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析

2020-02-23王丹丹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王丹丹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析

王丹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有效、高效合理地利用大数据背景下的优势资源,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关乎国家兴亡的重要工作。当前,高校要在大数据视域下科学、合理、高效地探索、更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发展、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进而牢固把握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做到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因势而谋,积极践行立德树人,将大学生培育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

一、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都是重点,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也必须依托大数据背景和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资源,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大数据种类多、容量大,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大数据传播途径多、内容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载体,但也着实让高校大学生身处在更加复杂的数据环境中,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伟大时代使命,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人才资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带来多元文化、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高校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复杂多变的情况,大学生身处在这些海量多样的数据中,会引发不同的思想认识变化,同时也加剧了数据分析的难度,这些情况会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大数据提升了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部分大学生易过分依赖网络中各种数据

大数据以交互开放性、即时便利性等特点使高校大学生主体性凸显,即获取信息资源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可以主动地在海量的多样化信息中选择、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也逐渐觉醒。现今的主体,尤其是大学生已离不开电子互联设备,甚至渐渐走向了对手机等信息化技术的依赖,进而在现实中淡化了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现实环境中的实际沟通能力远远落后于网络的沟通能力,而在虚拟环境中表面看似非常充实,但在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却更易产生空虚感,因此部分学生过分依赖网络中各种数据,有时缺乏自制力,导致网络成瘾甚至影响到无法继续完成学业。

3.大数据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但部分大学生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可以充分依托大数据互联互通之下的网络教育平台、微课堂等新式载体学习,这既跨越时间与空间限制,又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进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大数据是一把双刀剑,大学生因年轻,处事的经验和判断力不足,其个人信息有时就会处在裸奔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途径

大数据有其特殊性和巨大的优势,如何在新时代下正确认识和发挥并开拓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就尤为关键。

1.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

大数据时代下,不论科技发展如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旧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阵地,所以更应当积极利用好这个主渠道,理直气壮的站好讲台。在大数据时代,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可以探索的方面有:其一,在教学内容上更好地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有效资源,及时有效地将其引入教学之中,丰富完善课堂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增强实效性。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大趋势和大潮流,即更多的融入数据化的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手段,借用技术融合更多符合专业、时代、学生角色等各种趣味性内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主动学习。其三,借助技术让大数据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更多地注入科学的因子,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教学内容、方法、效果上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借以大数据的优势有效地过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个人的经验判断,对高校大学生尽可能全面衡量,形成全方位的较为准确真实的评价,进而更加客观地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实效性。

2.把握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大数据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和途径,各种新兴的网络等媒介就顺势成为意识形态战场上的关键领域,所以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就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主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交流和讨论的平台载体,借势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全方位全过程中适时并有度的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在符合顺应高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中,把握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创新的话语模式,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关注关心的事情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拉近师生对话的距离,进而通过大数据了解大学生学习状况,反思学习策略与方法,以改进教学质量为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阵地意识、责任担当,占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3.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公共课,而且都采用统编教材,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各个高校间本身就存在着可以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共享的客观基础,充分调动各个高校的优势积极力量加强资源共享,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工程。同时,大数据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因此现今一定要掌握大数据这把钥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本人,高校校内各部门各环节应当协调配合,即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并挖掘大学生全方位的网上活动痕迹的隐含价值,如在校园网、一卡通等学校网络平台等动态产生的数据,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并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从静态应急处理到动态预防预警的转变,进而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增强其实效性。

4.培养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该是培养队伍。只有整个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真正树立起了大数据意识,用新思想新观念武装自己,才能在新时代深刻理解大数据所蕴含的意义,进而充分发挥大数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仅要主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言行,要有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到相对精准掌控学生思想。因此,要建设一支较强的由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具备大数据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就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提高技术的学习平台和相关培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教师群体责任更加重大,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和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又要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发展,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即需要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把握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平台,培养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等创新途径的相互配合,真正树立大数据思维,积极探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从高校完成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和未来发展的实际出发,必须借助大数据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因此,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和大数据密不可分,利用大数据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的创新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1]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 (5).

[2]王倩.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4).

[3]凌小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1).

2020—05—12

王丹丹(1985—),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3-4564(2020)04-0140-03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