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020-02-22杨勇昌
杨勇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很多企业都使用了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来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在本文中针对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信息化管理可以推动生产效率的必要性,表明了在生产中使用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完善生产中各个环节,有效地改善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工作质量。而我国机械制造业为了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引进更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方式,通过大数据信息手段完善自身管理细节。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 生产过程 信息化管理 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9(a)-0143-03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many enterprises u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arket. In this paper,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studied, and the necessity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promot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elaborated. It shows that the u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produc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improve all aspects of produc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qualit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apid development,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roduces more advanc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improves its management details through big data information means.
Key Wor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suggestions
在飛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机械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如今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管理,其在很多行业中都被广泛应用。而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工序复杂,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因为人员对信息化的认知不足,以及在使用中管理的不到位,无法真正使用信息化管理成本等问题也比较凸显,所以在信息化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 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管理的现状
机械制造业主要是为大众提供技术设备和装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机械制造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其国家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机械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1]。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出:有技术,但是批量生产效果不佳;有管理,但是很多生产环节出现冲突,造成实际管理混乱;有产量,但是因为零件产品数量过多,型号过多,价值无法精准估计。
2 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想要获得生存就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于机械制造业而言更应该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明确一个道理——“不变则倒”。机械制造业的整个生存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若内部并没有一个规范的程序去操作,必然会使得企业内部的经营变成一笔糊涂账。融入信息技术后,便可以清晰地展现机械制造业内部的产能,包括自身能够承担订单的能力,生产计划的安排等等,可以帮助企业在现有资源上发挥出最大效能。其次企业在生产环节中融入信息化的管理后,可以测算标准成本,便于销售部门更加精准的测算报价,掌控每一笔订单的利润,当原价格出现波动时,也可以根据生产成本迅速做出应对策略。另外生产调度部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的数据,对制造业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时地了解并掌握,合理地规划原材料的购买时间以及数量,也可以进一步避免企业内部仓库以及资金的占用。防止像企业内部出现临到生产缺乏零件的情况,保证机械制造业内部的稳定持续运转。像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内部人工工时一般手工记录,很容易出错,还浪费人力,融入信息化的管理之后就可以通过系统快速又准确地计量以及正确分摊,也避免了很多的不实现象。
3 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
在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更多企业领导人重视的是内部组织结构或者是外部营销的管理上,其不断地引进ERP、万维、供应管理链以及CRM等系统。虽然在系统的帮助下,企业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但是引进的新系统中更多的是针对财务、人员以及仓储、物流上的管理,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相对较少。例如,如图1中显示,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流程非常复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给出精准的数据,才能够支撑下一个环节的生产准确性。从图1中能够看出,自销售合同签订之后,就直接进入到待生产步骤,在此步骤中出现了两个分支,物料的分析以及物料的清单。若是在管理过程中,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就有人员通过传统方式进行物料清单罗列,这样不仅效率低,也会影响其他生产工序地进行。
3.2 生产车间产品管理不到位
机械制造产业中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很多产品的订单在一个月之内也未必能够完成,很多订单都是需要几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在产品订单完工之前,所有的生产零件都是集中在车间放置,这些零件和半成品的核算与管理对于管理员来讲是一件庞大的工作。若是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上不到位,则会无法明确产品供应时间、人员调动情况,甚至会出现产品数据混乱丢失等情况,这样管理人员无法精确地核算出产品的数量以及产品的总价值,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在车间管理的过程中,因为信息管理技术不到位,导致产品型号残缺,零件库存不足或是缺少从而影响产品生产周期。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管理中缺乏实时控制,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生产车间若是突然出现缺零件,再进行购买,也会导致生产停滞,工期延长。
3.3 成本控制困难
成本控制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才能够让企业的资金运转更加流畅,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在实际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因为很多机械制作产品都是定制产品,独一无二,长时间积累下来,这些产品的型号众多,若是在生产之前没有针对计划生产的产品汇总出详细的资料,财务部门则无法给出准确的成本信息[2]。这些成本信息中不仅包含了产品制作的各项原材料的成本,同时也包含了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等的计量,若是生产成本核算不精确,则无法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
4 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4.1 提高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
首先,机械制造型企业生产车间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使用ERP等系统,从系统中承接顾客的订单,财务也可以通过ERP系統及时地了解到生产的详细情况,这些管理流程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这样不仅减少了各部门衔接的时间,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所以,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与各部门人员都能够充分了解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和运行方式,拥有信息化管理的理念,这样才能够让信息化真正地落实到每一处。
业主要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够切实地让企业运转起来,为了能够完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很多顾客都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寻找产品以及产品的厂商,所以机械制造企业应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这样便能够一对一地对顾客服务。而生产车间则应该更加重视信息化管理,加强员工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这样便能够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管理了解到目前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及时地调整生产的方向。
4.2 加强生产车间的产品信息化管理
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使用信息化管理,能够有助于其他部门及时了解到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机械制造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很多都是独有的,编码也是一码一产品,这就需要车间管理人员能够将产品编码录入到系统中,方便工作人员查找。
在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生产车间调度部门利用系统中所拥有的信息,及时了解到资金以及库存的情况。调度可以针对生产车间产品实际数量,制定采购计划,制定零件、原材料等数量的预警,这样当零件、原材料等出现短缺,则能够及时地发现并采购,避免因为零件、原材料等的短缺影响整体生产进度[3]。其次,车间管理人员可以赋予零部件二维码身份证,只要对其进行扫描就能够清晰地了解到零件的实况。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车间产品的库存,并让领导人员了解车间的生产过程和细节。
在车间产品信息化管理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周期,来合理安排其存放的位置,减少车间库存的压力,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合理管理零件以及原材料的存放、分类。由此可见,对产品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能够改善生产车间产品管理的效率。
4.3 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扩大和发展,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的需求。所以,目前更多的机械制造企业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的流转方向,做好风险评估。在生产车间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大批量对产品进行预控,通过信息化系统,财务人员能够快速统计车间产品总价值、单品价值、库存总金额、在线生产总金额等,并也能够及时了解采购成本。只有大数据紧握在手,财务部门才能够掌控生产车间成本的预支,避免可能出现的生产风险。为此,企业管理人员也应该更加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这样才能够降低产品成本,并在投放市场之后获得更高的利润。
5 结语
时代在不断进步,机械制造企业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适应市场的发展。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充分地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并通过信息化管理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让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完善沟通,各部门也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到生产车间的运行情况,这样便有效减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输出。
参考文献
[1] 龚梅.论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13(16):109,112.
[2] 潘宇航,张宇清,刘辉玲,等.基于流程化管理的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1):5-8.
[3] 李宏岩.智能化质量管理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15):190-191.
[4] 王蕾.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自动化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7):104-105.
[5] 石佳.J物流公司项目化管理中组织结构设计与团队管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6] 涂友君.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质量成本管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