的批评机制、更专业的批评队伍和更开放的批评环境。如谭德晶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会随着网民生理与心理的成长而成熟,最终会成为像读书、读报一样自然普通的行为[21]。这一理想式的预测,寄寓的不仅是著者对网络文学及批评的美好展望,更是对它们在文学界及批评界地位的肯定。于永顺则聚焦于学院派批评在网络文学批评中的位置与作用,认为未来批评趋向会围绕“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交流融合”“产业化链条”和“写手‘去草根化’趋势”等问题[22]。该论断基本符合发展趋势,但仍有疏漏,如学界可能会思考、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机制如何适应类型化的网络文学以及批评史问题。
3 结 语
总体而言,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逐渐得到了主流的认可并活跃起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首先,批评主体发生变化,由网民扩充为学院、媒体、网民三股力量。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和职业媒体人逐渐打破了对网络文学的固有成见,主动地参与到新的文学场中进行讨论、批评,共同建构批评新体系、新机制。其次,批评成果在质与量上都明显提升。世纪初的网络文学批评更多的是网民的自嗨,而批评主体组成身份的变更,使得不少专家学者和媒体人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剖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术论文和理论著作。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人改变了作壁上观的批评态度和生搬硬套的批评方式,深入网络文学场,或探究网络文学批评的基础问题,或针对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提出见解,或富有远见地做出展望,真正在质上有所突破。最后,批评范围逐渐由浅入深。网络文学批评初期,研究探讨的问题尚停留在概念之辨、特征之论、价值之争等基础问题,而今则拓展到了评价体系的建构、批评困境及对策的探讨等领域,未来的研究内容也将继续向着网络文学的创作、接受、传播,与主流社会文学审美观念的相互关系,以及影视转化、海外传播、文化产业等交叉领域延伸。
然而不可否认,相较于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批评研究依然有所落后,处于沟通阻隔、发展偏移和理论滞后的状态,其中沟通不顺是最重要的因素。网络文学场内的多数参与者依然各自为营,学者、网络作家、网民和职业书评人缺乏有效互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作为初民的网络群体在理论上的缺席和偶尔发声的无力。一些学者和媒体人的自说自话,也使得不少研究往往重宏观介绍和概括而轻微观、深入的论述。当然,这一现实困境并非无法破解,具体的解决路径主要有两点。首先,专业学者要端正批评心态,调整话语方式,积极进入新的文学场,遴选、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与作家、网民建立双向的互动。从而以在场者的姿态考察原生态的网络文学,从中提炼出能够被网络作家、网民等“土著”所接受和理解的批评话语,以此来揭示新时代语境下网络文学的新体验、新形态、新意识。其次,有效的沟通需要宽松、和谐的批评环境。好的批评环境能够为学者、作家、媒体、网民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助推对话机制的形成。欣喜的是,当前已有一些关于网络文学的国家政策和相关指示出台,进一步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不少文学会议和作家研讨会也将网络文学纳入其中,尝试建构“学者-媒体-作家-网民”四位一体、共同合作的批评范式,为批评的多向沟通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另外在理论运用上,一些研究者过分依赖传统、西方的批评理论,至今未有形成独立的网络文学批
评话语和批评体系,评价体系的建构更是处于艰难探索和发展的状态。基于此,研究者应当充分认识网络文学自身的复杂属性——文学属性、技术属性和民间属性,明确批评对象的性质,找准网络文学批评的价值定位。不仅如此,研究者还需正确看待网络文学的商业性。商业化、产业化是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基本现实,但这不意味着它沦为了“文化工业”的附庸,彻底抽离了“文学性”。相反,资本力量的注入,不仅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网络文学的市场价值,也通过影响它的生产机制来助推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网络文学批评评价体系是在网络文学批评现实中形成的,研究者要立足网络文学及批评发展的现实来建立价值标准,而不是进行价值预设,或是在已有的其他类型的文学批评价值标准中拼凑出一套价值尺度来套用。当然,在具体价值标准的制定上,既要有扎根现实的学术精神和一定的理论前瞻性,也要合理借鉴、吸收已有的相关批评理论,因为网络文学的本质依然是文学,无法脱离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因此,一些传统、西方理论的批评视角、批评观念、审美取向仍能带来新概念、范畴与方法。如何有效地吸收、改造这些理论,引导、融入网络文学批评的创造进程中,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