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绽放光芒
2020-02-22张萍
张 萍
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教学不应该是单一的语言教学,而应该“与文化共舞,与文化共存”。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艺术和智慧沉淀,应得到关注、重视、保护、继承与弘扬。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文化品格”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渐受到关注与重视。要发展学生的文化品格,除了要让他们学习跨文化知识,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之外,还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英语教育教学新形势下,许多教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之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继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与方式,将英语课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做到相得益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闪耀初中英语课堂。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一)对学生“精神丰富”和“人格完善”双向裨益
英语教学隶属语言类教学范畴,它除了具有工具性特点之外,还具有人文性特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关注其人文性特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让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丰富精神世界,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一无二、璀璨绽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思辨思维,以及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的文化思想对学生人格发展意义重大(高2018)。
(二)能积极、有效地缓解“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
何为“中国文化失语症”?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果有幸与口语流利的外国人进行交谈,除了一些简单的“天气”话题之外,还应能够与外国人有更深入的交流。在外国人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不至于一脸茫然。假如传统文化匮乏,即使能说流利的英语,也无法将中华传统文化悉数呈现给外国友人,这便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徐恒栩 2019)。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有效地讲解传统文化,可有效缓解“中国文化失语症”,为中西方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三)丰富与拓展英语课堂,能有效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于一些初中生而言,十分陌生,难度也大。诚然,单纯的英语课堂难免枯燥无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丰富、趣味性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丰富英语课堂,增添学生的熟悉感与亲切感,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英语课堂拓展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达到中西文化学习的双受益目的。很显然,这种方式能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聚焦词汇学习,结合一定词汇拓展传统文化
词汇是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首先接触到的元素,英语词汇隐含着一定的英语文化,而在英语文化的映衬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呼之欲出,将这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或者通过英语词汇延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适当地融入,对学生理解英语词汇,提升词汇学习质量大有裨益(陈玉莲2019)。词汇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适当地将词汇与文化相结合,便是抓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良好契机。
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中的常见词汇fish为例说明。fish是十分简单的词汇,但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从其本身找到丰富的英语文化,还要设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链接。在英语阅读中,经常会看到poor fish,a dull fish等词汇,这里的fish已经超出了“鱼”的范围,表示“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捕鱼业发达,这种“以鱼代人”是由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及文化决定的。在教授fish一词时,教师可顺势引出中国。相较英国,中国的陆地较多,农耕文明繁荣,故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成语与“土地”有关,如土生土长、挥金如土、开疆辟土、寸土不让等。同时,很多英国诗歌与fish相关,而中国则出现了大量的“田园诗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中丰富传统文化
除了以词汇为桥梁,搭建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平台之外,语言与文化契合得最紧密的地方便是在“阅读”中。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可在教材英语阅读及课外英语阅读中获得更多关于西方文化的知识,这些文化知识对于其对比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有利。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阅读课堂上绽放耀眼光芒(牛沈明 2019)。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比阅读法”给予学生的文化盛宴,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比例。当然,在运用对比阅读法时,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让课堂更有趣、生动,探究性强。例如,在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Reading What do you feel like watching today?的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该篇文章的第二段,作者提到了看喜剧电影会让人放松和心情愉悦,特别是提到了电影Kung Fu Panda。该电影包含众多的中国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功夫”很自然地展现出来。教师可抓住此契机,为学生介绍“中国功夫”的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专门通过网络资源搜索,用PPT为学生呈现一篇有关Kung Fu Panda的英语文本,如 Kung Fu Panda,My favorite movie。学生通过阅读,可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功夫文化。至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自然达成。
(三)寻找写作话题,融入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写作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十分重要。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下,教师要尽可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了解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嵌入写作,一方面,可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帮助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其在与西方人进行交流时,尽可能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刘兵2019)。
在初中英语写作练习中,教师要找准英语文化写作话题,或者借助真题中的书面表达题目,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例如,在布置英语写作题目时,可布置一些类似My Favorit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的写作任务。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可写的范围很广,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在写端午节时,很多学生自然会提到“端午节吃粽子”“屈原与端午节”等文化知识。在写清明节时,很多学生会呈现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还会阅读其英文版,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如将颔联“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the way.”引入写作,十分新颖。除了寻找写作话题外,教师还可运用真题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写作题目,让学生锻炼。
(四)抓住口语教学,引入传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根据传统文化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综合素养。口语交际担负着“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的传播与交际任务,二者的融合与契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意义深刻(郭凤芝 2019)。口语重在锻炼,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内容为口语教学资源,让学生自由表演,自由对话。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引入与其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编写成对话,让学生表演。这些对话尽可能与教学内容相关,让学生既能够学习教材内容,又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可以用英语改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可将《弟子规》《三字经》等中的传统文化故事以英语话剧的形式演绎,前提是教师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或者,让学生演绎《负荆请罪》《程门立雪》等十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评价,提高口语课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故事编写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对话编写得简单、生动,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五)开展丰富活动,汲取文化养分,进行全面渗透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达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英语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课堂课内活动,如“传统文化影片欣赏”“传统文化讲故事比赛(《嫦娥奔月》chang’e Flying to the Moon)”“英语古诗朗诵比拼”“传统节日知识知多少(传统文化节日知识讲析与呈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课外英语阅读活动(组织传统文化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文化养分)”等;二是课外实践活动,如对历史故事、著名人物等进行实践调查研究,并用英语完成调查报告(吴育斌、温惠良 2019)。相对来说,传统文化实践调查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分组完成。中国剪纸、建筑、戏剧、绘画等文学思想等对学生的影响巨大,教师只有组织丰富的活动,才能逐渐打破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让传统文化遍地开花。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推动下,英语课堂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知识、提升其能力的任务,同时,也具有培养其文化素养的职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中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更要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做到不忘本,具有更强的文化素养。为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让课堂始终闪耀着传统文化之光,英语教师要在词汇、阅读、写作、口语、活动开展上下功夫,保证传统文化细致、全面而深刻地融入,为拓展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搭建桥梁,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