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职遗传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0-02-23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师宗璞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师宗璞
遗传学是中等职业教育农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遗传学课程的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推理性强、知识点纷繁复杂等特征。尤其对于文化基础差,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都偏低的中职生来说,学习起来就显得更加困难。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优良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这门课程爱好的程度,因此,激发学生对遗传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才是克服学生学习困难、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
一、讲好绪论课
绪论是学生接触遗传学的第一步,也是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交流。其实中职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就已经接触过遗传学知识,但还是对生活中的一些遗传现象有着许多困惑。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对遗传学产生兴趣,笔者在讲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后,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我们可能见到某某同学和他的父亲或母亲长得很像。然后提出问题:“凭什么说他们长得很像?哪些地方像?为什么像?双胞胎很像,但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会有不同呢?”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又继续产生许多新问题。接着我们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问:“家里收的玉米能留籽吗?为什么呢?骡子会下崽吗?为什么呢?”通过这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与参与的意识,这样自然会对遗传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组织教学
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接触就是进行语言交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遗传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听课效果。
遗传学课堂教学如果总是采用抽象的专业术语,对于学习相对困难的中职生,就更会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久之便会对这门课失去学习兴趣。而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笔者把进入前期后缩短变粗的每一条染色体比作长短一样且绑在一起的两根棍子,那么每一根棍子就是一条染色单体,再把细胞比作一个房间。讲完前期特点后笔者告诉学生:“现在这个房间有十组这样的棍子,也就是说有十条染色体,那么前期有几根棍子(染色单体)?”接着让学生想象,这些棍子散乱地分布在房间的各个空间。讲完中期特点后笔者又让学生想象:从房间的前后各伸出了十条细线分别连在了每一根棍子上,细线牵着这些棍子都竖排到了房间中间的这个面上,那么棍子的组数变了吗?棍子数呢?这样学生很容易便理解了前期和中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量是一样的。讲完后期和末期特点后,笔者又让学生想象:绑在一起的棍子被解开,这样每一根棍子就是一条染色体,同时房间前后的细线各连着一根已解开的棍子向各自的方向拉扽,于是棍子被拉到了房子的前后,那么这时房间共有几根棍子?如果在房间中央的竖面上垒一面墙而把房间一分为二,那么这时每个房间中又有几根棍子?这样学生不但很容易地理解了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遗传学的浓厚兴趣。
中职学生普遍厌学,自制力差,纪律松散,如果教师一味地板着面孔讲抽象的专业术语,学生自然会觉得兴趣索然。而教师如果讲课幽默,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幽默的教师往往更受学生欢迎,学生也就会更喜欢其教的这门课程。比如在讲基因的显隐性时,笔者说:“一个孩子的父母兄弟及爷爷奶奶都是双眼皮,只有他是单眼皮,那么这个孩子的性状为什么和家庭其他成员都不同呢?他是捡来的还是在医院抱错了?”学生哄堂大笑的同时自然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并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三、利用口诀帮助解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虽然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遗传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遗传学的积极性,但遗传学课程的内容毕竟是抽象的,加之中职生文化基础差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大多对自己信心不高,学习上总是浅尝辄止,很难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遗传学学习中要做大量练习题,笔者总结了一些常见题型的解题规律并编成口诀,让学生套口诀解题,在取得成功后慢慢建立自信。如在“人类遗传病”的相关题型中,常要判断该病的显隐性,还要判断该病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笔者先把遗传规律编成口诀——“无中生有”是隐性,隐性遗传看女性,女儿有病非伴性,儿子有病不一定,然后让学生根据题意套口诀,再结合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做判断。这样学生不但在碰到这一类题目时会得心应手,而且对遗传学课程的学习也建立了自信,从而保持了长久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