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及心理干预措施

2020-02-23姚烨君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预警犯罪心理健康

姚烨君

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及心理干预措施

姚烨君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 西安 710068)

近年来,大学生暴力犯罪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不仅对学校、家庭与大学生自身带来了严重危害,还极大地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复杂,涉及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主观因素,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多方联动,共建完善的心理干预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与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心理干预

暴力犯罪指的是以暴力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大学生本应是国家栋梁之才及社会精英群体,但近年来暴力犯罪案件屡屡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之间,其行为残忍程度远超人们想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还是邵阳学院魏某持刀杀人事件等等,都警示着人们,大学生暴力犯罪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避免其踏上暴力犯罪的歧途,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暴力犯罪特征

从生理年龄来看,大学生群体正处于18-22岁这一年龄段,思想、行为及心理正由不成熟转向成熟,此阶段学生情感丰富、猎奇心强烈,朝气蓬勃的同时也容易冲动,加上其认知力的局限及是非辨别能力的不足,因而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出现暴力行为。

1.犯罪主体的特殊性

从年龄层面看,犯案大学生多为面临学业、毕业压力的“非新生”群体。调查显示:暴力犯罪大学生中20-21岁者占55%,18-19岁占24%,多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犯罪表现以故意伤害、寻衅滋事为主,杀人等严重危害案件属少数[1]。

2.犯罪动机的激情性

暴力犯罪大学生动机具有单一性、突发性、激情性等特点,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刺激会经历短期的情绪爆发,并不计后果地选择暴力行为纾解内心阴郁。据调查,约50%的暴力案犯犯罪均具有非预谋性特征,属于犯罪情境下的失控、冲动与偶发行为。

3.犯罪时空的规律性

大学生暴力犯罪时空具有典型的规律性。时间上,暴力犯罪行为多集中在夜晚人少及心理自控力较差之时,且集中于学期末、临近毕业、开学前夕等阶段;空间上看,暴力犯罪多集中在校园,校外区域较少,活动轨迹遍布宿舍、教室、食堂、网吧等地。

4.犯罪前后的反差性

大学生暴力犯罪存在犯罪前后的反差性,由于情绪波动大,往往手段更极端,加上个性封闭偏执,对于暴力行为缺乏控制力,直至引发严重后果方会罢手,犯罪后往往表现得极为淡漠,部分人甚至毫无悔意[2]。

二、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原因

1.社会因素

(1)传统教育体制缺陷。国内传统教育体制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一方面,知识单一化致使基础教育、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愈加淡化,导致大量学生滋生心理问题却无从纾解;另一方面,招考规划考量中缺乏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与考察依据,导致很多人格存在缺陷、心理存在问题者进入高校校园,成为不稳定因素。

(2)利益导向的社会风气。一方面,利益导向的社会风气蔓延,导致大学生过分关注收入差异、分配不公、不正之风等不良因素,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致使偷盗、抢劫等犯罪频频发生。与此同时,互联网等媒体中各类暴力、色情等负面新闻充斥其间,严重影响了年轻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部分学生甚至开始崇尚所谓的自由与个人主义,并将不良行为模式固化,一旦遭遇类似情景极易引发暴力行为。

(3)心理健康教育缺失。传统教育体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仍以专业教育为主,很少接触心理学知识。由于教育缺失,部分大学生因学业就业压力、感情问题而主动寻求心理指导者寥寥无几。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缺失以外,法律教育也流于形式,虽部分专业将其设为选修课程,但由于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师生间缺乏互动,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4)家庭氛围不良。过分溺爱型或暴力管制型家庭子女都更易施暴,并逐步成为大学生暴力犯罪事件的主角。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但当前多数家庭中父母或忙于事业无暇教育,或过分关注子女有求必应,导致子女或自卑孤僻、敏感多疑,或缺乏耐心、脾气暴躁、抗挫能力弱,为暴力犯罪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温床。此外,子女在大学期间,家庭对子女正确面对成长中不良情绪的引导不足,出现心理问题时无法给予充分支持和帮助,导致学生心理不稳定,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极易导致其情绪失控,引发暴力冲突[3]。

2.生物因素

(1)人格缺陷。人格是行为的根基,人格缺陷者通常个性不稳,不易与人相处,情感淡漠,易走极端,行为缺乏自觉性,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人格缺陷的大学生一旦遭遇问题极易选择暴力方式。

