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表达双管齐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探究
2020-02-23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中学翁双双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中学 翁双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规定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因此,有效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探究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难题。就此,笔者就初中阶段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提出以下思考。
一、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师生在名著阅读上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部分学生、教师比较重视分数,甚至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现象,对于名著阅读不够重视,浅尝辄止,不愿多花时间、多花精力。部分师生习惯在名著阅读中用套路去学、去教,简单地把知识点整一整、背一背,这纯粹是面向考试的功利性阅读、浅层次阅读,而非面向提升能力的真正阅读、深阅读。名著阅读能力显然不是通过刷题能实现的,它应该是内化于心的。临阵磨枪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日积月累、真刀实枪,才能实现有效阅读。
(二)教师对于学生名著阅读教学指导良莠不齐
现今,大多数教师开始重视名著阅读,积极引导名著阅读,引导学生主动进入阅读大世界,积极探索名著阅读教学的各种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名著阅读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初中生受认知、理解能力及阅历的影响,对于年代久远的经典名著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学习兴趣不浓,名著阅读教学推进受到很大阻碍。部分教师在指导名著阅读时,停留在一味催读,一味强调知识点、考点,依赖学生的自主性,导读教学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对名著阅读积极性不高,名著阅读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初中生对于名著阅读存在畏难情绪
名著大多内容丰富、篇幅过大,诸如《三国演义》全书约70万字,《水浒传》全书约96万字,如此鸿篇巨制,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再加半文言的语言风格、十分陌生的时代背景,初中生阅读时难免有抽象晦涩之感,心生畏难。同时,现代科技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快餐文化充斥网络,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一些短视频,很少有学生重视书籍和名著阅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逐渐下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学习能力和兴趣,采取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积极性。
二、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提出: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语文学习,盲目刷题显然是无效的,死记硬背、盲目阅读也是无效的,只有让学生学会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主动积极地大量阅读、深度阅读才可能形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大量阅读,广泛涉猎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读书,如何引导阅读是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博览群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大量的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在阅读名著中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和提升,如语汇、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技巧的启发。
显然,依靠教材远远不够,教师应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阅读经典。引导学生向欧阳修学习利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时间读书,向郑板桥学习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等零星时间读书背诵。阅读能力也不会像记忆能力那样相对容易实现,需要长期耐心积累。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境界高雅的经典名著作品。当然,培养阅读经典名著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二)强化诵读,加强听读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阅读名著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汇、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记诵大量的经典文章,积累大量的语言精华,才能奠定坚实的语文根底。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他们在名著经典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碰撞,从而形成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
首先是大声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有节奏、韵律、形象、情感,能使人获得美的艺术体验。其次是有意识地诵读,在大声朗读的基础上积极背诵记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常性大量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大脑表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改善记忆品质,同时通过反复诵读激活学生的感知能力,获得特有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今大数据平台,运用新媒体时代的新技术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听读培养阅读经典的兴趣。每篇经典都有“诗”的美,通过听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话剧、说书、广播、电台等收听各种音频材料,在声情并茂的听读作品中充分调动情绪,感受经典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形象美,从而提升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同时,观看《百家讲坛》等平台对于经典的解读,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名著的思考与深度阅读品质的提升。
(三)注重表达,勤于训练
鲁迅曾说:“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教师不仅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进行基本的诵读、听读活动,还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训练,提升学生名著阅读的品质。
教师不但要指导阅读,还要指导有效阅读。教师可指导学生以综合性语言表达学习活动为载体,激发阅读兴趣。可通过阅读方法指导为抓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批注,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摘抄、做卡片、写读后感、开展调查、做采访、故事会、辩论赛及指导课本剧排演等形式多样的表达训练培养学生对于名著的真阅读、深阅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加深对名著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读促表达,在表达中提升阅读质量。
由此学生通过大量的读、写、讲、演等名著阅读训练活动,学会观察,学会运用,真正感悟名著的人物美、人情美。通过看、想、写,往复运动,盘旋上升,久而久之,带动学生对名著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提供平台,赞赏鼓励
初中学生都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引入赞赏机制,给学生更大的舞台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并在展示中给予鼓励与肯定,增强学生阅读名著的自信心,可以说是名著阅读教学最强劲的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了,学习阅读名著就容易成为自觉的长期性行为。
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善于创设各种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发表”学生习作等方式鼓励阅读、推进阅读。通过当堂展示、张贴作品、制作精品阅读集、优秀读后感展评、内部出版、精品名著课本剧成果展等活动,给学生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当然也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分享阅读感想,从而培养学生勤于分享、探讨名著的阅读习惯,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鉴赏名著的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任重道远,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特点,明确名著阅读教学方向、教学重点,在指导名著阅读与表达上多下功夫,以读促写,以读促表达,在反复多样的表达训练中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