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态生成”演绎语文精彩课堂
2020-02-22刘芸
刘 芸
“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弹性的教学设计,以即时产生的有价值、有新意的问题、观点或情境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潜能挖掘,才能展示,个性呈现,达成教学拓展的目的。基于“动态生成”教学观念,笔者认真研究构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规律特点等元素,并大胆实践,营造朴实、灵活、真实的动态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形态,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注重弹性设计,促进智慧启迪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策略等元素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保持预设过程与目标的达成基本不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未知成份是比较复杂的,不可能将课堂所有的变化全部预设进去,要让我们的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即我们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并不是将一切问题都设计和解决好才开展教学,而应该创设一个动态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时可以在生成中调整目标难度高低,有时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教学侧重点,有时可以在生成中灵活替换探究主题,有时可以在生成中对教学流程进行随机调序。
例如,我们在教学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这首诗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目标:全诗背诵默写;感受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陶冶情操;理解诗歌独特的构思艺术,学习“歌以咏志”的手法。前两个目标我们可以面向全体学生,第3个目标则上升了一个要求层次,可以作为弹性空间面向优等生促进学习生成。总之,只有我们的课堂教学注重了弹性设计,学生的主动积极活动才有保证,才有空间,也才能在各种动态中生成促进不同程度的智慧成长和学习启迪。
二、注重情景创设,促进自主生成
入选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凝聚着作者真挚的情感,蕴含着跌宕起伏的情感汪洋。我们要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艺术境界,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遐思,促进学生思维灵性的生成。要达成此目标,就需要注重各种情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如学生能直接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的实物情景,学生通过回忆再现生活经历的情景,学生通过表演、游戏等方式深入文本内容的模拟情境,再经过教师讲解感知、思维和想象的语言情景创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直观表象进行合理的想象,等等。
动态生成课堂所要求的情景,从创设到体验都应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思维,唤起联想,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促进作者与读者情感和谐共振的局面生成。在各种情景创设手段中,为课文配插图、编演课本剧、选课文背景音乐这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这些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中的景物、人物等描写对象有切身的体验和深入的理解,还能锤炼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文本鉴赏力,学会对真善美的表达。
例如,教学部编语文教材九下《变色龙》一文,我们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编排一则小品到课上进行情景表演。表演结束后,我们这样问学生:“你能否给这个节目加个标题?”学生开始了议论,一个学生说:“一个变化莫测的人”,另一个学生说:“一个见风使舵的人”,还有学生说:“两面人”“势利眼”,等等,没有人直接答到“变色龙”这个名称,新课导入就失败了。于是教者对刚才的同学因势利导:“你们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呢?”学生答:“因为这个标题能体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本性。”这时,另一个学生知道了,忍不住脱口而出地抢答道:“变色龙。”教者这时没有直接导入,反而继续略带惊讶地追问:“哦?你为什么取这样的标题呢?”这个学生答:“因为奥楚蔑洛夫的本性就像动物界的变色龙一样,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这个题目可以比喻主人公。”到此为止,本课的课题由来按照学生自主原则,在有趣的情境表演和动态的情景讨论中生成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
三、注重适切引领,促进深入思考
语文动态课堂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并时刻关注和及时捕捉课堂互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有探究价值的新问题,新信息,并努力将问题和信息的亮点、学生活动中的冷场点、迷茫点、错误点等进行准确到位的引领,将课堂活动、学习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教学形成新的思维交锋与碰撞,促进新的学习发现与拓展,使课堂在动态变化中不断有新的生成和发展。这样的课堂,就是一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流淌的是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例如,部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是多年来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一篇经典传统课文,即使部编新教材也没舍得丢弃此文。此文亮点颇多,如以乐境反衬悲哀的精巧构思,精巧含蓄的社会环境描写,12岁小伙计的独特视角,看似矛盾的文章结尾处理,等等,这些亮点为读者对此文进行深度探究提供了充足的话题。遗憾的是,因为此篇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与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难以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理解也存在不小的难度。此时,教者的引导在教学中就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了。
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孔乙己一生的命运,整节课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填写履历表的方法进行引导。履历表可以包括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学历、健康状况、兴趣特长、工作单位、主要社会关系、家庭成员、工作和生活简历、主要工作业绩、主要优点和缺点、整体评价等要点。教师要对履历表的几个名词如“社会关系”“生活经历”等进行形象的和贴近本文实际的简要阐释,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完成表格内容。学生完成后,可用实物投影将学生填写的表格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分析履历表,尝试通过履历表谈谈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印象。有学生说:“孔乙己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连名字都没人知道,很可怜。”也有学生说:“孔乙己好吃懒做,死要面子,还偷别人东西,很可恶。”还有学生说:“孔乙己很善良,他教小伙计写‘茴’的四种写法,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还有学生说:“孔乙己是个多余的人,他给别人带来快乐,可是没有他别人也如此过。”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这个履历表的探讨,充分了解了孔乙己的命运和遭遇。此时,教师可进一步提出关于孔乙己是悲剧人物还是喜剧人物、孔乙己的命运与时代的关联、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等问题,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不断使课堂的动态生成充满智慧的精彩。
总之,动态生成语文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落实,符合语言学科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顺应了学生素养培育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钻研,加强课堂教学的弹性设计,留足学生思维和探究空间;要结合初中生心智特点,注重语言学科情景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学习生成中不断提升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要加强教师的适切引领,课堂教学中不要越位也不要缺位,在适当的时点巧妙点拨,提出有思维含量和引领价值的问题。在这样“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下,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会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