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试验区大发展背景下的从业人员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2020-02-22

商展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地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从线下转到线上使用手机APP完成购买并且送货上门,包括当下年轻人使用最多的外卖,比如饿了么,美团和百度外卖等。十年之前谁能想到今天如此迅速的发展?那么一个产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肯定需要大量优质的人才来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 国内人才需求

1.1 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1.1.1 对于技术类岗位

网站的设计、开发、策划和编辑还有页面的美工,要求对PS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会掌握至少一门编程语言。

1.1.2 对于商务类的岗位

运营专员、平台销售和网络营销,要求能熟悉B2B2C,O2O模式,能独立完成平台的运营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跨境贸易。

1.1.3 对于管理类的岗位

主要负责采购的工作,如何定价、如何揣测顾客心理;对于平台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平台更好的发展。

1.2 平台发布政策

2017年3月,Wish首次公布了“星青年”计划,瞄准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痛点,联合全国高校、机构及企业,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难问题。2018年10月,亚马逊全球开店在杭启动 “亚马逊全球开店101·时代青年计划”培训项目,主要为中国高等院校定制、为跨境电商出口培养专业人才。2018年底,eBay推出“E青春”高校人才培养项目,在全国二十多所高校实现落地,提供产学一体化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2019年6月,Shopee与杭州市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发起“Young帆计划”,并于杭州率先启动,以校政企合作方式为杭州输送跨境人才。众多平台不断推出跨境人才培养计划的背后,既是为了弥补跨境电商万亿规模市场的巨大人才缺口,同时也是国家政策的驱动结果。

1.3 和普通人才的差别和优势

普通的电商通过APP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来吸引买家,跨境电商人才要利用时下流行的自媒体和互联网直播等来扩散自家的产品,也就是跨境电商人才利用的平台更多,效果更好。另外就是前者更偏向为国内市场,而后者更注重于外商外贸,就市场大小来说,跨境电商的市场远远大于国内的市场,所以利益上也比传统的电商多得多。

1.4 国内颁布的政策

从2015年开始截至2019年底,国务院共先后发布了4批全国跨境电商实验区名单。2015年3月7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6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这12个城市设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8年7月24日,国务院同意在北京市、呼和浩特市、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南京市、南昌市、武汉市、长沙市、南宁市、海口市、贵阳市、昆明市、西安市、兰州市、厦门市、唐山市、无锡市、威海市、珠海市、东莞市、义乌市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9年12月24日,国务院同意在石家庄市、太原市、赤峰市、抚顺市、珲春市、绥芬河市、徐州市、南通市、温州市、绍兴市、芜湖市、福州市、泉州市、赣州市、济南市、烟台市、洛阳市、黄石市、岳阳市、汕头市、佛山市、泸州市、海东市、银川市24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 国内的培养环境和模式

2.1 潜在的问题

2.1.1 学校开设的这些课程和企业实际来看还比较落后

本身跨境电商被当下的大环境所创造出来,但是作为学校来说,申请新开设专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还处于试水阶段,企业需要的是来上班就要会实操的人,而不是那种还需要企业额外花钱去培养的人,关键在于学校偏重理论知识但是社会需要的是实操经验,即使学校花高价钱去请第三方的机构来介入,一是学时短,二是教资的专业性。

2.1.2 讲师和教授的资质水平不齐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一开始本身就缺乏专业的人员,即使有,多半都在大公司或者大平台上身居要职,更不用说抽出时间来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再比如国内对于这方面师资的水平认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就导致最后的教学质量很难把握。

2.1.3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学校和企业目标的不一致很难形成较深层次的交流。企业如果没有长久效益驱动,大多会以相对谨慎的姿态权衡投入与产出。实战型企业则更多的是愿意花时间精力在产品精准营销上以获取利益,而没太多心力去为学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即使会根据项目所需安排人员到学校进行师资及学生,大多也流于形式,很难形成长久且有效地合作机制。

2.1.4 其他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课程要不要收费,收多少钱,开设的地点是在学校还是企业,开设哪些课程,设置多少的学时等,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答案。