(2)神经质。此类人群具有神经过敏的特殊气质,这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罕见。这些大学生对于不良情绪存在体验偏好,且过分关注生活、学业中的不适感,无法科学控制情绪,将不良情绪转移,这导致其常以反抗社会的态度来传达愿望,消极解读社会现象,若不及时指导,极易影响其心理健康,致使暴力犯罪发生。

(3)认知偏差。暴力犯罪大学生通常存在认知偏差,虽然其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由于认知缺陷及接触社会的局限性,因而思维简单、考虑问题片面,在事件信息加工中容易出现偏激,形成错误的判断,并采取暴力方式对待矛盾或冲突,形成固化的暴力反应习惯[4]。

三、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干预措施

鉴于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的复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消除大学生潜在心理问题,必须集高校、家庭、社会三方之力,共建心理干预体系,全面切断不良影响因素,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行为偏差,规避校园暴力犯罪行为。

1.秉持三个原则,构建心理干预思想体系

其一,教育引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要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引导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科学的自我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其二,自我调节与预防干预相结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情绪调节与问题解决方法,使之学会科学辨别心理问题并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同时要配合必要的预防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并提供解决之策,转变其错误认知。其三,事前防范与事后跟踪相结合。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主动锁定可能存在暴力倾向的心理高危者,加强预警预案,做好早期防范,及时将犯罪念头消解于萌芽,另一方面要持续跟踪危险对象,进一步巩固干预效果。

2.争取多方支持,完善心理干预保障系统

日前所述,大学生暴力犯罪成因复杂,需争取多方的全力支持,构建高效联动的心理干预保障系统,为当代大学生搭建一个强大的保护网络。一方面,高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推行教育责任制与教育考核制,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思想素质,同时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强化心理指导,及时消解不安全因素,净化校园氛围,优化班风校风,积极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体验、心理训练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家庭要肩负起教育之责,既要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又要树立危机防控意识,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与坚定的意志,帮助其化解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此外,国家要全面加强相关立法、司法,逐步建立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大学生暴力犯罪应对模式,可借鉴日本“少年警察制”,拓展多元社会心理咨询渠道,完善社区矫正模式,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尽快适应社会,同时要优化传媒环境,弘扬社会正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大学生踏入暴力犯罪的歧途[5]。

3.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心理干预运行体系

根据心理危机产生、发展、恶化三个阶段,建立三级预警机制,确保心理干预体系的科学运行。其一,一级实时预警。要成立由校长、政教人员、辅导员等成员在内的实时预警小组,通过信息收集、心理测试及预测,与预警指标相比对,锁定高危对象,并及时上报预警小组,为大学生顺利走出心理危机制定科学的干预对策。其二,二级应激预警。该环节面向的是已存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对象,要为其建立心理档案,结合心理测试结果及所收集信息加以分析,明确暴力犯罪心理原因,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救助与治疗,避免暴力事件演生。其三,三级反馈预警。该环节面向的对象是历经过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要使之全面意识到自身心理问题,自觉调节压力、调整心理,并定期针对心理干预学生进行后续心理状态的跟踪调查,避免其暴力倾向再次出现,从根本上消除暴力犯罪心理[6]。

一言蔽之,大学生暴力犯罪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旦发生不仅会对当事者家庭带来严重后果,还会产生极其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复杂,因而仅仅从单一方面发力无法还校园一方净土,还需回本溯源,从犯罪心理形成机制着手,凝聚全社会共识,集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之力,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人性教育及道德教育等,拓展完善心理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干预体系,方可有效防范大学生暴力犯罪,使暴力行为逐步远离校园。

[1]王强.大学生暴力犯罪原因与心理预防干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27-29.

[2]魏兆池,孙晓彤,赵司晨.浅谈大学生暴力犯罪[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5): 110-111.

[3]彭科莲.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预防机制的构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 (9):176-177.

[4]彭科莲.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原因及心理预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 169-170.

[5]杨佶欣.论在校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特征、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5(10): 166-168.

[6]马方圆,王晓英.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及预警机制建构[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6):450-452.

2020—04—02

姚烨君(1983—),女,汉族,山东临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犯罪学。

G641

A

1673-4564(2020)04-0128-03

猜你喜欢

预警犯罪心理健康
公园里的犯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Televisions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环境犯罪的崛起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