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0-02-23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省机器视觉技术创新中心刘帅奇赵田晓燕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省机器视觉技术创新中心 刘帅奇赵 杰 田晓燕 张 欣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通信学科从北京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肇始。自该学科建立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发展成包括网络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内容的超级技术,并且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材料的不断更新,其也在不断地进步。地方综合性高校受学校资源的限制,以及在生源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均衡,在进行新工科建设时往往力不从心。河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起步早、生源好、就业好,是河北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新工科建设方面的一面旗帜。通信工程专业充分地利用了河北大学的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依托于国家虚拟仿真中心、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创新技术中心,探索了如何在新工科建设中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为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的建设服务。本文结合所在院系通信工程专业,对通信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一)引进多学科交叉人才,实现教学知识多元化
首先,通信工程系充分利用了河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点,在教师引进、项目申请等方面尤其注重交叉学科人员的引进。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引进的人才有一个学历是在其他专业上,这样就可以在教学时充分地将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的优势引入教学中,从而起到联合创新的目的。其次,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等科研项目时,鼓励跨学科跨学院联合申报,开展贴近生产和生活的共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攻关。
(二)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首先,为了让教师可以持续不断地了解行业的需求,河北大学为工科专业制定了青年教师去企业进修的政策,并对教师的进修给予经费支持。这一措施极大地提升了通信工程系青年骨干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其次,通信工程专业通过与企业设立联合实验室和申请联合项目,进一步地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联合实验室和联合项目还可以带领学生更早地进入项目开发中,使学生更早地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更早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最后,通过申请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这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也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以学科竞赛为主、科研项目为辅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并完成一项学科的主要竞赛,比如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智能车比赛等。通过备战竞赛,带动学生由点到面地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另外,学院还设置了创新能力培养学分,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名次的学生可以进行学分置换,从而激发学生参加竞赛的兴趣。其次,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小组,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应的科研小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去,真正做到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四)构建课程持续改进体系,实现课程标准化
在学校和学院政策的支持下,通信工程系依照国家建立金课的政策和标准,对通信工程专业的骨干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争取实现课程的标准化,向着金课建设靠拢。骨干课程的标准化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的标准化,并在骨干课中的实验和实践课上进行实验教学的标准化。力争实现任一教师进行课程教学,都可以达到金课的标准,从而保障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二、结语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受限于所在地产业布局和所在学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常常不能满足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河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了通信工程专业如何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并尝试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标准化。通过本文的探索,希望可以给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建设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