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有效指导的探索
2020-02-22张占云
张占云
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游戏情节丰富,有与他人交往的意愿。但我们也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会出现频繁“换场”的现象(社会角色意识不强),在进入角色游戏中,不知如何操作,没有次序,与材料的互动中有失败或成功的表现。因此,我将视角聚焦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性指导”这个本质问题上,主要关注角色游戏中教师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进行不同策略的有效指导,从而充分挖掘角色游戏的应有价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及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
一、教师指导的预见性
1.投放以幼儿兴趣为主的材料
教师在投放材料前,需关注班级幼儿现阶段的能力、知识、交往特点等,清楚班级幼儿在现阶段较感兴趣的事和物,做好材料投放前幼儿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兴趣的调查。在一次小吃店的游戏中,幼儿都很喜欢吃饺子,把饺子都吃光了。于是,教师就开辟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制作小点心,提供更多的口味。这说明在投放材料前,教师需要了解幼儿在角色活动前的兴趣、能力特点,通过调查分析,投放适当的、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材料。
2.明确材料的操作目标
幼儿在操作、摆弄区域中新投放的材料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操作问题。教师应明晰材料的投放目的、操作目标和方法等,了解材料与幼儿能力间的差异。比如:理发店新增了游戏材料,但是并未引起幼儿关注,这时教师可融入角色,扮演顾客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哎呀,这里新开了家理发店,正好我要洗个头,顺便剪个新发型!谁是理发师呀?用什么工具呀?”教师对区域材料的操作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够对幼儿与材料互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自如,从而提高幼儿操作的有效性。
3.预见幼儿在操作中的问题
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不同幼儿操作相同材料,还是同一幼儿在不同时间操作材料,操作过程中都会出现各不相同的问题。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中,教师既要敏锐地察觉幼儿之间的差异,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状况,还要清楚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做一个有准备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才会更加准确和科学。
二、教师指导的适时性
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失败——获得成功是必然的趋势,但若是反复遇到障碍,幼儿原有的动力就会消失,兴趣就会降低。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度地介入支持,帮助幼儿继续学习。
1.平行干預
“啊呀呀”饰品店里,齐齐正在为娃娃家的妹妹选购礼物。“老板”推荐糖果,他说不要,推荐项链,也说不要,一连推荐了好几样,齐齐都不满意。店老板熙熙很恼火,递上一只玻璃球小猫:“没有别的了,你要不要?”可齐齐还是不满意,开始指责熙熙,眼看着两个人争执起来,游戏陷入尴尬。这时教师走进饰品店,拿起一只盒子:“哟,这个礼物真不错!”教师的出现吸引了正在争吵的齐齐和熙熙,一起把目光转向老师。熙熙马上对齐齐说:“对,这个礼物很好的,你要不要?”齐齐接受了教师的建议,接过礼盒,付了钱走开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等一等,看一看,当幼儿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介入指导,间接影响了关注且主动地去尝试,并进一步内化,变不会操作为熟练操作。
2.交叉干预
在“银行”角色活动中,银行刚开门就有很多顾客挤在门前,场面很混乱。银行的工作人员见那么多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个别幼儿伸手拿钱,遭到银行工作人员的拒绝。眼看争执即将发生,教师以扮演共同游戏的角色迅速参与到游戏中进行排队,当起模范生,幼儿纷纷模仿,很好地缓解了冲突。
教师借助交叉干预参与了幼儿的游戏活动,间接影响了幼儿无序的游戏活动,巩固了区域的游戏常规。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借鉴后重新使用区域规则,使得区域游戏更加有序。
3.垂直干预
当观察到幼儿区域活动中出现违反规则或攻击行为时,教师以教师的身份直接介入游戏,适时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和指导,避免发生危险事故,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教师是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教师的适宜引导、与幼儿的互动碰撞,不仅能激活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更能促使其自身的原有经验不断趋于客观和科学,游戏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师指导的艺术性
1.使用情境式语言进行指导
一次角色活动中,娃娃家的幼儿不断往返于家和超市,家里的地上、桌子上到处堆积着超市里购买的材料。教师以“地上的东西难过生气了”为指导语进行指导,让幼儿一下子就能明白教师说的事情。
游戏时间,幼儿乐乐愣在娃娃家门口一动也不动,偶尔看着欣欣抱娃娃唱歌,他的嘴角也会微微扬起。看着这一幕,我走过去问:“欣欣,娃娃的爸爸是谁啊?”“还没呢?”“那你赶紧找一个呀!”“乐乐有空的,可是他不讲话。”“你怎么知道,那你看到乐乐做过爸爸吗?”欣欣摇摇头。于是欣欣找到乐乐,拉起他的小手进了娃娃家。我赶紧作为客人去“做客”了。知道乐乐平时喜欢做手工,我故意说起:“你的宝宝好像饿了,要吃东西了吗?”欣欣回答:“我在洗衣服,叫爸爸做饺子。”乐乐拿出轻泥做起来,嘴里还在轻声地说着什么……娃娃家爸爸、妈妈、宝宝一家人很温馨。
情境式的语言提示能让幼儿更快地领会教师的意思,端正对待问题的态度。因为幼儿清楚自己的问题,意识到问题的严肃性,所以幼儿会做出即时、有效的改变。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更加关注个性较内向、胆小的幼儿,在指导的时候注意使用巧妙的语言,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指导
当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可直接使用肢体语言供幼儿模仿,这种指导的优点在于它是幼儿最容易理解的指导方式。如: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共同参与游戏的方式,给幼儿做服务示范,也可以以图示的方式张贴在墙上,起到随时提醒幼儿的作用。
总之,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适时使用不同的指导形式,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中起到催化作用,使得幼儿愿意与材料发生互动,意识到与材料互动的问题,主动改变行为方式等。有效的指导策略能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信心,真正地发展交往、语言、动手操作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