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第四单元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实录
2020-02-23钱臻臻
◎钱臻臻
“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单元整体备课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即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基本单位,以学科内特定知识点为主题内核,拟定教学主题,在“主题”引领下开发重组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整体推进式的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教师关注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提高教学效度,变以往的“教材料”为“用材料”。同时,这也能突破以往封闭、零散、乏味的结构体系,对于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参与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践行这一理念?笔者借着一次上展示课的机会对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进行了主题式单元整合的构建。
部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每个学段、年段、单元的教学内容清晰,且彼此融合。每个单元自成一个体系,有一个培养目标,同时又穿插语文知识。第四单元入选的文章都是散文,分别是朱自清《背影》(写人记事散文)、茅盾《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散文)、《散文二篇》(哲理散文)、汪曾祺《昆明的雨》(写景抒情散文),编者将它们集中在一个单元中,目的在于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按照单元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笔者将该单元进行整合重组,拟定本单元的主题为“散文的共性与个性”。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锡庆教授曾说“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散文开放而无定态的外表下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即便是充满哲理性思考的散文,实际上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因此,“自我”即散文共性。而散文之所以有不同的类型,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达意图不同,但从具体写作层面来看,类型主要体现在写法上,因此,区分写法就是区分散文类型的关键,写法即散文个性。
考虑到展示课只有四十分钟,若将五篇散文集中到一堂课整合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现实,所以笔者选择两篇,将教读课文《白杨礼赞》与自读课文《昆明的雨》进行联动教学,运用联结阅读策略,探究散文的共性和个性。笔者希望能以本堂课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第四单元的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
以下就是笔者展示课的教学片段,在此呈现,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树立单元意识
师: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单元意识。语文课本在每一单元的首页都附有一段单元提示,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便会发现其中隐藏着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齐读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看看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生齐读单元提示,随后纷纷举手)
生1:第四单元的文章都是散文。
生2:散文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写人记事的、托物言志的、阐发哲理的、写景抒情的。
生3: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品析、欣赏语言来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生4:散文用来展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能够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
师:大家反应很快,一下就找到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而且还给出了学习散文的方法!刚才有同学提到散文能传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这不禁让老师想起了现当代散文大家梁实秋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欣赏散文,我们要去体会作家在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去触摸散文背后那些独特的“自我”,今天的课堂我们先试着走近《白杨礼赞》和《昆明的雨》两篇散文背后的那些“自我”。
二、提供策略,走近“自我”
师:走近“自我”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们要借用的阅读策略叫做“联结”。大家日常阅读时有用到过这个阅读策略吗?
(生摇头,面露疑惑)
师:联结指的是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可以将单一文本内部的信息进行关联,也可以与阅读过的文本、与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知内容和全新信息,即外部世界进行关联。大家可以回顾自己以往的阅读体验。
生:原来这就是联结策略啊!我在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就曾用到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塑造的好些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像藤野先生那样给鲁迅带来过温暖的长妈妈。
师:对,这就是联结策略,你是将先前阅读过的文本进行联结。我们学习《白杨礼赞》可以从文本内部的联结说起。文本本身就是作者“自我”情感表达的一种呈现,所以入情入境地深入文本,联结文本内部那些具有含义深刻的词句段,就是走近“自我”的有效途径。大家已经读过《白杨礼赞》,本文主要想表达什么情感?你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1:本文表达的是对白杨树的赞美,标题《白杨礼赞》“礼赞”就是最好的情感抒发。
生2:我认为这个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作者除了在标题中表现自己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意,还在文中多次提到“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师:哦,一共出现几次呢?请大家跳读课文,来找找与该句意思大致相同的句子吧。
生:一共有四处,分别是第1 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 节“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 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9 节“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师:找的真准!在你的筛选下,老师发现这四个抒情句互相联结,构成本文的抒情线索,同时它们又与标题形成呼应,茅盾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那么,我们在朗读时该如何表现这份赞美呢?
生1:四句话结尾处都是感叹号,所以要读出感叹语气。
生2:“不平凡”和“赞美”可以重读,突出强调树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生3:这四句话有一种情感逐渐昂扬到达顶峰的感觉,所以应该有轻读到重读的变化。
(根据朗读提示,生有感情地齐读这四句话)
师:在课前预习中,有两位同学针对这些句子中的“不平凡”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大家能不能帮他们解答呢?
生:我认为白杨树的“不平凡”在于外形。第5节中写到白杨树的干、枝都是“笔直”,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叶子“片片向上”,这样的外形,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力争上游”!
师:你巧妙地运用了联结策略,通过联结文本内部的词语点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在你的描述中,老师的眼前浮现出白杨树高大挺拔的形象。“力争上游”一词用来形容白杨树的精神气质是不是更合适呢?
(生点头)
生1:白杨树的“不平凡”还在于它们所处的特殊环境。白杨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依然保持着倔强挺立,即使只有碗口那样粗细,却依然努力生长,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这种精神让白杨树更显特别!
