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经济学的数字化市政管理对策探讨
2020-02-22宋敏
宋 敏
一、城市经济学及有关知识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化,它代表着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任何发展都是双刃剑,在带来高效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存在于某一个单一领域的单一问题,它牵扯到社会多领域多角度的问题,就周口市川汇区城市管理局来说,其面临着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节能环保不到位,城市规划不合理等困境急需解决,需要借助于城市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一专业的研究问题对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帮助,如土地的合理利用、城市的建设规划、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设计等。政府履行其职能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城市发展状况,为人民谋利益,这就对城市规划的合理性、高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时代共进步是政府工作当前的重要转向,要发展就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完成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就城市管理局日常业务来说,内容比较庞杂:
(一)分散位置特殊。市政管理活动多涉及管道的安装、改造、修理,而这些工作的处理都以它分散的位置为基础,以涵盖分散范围为根据进行具体化分。
(二)市政设备器材类别多、分散范围广、数量庞大
(三)发展性。城市发展的方向决定了它永不停止的发展性,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要增加相应设施,牵一发动全身,每一次的发展都意味着新的数据增加。
二、国内外部分城市市政管理近况
很多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市政管理转型,将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当中,从而大大提高原有工作质量,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推动。例如美国将GIS系统与城市管理做了完美融合,告别了以往只有去到现场才可以了解情况的方式,实现远程轻松监管;除美国之外加拿大也运用了现代技术,采用土地信息系统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依据以及政策指导,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不仅日常的工作用到了现代方式,在很多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中一些发达国家也用到了GIS技术,提升了救助效率。我国的城市管理系统近几年也在像发达国家看齐,充分利用新技术,为日常管理工作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下面将围绕广州、北京具体工作展开讨论:
(一)广州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相比国外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我们国家的开始时间比较晚,但我们一直计划搭建属于自己的统一信息平台。2004年,广州相应国家号召,提出“数字市政”的初步想法,直接回应搭建统一信息平台这里理念,为了方便能够对全市公用园林设施全面、可持续、有效的跟进工作,预计将会在该系统中记录所有与其有关的信息数据。与此同时,广州还加入了仿真技术元素,与系统记录信息功能相结合,能够计算出在城市预警方面极其有用的数据,例如地震信息、救灾安排、安全问题等,为城市下一步的管理举措提供数据依据。广州此次开展该项系统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资源基础来进行有规划性地分步开展,具体包括三大板块内容:地理信息、业务管理、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二)北京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针对部分原理或概念的讲解,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有关抽象思想的内容,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难点,不易理解和消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突破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禁锢与束缚,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学生出现迷茫的学习情绪。要根据具体教学案例,将这些抽象的知识恰当的渗透至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掌握规则与原理为基础,从根本上掌握抽象知识,使他们正确认识抽象思想。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通常在各项建设上都位于国家首列,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城市管理情况呈现较初级形态,因此北京加强在此方面的建设,毅然决然引入数字化理念,北京实际上在此方面已经投入可观的精力及成本,但类似于城市中偷井盖的现象依旧存在,为了更大程度保障市民安全及对城市的满意感,2004年开始北京便在数字化和公共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进行探究,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努力下,从东城区开始已经逐渐展露佳绩,一是在制度方面加以重视,拥有专门的监督部门和规划委员会,从根源处保障该项管理能够有开展的政策环境,二是在成效上拥有多项输出型成果,例如“数字市政”是北京市的线上政务平台,它能够运用该市互联网、各类通讯设备、信息数据等共同运作,科学地将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打通,为双向交流提供平台基础。
三、市政管理领域现存不足之处
