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以广西金秀大瑶山为例
2020-02-22李楠郭平生蔡春菊
李楠 郭平生 蔡春菊
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与贫困地区存在高度重叠的现象。据统计,我国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在地理区位上高度重叠。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当地群众脱贫的突破口,推动生态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绿色发展,对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动生活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一起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生态产品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产品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产品的界定及其内涵阐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早期对生态产品的狭义理解,源于发达国家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是指在设计理念中融入生态环保因素,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保持天然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学者又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生态认证的产品即为生态产品,或者认为生态产品必须是能够体现劳动价值的有形产品等。但这类解释仍未突破对生态产品的微观或狭义认识范畴。
2005年,联合国发布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的概念,即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供应食物、淡水、木材等)、调节服务(气候调节、侵蚀控制、授粉)、文化服务(娱乐、审美享受)和支持服务(土壤形成、光合作用、养分循环),极大地拓展了生态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一种广义的界定。
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肯定了生态产品的产品属性并将其具体化,凸显了自然要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单位倡导提出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即GEP的概念,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生产系统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为之后很多学者界定生态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上述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广西金秀大瑶山实地考察所获取的一手田野资料,本文认为应从广义的角度对生态产品加以界定,即区域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原始的森林等看似与人类劳动没有直接关系的自然产品,也包括人类通过绿色低碳循环等方式生产出来的绿色有机产品和生态工业品等;包括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调节服务,也包括游憩康养、审美体验与艺术创作等社会与文化服务。
(二)生态产品的特征
一是生态产品具有正外部性,特别是空气、水源、森林等公共生态产品。此类生态产品对他人或公共的生态环境具有溢出效应,受益人可无偿享受这一福利,却不必向带来福利的人或利益受损者支付任何费用。因此,此类生态产品常处于市场之外,容易为人所忽视,其价值也很难通过市场交易得以实现。如果大肆挥霍而不加以保护,还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相较而言,私人生态产品的商品属性与一般产品差别不大,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其价值。
二是大部分生态产品的价值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立竿见影,是无形的却真实存在,并持续、渐进地作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只有累积到一定阀值才会凸显出来。因此,生态产品价值在初期也很容易被忽视。但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产品是其生命循环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长期性,从长远着眼、系统发展,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
三是生态产品价值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不管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还是管子关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论述,都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时,人们对生存的需求占据首要位置,而对其产品的生态品质要求不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健康生活追求更加迫切,对生态产品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党的十九大宣告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也提供了更好的历史机遇。
四是生态产品作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无论是物质形态的生态产品还是服务形态的生态产品,都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还有教育、康养、审美、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等社会和文化价值,虽然这些非经济价值看似并未直接贡献于人类福祉,但都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以及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它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西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资源概况及其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资源概况
金秀大瑶山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绵延2518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产品资源。
1.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
大瑶山地质构造古老,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地文景观绮丽多姿。丹峰挺拔、朱崖壁立、棱角分明、峡谷幽邃,砂岩峰林构造奇特,面积宽广,令人叹为观止,是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发达的河流、溪瀑水系
大瑶山有“绿色水库”的美誉,25条河流源自保护区,年产水量23.47亿m3,灌溉着7个县市41个乡镇的10000km2耕地。长滩河发源于大瑶山原始森林,流经水源林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总长15km,汇集了滴水河等多条河流。流域植被保存完好,水质纯净,两岸密布丹霞峰丛、五彩石滩。溪流瀑布随处可见,圣堂百米瀑布,三面峭壁围合,落差约120m,蔚为壮观。
3.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金秀大瑶山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类型丰富,其自然保护区是桂中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之一。自然保护区包含灌木林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7.61%,被誉为“天然氧吧”;天然林多,人工林少,以中低山常绿阔叶林为主,林相整齐,树种混杂;乔木、灌木、草本层次分明;沟谷地段藤本发达,林内苔藓、大型真菌、附生植物甚多,对调节区域气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十分有利。