生2:作者还将白杨树与其它树进行对比,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伟岸正直……”借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点出白杨树的“不平凡”,点出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生3:第7 节中的四个反问句点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在作者的连续反问中,我发现白杨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还可以是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新中国的精神和意志。
师:白杨树与这些人和精神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第8 节中提到他们都是“极普遍、不被重视的”,他们“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
师:白杨和人和精神有相似点,所以作者将特殊的含义赋予白杨,这种用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的手法,我们称之为“象征”。文中的四个“难道”层层深入,由树及人,由北方的农民和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进一步抽象为中华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这四个反问句该如何朗读呢?
生:反问句往往语气强烈,能够激发读者的情绪,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充满激情,四个“难道”要重读,读出作者的万丈豪情。
(四人小组准备,一人朗读一句,小组呈现朗读效果)
师:为什么是“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守卫家乡”?“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中提到的“民族解放斗争”又是指什么?文中有没有给予相应的解答呢?
(生摇头)
师:当文本内部信息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探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进行其他方面的联结,比如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结。外部资源非常丰富,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他人评述等都可以帮助我们领会作品的情感。请大家结合课前导读与材料链接继续探究《白杨礼赞》背后的“自我”。
(课件出示材料链接,生阅读相关材料)
材料链接:《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阶段,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奔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写下的散文。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尤其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
生:联结外部世界后,我发现本文意在歌颂与日寇进行殊死斗争的人们,作者高声赞美白杨树,更在歌颂特殊年代人物身上所具备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结合时代背景,我对茅盾笔下白杨树的精神气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师:气质和精神无论加上多少限定的修饰语依然是抽象的概念。而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却是可以触摸的具体存在。这种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情感,寄托志向的手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生:托物言志。
师:对,我们曾在七年级下册《紫藤就瀑布》中学到过托物言志。结合本堂课开始时的单元提示,我们发现《白杨礼赞》就属于托物言志类散文。运用联结策略,从本文内部到外部世界,我们一步一步走近茅盾,终于清晰地触摸到文字背后那个真实的“自我”!老师将我们探寻所获的“自我”呈现在课件中,请大家齐声朗读,再次感受茅盾的豪气与激情!
(课件出示“自我”小结,生齐读)
“自我”小结:走近《白杨礼赞》,扑面而来的是茅盾“我赞美白杨树”的炽热之情。白杨树是不平凡的,那笔直向上的枝干,那不折不挠、倔强挺立的精神不正是抗日战争阶段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的北方农民的象征吗?作者托物言志,借白杨树来表达对广大西北人民以及他们身上那种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颂!
三、运用策略,解读“自我”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近茅盾,现在老师把时间交给大家。请大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运用联结策略,解读《昆明的雨》背后的“自我”。
(生开展小组合作,结合课本与材料链接进行文本内部的联结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结,探究作品情感,随后展示学习成果)。
材料链接:汪曾祺曾在昆明求学七年,在那里他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老师沈从文和好友朱德熙,还结识了与他相知相爱的妻子施松卿。汪曾祺是一个有着强烈故乡情结的作家,因此,昆明就像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曾写道“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昆明那份闲适恬然、淡中有味的生活,始终是他内心深处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小组1:我们小组发现《昆明的雨》中有明确表现作者情感的抒情性句,即“我想念昆明的雨”。该句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思念”是本文的感情基调。同时,文中写到许多昆明常见的景、物、人,如浓绿的仙人掌,种类繁多的菌子,烧得炽红的“火炭梅”,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等等,汪曾祺借景抒情,虽未直接表露心意,但在他娓娓道来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对昆明的喜爱,不仅仅是昆明的雨,还有昆明的人和物。
小组2:《昆明的雨》是自读课文,我们小组借助课后的阅读提示发现,文章标题虽为《昆明的雨》,但内容更多是在写昆明雨季的人、事、物,这样看似“散乱”的背后始终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即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中的物具有昆明特色,文中的人是普通人,过着悠闲自在、平淡有味的生活。链接材料提到,汪曾祺曾在昆明求学七年,昆明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昆明的雨》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昆明那种闲适恬然,淡中有味生活的珍爱。
四、总结散文的共性与个性
师:是啊,汪曾祺将昆明的雨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将自己那份深深的思念放置在字里行间,这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掩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露地表现出来。”作品中的人格思想就是我们今天课上所讲的“自我”,“自我”的抒发正是散文最大的共性。而基于写作目的和表达意图的不同,散文在具体写法上又会有所变化,如《白杨礼赞》的托物言志……
生1:《昆明的雨》的写景抒情。
生2:还有单元提示中提到的写人记事、阐发哲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以《白杨礼赞》和《昆明的雨》为例,一起探讨了散文的共性与个性,希望大家借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课后自行解读第四单元的其他散文,找找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