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诗歌鉴赏的有效切入点
2020-02-23吴碧云
◎吴碧云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古诗词鉴赏是一个难题。作为教师,开始时我总以为自己在解题方法、答题模式、思路等技巧引导上处理不够成熟。但几年教学实践下来,学生在这些方面下的功夫很多,但分数始终上不来。通过与学生交流探讨,我发现,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答题技巧上不是他们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根源还是在理解上。
比如在理解李商隐的《端居》时:“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学生容易根据字面找出情感“愁”字,但你问为什么会愁呢?好一点的学生会找出“远书”“归梦”而致愁,当你问:“远书”是谁的寄来的?“归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为“归梦”时?学生说不上来。
因为他们还只能从字面去找到最直接的答案,不能理解诗人艺术性的“空白”,他们不会对诗歌没有表达出的内容进行“填空”。如果学生能根据已经知道的字面信息,能填出这些“空白”,那么理解上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空白”理论来源与“空白”的内涵
“空白”这一文学理论术语源于绘画,指我国传统绘画中不将画面涂满,而是那种大胆留白,给人想象的绘画技巧,俗称“留白”。中国古代文论中就有“计白当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等说法,这实际就是诗歌“空白”理论的形象说法。袁枚说: “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白。”[1]刘熙载说:“律诗之妙全在于无字处。”[2]所以,“空白”这一术语渐渐被借用到文学艺术中,用来描述文学写作中的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达,读者却能根据现有文字理解、欣赏文本美的现象。
具体说来,“传统的文学艺术中的‘空白’,主要指作品中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内容、思想及情感,它们是文本已实写出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3]但根据现代接受美学的观点,空白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就文本设计而言,“空白”即指语义单位之间的空缺与意义的隐含表达;就读者而言,“空白”就是指读者因文本的“不确定性”而产生阅读理解上的模糊性与判断上的多义性。[4]
在我的这篇论文中,我比较倾向于接受美学所论述的“空白”的含义,它相对比较宽泛,既指字面的“空白”,也有意义的隐含表达。在教学中,应该以填充字面“空白”为抓手,在此基础上把握意义的隐含表达,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内涵。
二、高中教学中理解诗词文本“空白”的方法
虽然诗歌“空白”造成理解的困难,但“鉴赏作品不是消极被动的感知,而是要通过欣赏主体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作品提供的种种要素进行重组而生成新的意象整体的过程。”[6]在教学中,针对诗歌这些有意的“空白”,我们可以去填补,从而理解诗意。
(一)填出文本的字面“空白”,理清文本思路。
古诗词受篇幅、格律和对仗等诗词形式要求的影响,和散文比较起来,语言格外凝练和俭省,造成诗句中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缺乏主语、宾语等。这种字面上成分的缺失几乎在每首古诗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文字的“空白”造成了学生的阅读理解的障碍。有时诗作中不止一个人物,哪个人物抒发的情感,哪个人物的动作语言,学生很难分清。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在杜甫《春日忆李白》中: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第二联没有主语和喻词,第三联也没有主语,第四联缺乏主语,我们在初读时可以尝试让学生添出来,明确诗句陈述对象。根据文题“春日忆李白”和首联“白也诗无敌”,我们可以知道第二联顺承了第一联的主语“李白的诗”,从而知道是赞美李白的诗歌和诗才;而第三联前一句对象指诗人自己所在地,后一句指李白所在地。第四联之前可以添出“我们”。这是诗词阅读中最浅显的一步,但常被忽略,实际上这样做非常有助于初读者去理解。
这些字眼对于作品来说都是多余的,破坏了诗作的含蓄美,但对于读者来说却是必须填出这些字面的“空白”之处,特别对高中生而言,这样做大有裨益。通过平时教学观察,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一味给学生强调意象,强调知人论世,实际上,学生常常在字面的“空白”上就被难倒,读不下去。如果学生能够添出这些“空白”,那么诗词就好理解多了。
(二)填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等“空白”,理清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所谓无情不动人正是诗歌最基本特征。诗人在表达情感时,必须借助一定的意象来作为情感的载体。而这些意象在初读时,好似杂乱无序,没有组合,极具跳跃性。诗人一会蟾宫揽月、逸兴遄飞,一会却又青丝白发,朝暮成雪,一会儿是现实中的痛苦,一会儿又是想象中的解脱。这些给学生理解诗词带来极大的障碍。实际上,只要我们理解诗歌是想象、情绪化的写作,我们指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思维,添出模糊化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这样理解就相对容易些。
如贺铸的《横塘路》中,在填出文本字面的缺失“空白后”,再理清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那么在初读诗作的过程中,我们不妨想想:每句的主语是谁?谁“凌波不过横塘路”?谁“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句与“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是谁想象的?“月台”句中想象的人又是谁?是男是女?在下阕中谁彩笔新题断肠句?谁的愁绪“都几许”呢?学生能想清这些问题,对诗作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具体“填白”如下:
(那个美丽的女子)凌波不过横塘路,(我)但目送,芳尘去。(我想她的)锦瑟年华谁与度?(在)月台花榭,(在)琐窗朱户,(恐怕)只有春知处。
(这让我想到,可惜在)碧云冉冉蘅皋暮,(我只能用)彩笔新题断肠句(以抒发我的相思之情)。(我也只能独自感叹)试问闲愁都几许?(我的愁绪有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括号中字为填出的“空白”,其余为原诗正文。)
(三)填出(明确)多义意象所形成的“空白”,让意象意义具体可感。
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象,我国古典诗词尤其注重用物象来表达情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7]所以,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常常要么寓情于景,要么以景托情,要么情景交融,不一而足,但都注重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因此,了解诗词必须注重意象涵义。而,意象不过是用来表达诗人情感的物象,物象并不具有确定的意义,在不同的诗歌中,同一个物象表达意义也不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的多义性特点,只有让这些朦胧可感的意象变得清晰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意蕴。
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颈联“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这一联承上“清新”与“俊逸”而转,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李白的思念之情。那么“春天树”和“日暮云”是否可以对换?当然是不可以的。
意象虽有多义性,但古典诗词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中的意思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万物复苏,树木生长的意象多有暗喻相思,比如王维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此“春天树”不但表明长安的自然环境之美,也暗示了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而“渭北”是诗人所在地,因此,“春天树”只能与“渭北”相连”。
同样“日暮云”也不可以换到前文。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云”这个意象也有多重内涵。宋玉《九辩》有“何泛滥之浮云兮,猋雍蔽此明月”之句,奠定了以“浮云蔽日”来隐喻正义被邪恶压制的意义。云,孤独无依,飘飘摇摇,正如游子的漂泊无所。故“云”又往往比喻游子之飘泊无定。《说文》曰:“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故云雨常常连用。宋玉《高唐赋序》记载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云雨连用之云往往隐喻男女欢合。[8]了解“云”意象多种内涵后,我们放到文本中思考,确定此处的“日暮云”只能用来比喻游子李白,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关心,饱含着两人深深的友情。
对于诗词意象多义性产生的“空白”,有待读者根据文本其它语句,通过直觉活动去重构,也就是填出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只有把这种不确定性具体化,我们才可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意象虽然是多义的,但是它并不是不受束缚的,只有作者才懂得的意象。一首好诗,所用的意象必定是含蓄却又能让人根据其它词句确定其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意象的多义,只能靠平时的积累,积累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并积累不同的意思,这样才有助于对诗歌的解读。
在古诗词鉴赏中,我们可以很好地运用诗词“空白”理论去解决理解问题。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万能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其它方法一起进行指导,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