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不释手,健康不离身
2020-02-22张建中
张建中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捣研后除去杂质而成,柔软如绒,故称“艾绒”。艾叶气味芳香,易燃,用作灸料,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等作用。
灸法具有以下作用:
1.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故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以及气血虚弱引起的眩晕、贫血、乳少、闭经等。
2.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故可用来治疗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3.艾灸也有消瘀散结的作用,用于乳痈初起、瘰疬、疖肿未化脓者,也有一定疗效。
4.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中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等。
6.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疖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疬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7.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而致的遗精、阳萎、早泄等。
8.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
9.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
为了治疗的方便,常将艾绒做成艾炷和艾条。
一、艾炷灸
艾炷灸就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用艾绒做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团称为艾炷。其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将艾绒置于手心,用拇指搓紧,再放到平面桌上,以拇指、食指、中指捻转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麦粒大者为小炷,黄豆大者为中炷,蚕豆大者为大炷。在施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我们称为一壮。施灸时的壮数多少、艾炷大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大类。
(一)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四周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期间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养丰富的食物促使负疮的透发。本法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本法适用于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等。
(二)间接灸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 ~3cm,厚约0.2 -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本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本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3.隔盐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本法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 隔附子餅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 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脑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本法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二、艾条灸
艾条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它药物粉未的,这种艾条又称“药条”。
附:药条处方 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支药条在艾绒中掺药6克。
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类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输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左在,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面无均痛为宜,一般每处灸 10一 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以上三法临床应用广泛,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证,雀啄灸、回旋灸用于灸治急性病证。
三、温针灸
溫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cm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时一般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拒泥。
(二)施灸的禁忌:
1.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2.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3.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采用瘢痕灸。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参考文献:
[1]刘旭生,邓丽丽主编.《艾灸实用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第7页
[2]金秀莲编.《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培训教材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系列培训教材》.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4:第176页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