4.生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资源宝库
大瑶山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银杉、红豆杉、瑶山苣苔、合柱金莲木、异形玉叶金花、南方铁杉等珍稀植物;连绵成片的变色杜鹃和原始古林;瑶山鳄蜥及金斑喙凤蝶等全球性濒危种动物以及云豹、猕猴、大鲵等珍稀保护动物;目前已发现药用植物1700多种,堪称中国瑶药、瑶医的发祥地,在科研和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5.五瑶生态文化瑰丽多彩
山子瑶、花篮瑶、茶山瑶、盘瑶和坳瑶,五瑶人家与大瑶山世代相依、和谐共生,这里的山水林田、花草鸟兽都与瑶家文化血脉相通,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植根心底、传承至今,形成了瑰丽多彩的瑶家生态文化。模仿经历自然生死考验的度戒成年礼、国家非遗坳瑶黄泥鼓舞、带有原始民主制度印记和生态保护思想的瑶族石牌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二)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当地的人民群众享受不到应有的生态红利。金秀大瑶山是贫困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地理区位高度叠加的典型代表,作为珠江发源地和区域生态功能巨大的氧吧,这里是周边4个地市7个县市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涵养储备地,生态产品资源富集,但当地的人民群众却并没有分享到应有的生态红利。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生态功能区政策限制,金秀县取缔了所有会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并禁止水源林采伐,县财政赤字严重,导致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之内都处于贫困之中。据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金秀全县仍有贫困村28个,贫困人口8706户、32074人,贫困发生率达20.74%”。
2.金秀县获得中央和地方生态补偿低。中央财政于2004年正式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现了我国生态效益有偿使用零的突破,并不断提高补偿标准。2013年,中央财政将属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2010年的每年每亩10元进一步提高到现在的16元。截止2015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956亿元。而金秀县每年只获得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800万元,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00万元。相比为当地作出的巨大生态贡献而言,补偿标准仍然较低、杯水车薪。
3.补偿村民的制度尚未建立。2020年金秀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73.87万亩,生态公益林是具有正外部性的生态产品,很难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其价值,保护管理基本依赖中央的补偿,而其中被划入自然保护区的集体林,多年来并没有得到补偿。在实地考察中,六段村的老书记告诉我们:村里原有12万多亩林地,1992年8.2万亩被划入自然保护区,原来说给补助费,但是一点也没给。至今大部分乡亲们仍在为生态保护做着牺牲。同时,也存在因不认可保护区划界而到保护区内偷砍林木或侵占林地种植经济林、经济作物的情况,导致当地进入贫困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
4.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缺乏。对于那些原本可以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交通区位不利、思想文化落后、科技和人才匮乏以及国家政策和制度性因素等,而难以实现市场化发展。在金秀大瑶山,无论是生态旅游开发或是其他生态产品的经贸交易,目前都处于低端,内在承载力十分有限,要将这里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其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并非易事。
三、推进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转化为“金山银山”,只有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形式,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条件,推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才能使贫困地区的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机制
金秀大瑶山是生态产品的富集区,生态产品类型丰富,很多生态产品的潜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只有通过科学的核算方法,分门别类、有的放矢的价值评估,深入挖掘生态产品的潜在价值,才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完整性。要积极开展自然生态资源普查,在摸清区域生态家底及其变动情况的基础上,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流域生态、碳汇等重点领域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依据市场化程度,将区域内生态产品分为可市场化、准市场化以及不可市场化三类,采取不同的测算方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重要依据。
(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健全多元化补偿机制
金秀大瑶山是金秀人民的生命摇篮,也是珠江流域人民的共同财富,是广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宝库。大瑶山的自然生态是最好的但也是最脆弱的。对于金秀这类生态核心区,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健全多元化补偿机制,推动建立中央或省级统筹协调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加大对贫困生态功能区补偿的力度;多渠道筹集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对于历史上集体林被划入保护区却没有得到补偿的林农,应给与适当补偿。生态有价,受益者补偿天经地义,只有让生态保护者的付出获得应有的回报,青山、绿水、蓝天才会常在。
(三)培育建立生态文化驱动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危机,追根究底是发展文化的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危机。而生态文化正是人与自然交融互动最本质的文化形态。良好的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制度规范和社会适应等。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最根本的应该是培育生态文化的支撑,为绿色发展提供内生动力。面对积淀深厚、异彩纷呈、尚待挖掘、亟待保护的瑶族生态文化瑰宝,要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建设文化发源地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培育民众广泛参与、自觉保护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遗产。将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生态经济发展相结合,立足生态优势,以合理的保护性开发为原则,以文化为引领、科技为支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培育生态友好型企业作为生态市场主体;通过开发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并形成品牌集成;推进特色农产品绿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瑶药深度研发推广等,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当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政府部门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政策制度导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