2.2 对应的解决办法

2.2.1 教学内容落后实际

学校专门组织教师到企业定期进行学习,学成之后再返回学校,将自己在企业中所学全部教授给学生。

2.2.2 教员的资质问题

尽快建立一套教师培养的体系,最好是国家出台关于这方面的证书让教师持证上岗。同时也应该接受在跨界电商行业想转向教学工作的人。

2.2.3 合作深度的问题

合作交流一定要有延续,不能中断,最好是双方约定在每年一个特定的日期和特定的地点进行交流。最好是建立起长期的校企合作联盟。

2.2.4 补充

另外,学校如果开设这门课程不能强制学生必须参加,本质上跨境电商属于创业创新范畴,属于选修课程,适合于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来听。

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学校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调查,如果大家都对这门课感兴趣,希望学校去找企业合作,或者自己开设这门课程的话,就可以走程序申请新开这门专业;但是如果在学校内大家都对这样的课程不感兴趣的话,仅仅为了小部分学生开展这样一门课程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有学生实在是需要走这条发展道路,作为学校也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支持。

3 推荐课程模式

3.1 关于课程

3.1.1 学校

对于学校来说这个课程笔者建议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选修课的形式,只对于那些有兴趣的学生来上这门课;第二类是必修课,主要针对那些在未来希望在跨境电商想要有所作为并把它当作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学生。这两类对于课程量,教师水平要求,考核方法都有较大差异。

(1)选修课

课时量安排为五周,一周一次课,一次课九十分钟;

授课老师以学校的老师为主,企业邀请过来的人为次;

期末考核的方法主要以理论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跨境电商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并且安排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跨境电商的研究报告。

(2)必修课

课时量安排为十四周,一周两次课,一次课九十分钟;

授课老师主要是外聘人员,学校老师次之。

3.1.2 企业

至于开设此类培训的企业比较特殊,在这里将它单独说明。

企业(电商平台):

(1)面向人群:全社会的公民(后期需要入职),平台内部的人员;

(2)培训时长:固定上午半天,具体由平台自行决定;

(3)授课老师:平台内部人员(比如有教培部,在部门内部推荐);

(4)培训目的:扩大平台的人员规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2 对于教师的要求

3.2.1 学校

有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的老师、参加校企合作交流的老师或者从第三方机构请过来的专门老师。

3.2.2 企业

讲师必须通过各个平台或者企业的讲师资格考试才可以对新人或者主管、经理进行培训。

3.3 对于结业、结课的标准

3.3.1 学校

一般而言和学校正常课程一样,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为总成绩,60分以上算作通过。

3.3.2 企业

学员每次上课必须到场,最后考核由纸面试卷分数加上学习平台上平时练习的分数。

4 校企合作与人才输送方案

第一,管理人员的培养。

这些人不再是最普通的销售人员,而是拥有自己团队的团队长。也就是当学生进入公司之后如果他在实习期以内对公司有突出贡献,公司可以和这个学生签订管理人员的培养协议,也就是说当这个学生毕业之后,进入这个公司他就不再是一个基层的销售人员,就是一个团队长,有自己的团队,当然人员上需要自己招人。

第二,底薪上的保证。

因为对于新人来讲,其实大多数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从而间接地导致企业可能的人员流失,这个时候底薪保障不仅体现了对于新员工,尤其是实习生。这个地方其实对于到底给多少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笔者认为至少实习期之内应不低于1500元。

第三,要鼓励实习生的创新思维。

实习生都是大学生,都是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人需要什么,有的时候比企业的高管更清楚,再加上年轻人本身的思维就比较活跃,当今时代,谁掌握了年轻人谁就是市场最大的赢家。跨境电商作为当下兴起的一个全新模式,没有人知道它最后将要发展向何方,年轻人拥有的创意将彻底地改变电商的世界。

对于任何新事物我们都要抱着勇于尝试的心态,但是尝试并不代表乱试,杂乱无章只会导致漏洞百出。跨境电商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值得我们为之付出、为之尝试,只有不断发展完善改进才是最终的道路。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人才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人才云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