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普通物理导论》云课堂教学设计探析

2020-02-23陈琳英李晋红李晓芳

教育现代化 2020年102期
关键词:师生知识点微信

陈琳英,李晋红,李晓芳

(太原科技大学 应用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一 引言

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转变为云间的信息传递,教师身份多样化,学生学习环境虚拟化,这对于教师来讲即是一种挑战,更是面对信息化时代给高校教育者的一种机遇[1-4]。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到如今的云课堂教学,其教学形式一再丰富、教学环境不断升级,“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必将促使教育工作者转变角色,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5-8]。如何在云课堂中既能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是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育者探索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 课程介绍

《普通物理导论》这门课程是我校四年制本科理工科类众多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课程的定位是面向广大理工科学生群体,侧重于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强化思维方法训练,使学生对物理学的近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的广泛应用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物理图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计算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物理导论课程选课学生人数多、知识内容覆盖面广,是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必备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云端上课已常态化。如何有效地让学生从传统课堂角色转变到线上无人监督的状态自觉、自律地进行探索性地学习是授课教师考虑的关键问题。课题以《普通物理导论》课程为例,进行了云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图1 课前在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及要求

《普通物理导论》课程是64学时,4学分。内容涉及力、热、光、电、磁五个部分;授课班级为机自191801、机自191802、机自191803和机自191204四合班;授课资源采用学习通平台、企业微信群、企业微信直播课堂。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研、实践对该课程线上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工作、线上教学阶段、课后辅导答疑阶段三个阶段。

三 线上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学习通网络课程资源。本学期开课前《普通物理导论》教学团队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录制了网络课程,制作了教学课件以及章节习题、单元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在直播课堂结束后,依然有可以学习的资源和讨论的平台。通过学习通平台提前向学生推送教学知识点预习和目标要求,让学生对各章节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如图1所示。

2.直播教学课件的准备。鉴于本学期的特殊情况,学生的课程基本都在线上完成,学生的课程多、任务重,所以在课件内容的选取上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在习题的讲解上要注重精讲、精练。直播课件容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师生间的时间占比。为了能够更好地从传统教学的“一言堂”过渡到云课堂的“各抒己见”,一定要留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正如“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因此,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教师重在课堂组织、难点的讲解,学生重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图2是第七章教学内容安排。

图2 第七章教学内容安排

表1 教学过程设计

(二)线上教学阶段

线上教学采用直播形式,为了应对网络拥堵造成的卡顿、掉线、延迟等现象,开始准备了三个平台,微助教、QQ课堂和企业微信,通过课前调试和与学生的沟通最后选择了比较稳定的企业微信直播平台。直播教学是云课堂的灵魂,如何抓住学生、不要出现师生分离的窘境,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5分钟知识点回顾、问题导向、随机点答、评论区展示、加分鼓励等教学活动,这些教学设计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无形中也提高了云课堂的教学质量。

(1)5分钟知识点回顾。在课堂开始的前5分钟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回顾与温习。对参与的学生在平时成绩里加分。加分政策促进了这项任务实施的常态化,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问题导向教学法。全程网络教学对于学生的自律性、自觉性要求非常高,为了防止学生对网课的懈怠,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采取了问题导向法。课堂上会抛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既深奥又简单的定理,体悟定理的形成过程。如在讲解静电场时课程设计流程如下: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展示结果——老师做出小结。

学生逐一解决了上述问题以后会自然而然地推出定理——即本节标题“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表1展示了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问题逐层递进,学生逐步解决,在互动的同时师生角色转换,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从评论区可以随时看到学生发送的答案,也可以随机点名让学生发送自己的观点。另外,学生在评论区还可以提问,对于评论区学生的问题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可以随时解答。在整个课堂师生紧密合作,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

(3)随机抽查。如何了解学生对于课堂习题、例题的掌握程度呢?在这里我采取了课堂随机抽查的形式,让学生把课堂要求掌握的题提交到企业微信,教师在微信群里给出点评意见。另外,为了督促学生温故而知新,每章教学内容完毕教师会在学习通平台推送各类在线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提交课后习题、课堂笔记或知识点小结等。提交的作业平台会自动给出成绩。学生笔记、小结则采取生生的方式,对于优秀的小结或笔记将发至班级群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图3所示。系统自动分配作业,每人不超过3份,总分为5分,在批阅作业时系统设置为匿名评阅,同时还会记录下未参与活动的学生。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批阅别人作业的同时汲取别人的优点,补齐自己的不足,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课后辅导、答疑阶段

课后通过企业微信群随时答疑。有了网络答疑平台,大大拉近了师生距离,问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了。另外,在学习通网络课程平台还给出许多讨论话题,同学们都在平台上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通过这一对阶段网络授课的摸索和学生对课堂参与度的评价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未因为课上环境改变出现大的差异,相反学生也在逐渐适应这种云课堂上课方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如图4所示。

图3 学生作业互评结果(系统自动分配作业份数≤3)

图4 在学习通平台讨论话题学生的解答

四 结语

通过这一阶段网络授课,使我感受到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教学空间的立体化、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以及教学资源共享的便捷化,这些方面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的单一化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课程更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力,借助各种信息平台展开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5分钟温故知新、任务目标教学、设置讨论版块、生生互评、随机抽查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正真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互助学习的空间,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师生知识点微信
一张图知识点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信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麻辣师生
微信
微信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