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要“内外兼修”

2020-02-22汤华臻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内外兼修发力行为习惯

汤华臻

研究表明,行为习惯深植个体的潜意识,悄然决定着一个人90%的日常言行。引导人们跳出熟悉的行为框架,需要“内在暗示”“惯常行为”“外部引导”三个要素共同作用。以此对应垃圾分类,从长久以来的“囫囵一扔”,到如今的“两桶一袋”,新习惯的培养同样可以参考上述规律来发力。

所谓“内在暗示”,其实就是个体的内在动力。这源于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依靠长期的宣传引导。就垃圾分类而言,就是要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其中的意愿。绿色環保的道理人尽皆知,但宏大命题并不足以驱动每一个普通市民付诸行动,因此必须要和个体生活有效对接。

再看“惯常行为”,意即简单明了的操作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习惯不能被抹掉,只能被替换。如果新路径不够清晰,人的惰性就会萌生,旧习惯便始终占据主导。这就要求,坚决除旧的同时必须明确布新,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标准流程”,大家才能真正作出改变。

从“想做”到“会做”,再到“坚持做”“下意识做”,还离不开“外部引导”。这有两大关键,一是用严格的制度法规对乱扔乱丢者予以惩戒;二是用即时的奖励强化人们的新习惯。

(摘编自《北京日报》2020年8月6日)

猜你喜欢

内外兼修发力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电力企业学习型班组的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