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对策及价值研究
2020-02-23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庄头小学高妮婷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庄头小学 高妮婷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其中,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和探索问题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
(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数学模型与生活实际问题存在密切关联,教师将数学模型的建构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和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和应用数学模型,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数学问题分析、研究、探索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数学研究经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学习方法,逐步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的对策
(一)创设教学情境,完成抽象数学模型过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建立起抽象知识与感性生活材料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出发掌握数量本质关系,深入思考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进而完成向抽象数学模型的过渡。如在“百分数”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用死海的含盐率问题引出百分数的内容。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与百分数有关的实例: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出粉率、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中的苗木成活率、企业员工的出勤率、期末考试的及格率等。由于这些实例都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所以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对此,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分析,进而得出具体的百分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到所有的百分率都可通过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来获得。因百分率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若是只对概念进行讲解,则不利于学生理解。而通过与生活实例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特征的认知,使学生的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数学模型层面。
(二)设计探究性问题,提炼数学模型本质属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富有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中来,感受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帮助学生对数学模型形成初步认识,进而发展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的内容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类似的问题:某旅游景点外面分别停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总数为10辆,一共有26个轮子,其中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几辆?随着游客的增多,自行车和三轮车的数量发生变化,当轮子的数量增加到28个、29个、30个、31个、32个、33个和34个时,自行车和三轮车分别有几辆?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给出如下答案:当轮子总数为26个时,共有自行车4辆、三轮车6辆,即4×2+6×3=26。轮子数量增加到28个后,由于增加两个轮子,说明多出一辆自行车,此时自行车为5辆,三轮车数量不变;轮子数量增加到29个后,说明增加三个轮子,即多出一辆三轮车,此时三轮车变为7辆,自行车为4辆,以此类推,便可得出30个轮子到34个轮子时,自行车与三轮车的具体数量。通过上述问题,能够使学生利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建构起不同水平的模型。
(三)提出合理假设,培养数学模型建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总结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而提出合理假设,自主完成具有数学知识结构特征的数学模型构建,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建构意识。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复习,使学生找出比与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复习之后,学生发现,比与除法和分数具有非常类似的性质,即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或分数中的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数或分母,比值则相当于除法的商或分数值;当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0以外的相同数时,比值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有的学生提出比与除法和分数各部分的性质基本相同,所以商不变性质也应当与分数和除法的性质相同。通过对不同概念之间性质的联系,使原本三个独立的数学概念模型被整合为一个数学模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要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通过建立起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顺利完成向抽象数学模型的思维过渡,帮助学生认清数学模型中的本质属性和规律,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