我国近年来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目前已经拥有与过往完全不同的规模结构。从人口数量角度来说,大城市已经趋于饱和,数量呈现高点;对于中等规模城市来说,增加速度没有减退,越拉越多小规模往中规模进展,也就是说在中等规模中有很大批量的城市是“新诞生”的,他们原有自身的各类资源、设施和承载力可能无法满足现有的人口需求,周口市作为这种新型城市之一,不可避免的在城市管理方面产生问题,结合于川汇区城市管理局实际工作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市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无法统一配合,但又在部分职责上有所交叉。市政管理并不是依靠单一城市即可完成,很可能需要不同部门联动工作,但城市部门划分复杂,会出现主管单位有差异、行业不同等问题,所以本该合作联动的部门之间沟通甚少,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例如马路明明刚被修好,却被当做不合规的再次拆除,这不但在资金上造成浪费,还会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给城市仪容带来难堪。
(二)以短期措施应对事件,缺少长期的制度保障和计划。
(三)管理粗糙,信息方面只是被动获取,错过最优管理时间。
(四)对工作效果没有合理统一的评价制度,后期监督力不足,奖惩机制设立不明晰。
(五)人工低效管理成为管理的核心力量。依靠人力开展工作只能在小范围内取得成效,一旦范围扩大、事项增多则无法通过人工力量一一覆盖,也就无法快速得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无论是实施者还是管理者都无法对最新数据和信息有所掌握,耽误开展管理的最优时间。
(六)管理流于表面。目前很多人员仅是在做面子工程,并未深入了解百姓究竟需要什么、城市中的核心问题究竟是是什么。例如只是在数据上追求开发力度,却没有发现土地、房屋早已供大于求,形成后续经济巨大浪费,影响城市发展。
以上问题存在已久,也被诟病已久,但却未能找到统一解决的方式,现在我们认为在城市中引入数字化元素,开展统一市政管理平台能够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平台能够让不同部门间人员顺畅开展沟通,从最初环节了解城市中真正的需求,因此需要城市在制度决定上着手,积极开展系统建设,此举才能够加速信息对称和资源共享,逐渐帮助城市管理走出阴霾。
四、数字化引入城市管理的意义
城市市政管理从管理内容上来看,它需要涵盖整个城市的各类公共设施,这与民众生活密切联系,以此与城市日常秩序也息息相关,其本身具有深刻内涵,可以说是全方面覆盖整个城市的所有公共服务环节。具体说来,它会出现在百姓生活的任何一个场景,例如百姓的日常出行交通、雨天排水设备和系统、电路通讯、互联网通讯等,从分工合作角度来说是需要城市的不同部门共同完成,对所有的设施进行规划、调度、运行和维修保护等。但也正因如此,涉及到的部门多且杂,其中的职能划分有交叉的地方,日常显示出各自为政的状态,很多时候一个较为简单基础的管理工作,可能要牵扯到多个部门、多位领导或多项审批,此情况很可能会造成各个部门之间踢皮球、沟通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在城市管理中引入数字化的内容对城市整体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一)推动城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
如上文多次提到的城市管理领域最常见的人员问题,即为市政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完成,但通常情况下它们沟通不畅,也没有信息共享的意识,因此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数字化系统正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系统中会将所有与市政有关的部门全部纳入共享范围,根据预先设定的合理规则对其进行统一工作安排和调度,因此能够让信息在各部门之间良好、畅通、及时的流转,同时提供没有壁垒的沟通平台,让不同部门人员之间也能够互相了解工作情况。所有的过程和结果数据都会被记录在系统中,通过以设施或事件为维度的标志来划分数据,合理有序得储存在系统中,为后续分门别类的管理创造基础条件。
(二)为打造新型综合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城市市政管理除了完善服务过程的要求,要需要对未来有所规划,系统中所沉淀的数据即可成为未来决策的有力依据,能够对现有开展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并让问题及时暴露,明确未来改进方向。此外系统所拥有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够将零散的数据整合、分析,让人们看到数字背后所蕴含的问题及机会,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或加强管理的方法。
五、将数字化引入城市市政管理系统的对策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我国众多信息领域已经得以使用,可以在各个城市管理环节看到它的身影,例如把控交通情况、地理勘测、天气预测、互联通信等。它能够使民众在生活中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精确服务,例如对天气的预报从“天”为维度到“小时”维度;交通井然有序,司机不用看纸质地图,听手机导航指引即可,其会对预计行驶路况和交通事故情况进行播报,不但节约时间,还能加强民众出行的安全指数。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本国国情,不能仅仅追求别人的优秀运用情况,不能为了有平台而强行搭建不适合的系统;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足够的意识、做好充分预备工作,为了抓住随时有可能到来的搭建统一市政平台的机会。城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内部固有的管理模式和部门分级,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样的局面难度过大,并且可能产生相反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已经根植于社会的观念之中,不仅仅是技术、管理和运行方面存在改革难度,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唤起城市对于信息化的渴望,从根本上培养从管理人员到民众的每一位城市居民的信息化意识。
六、结论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随之暴露出各类市政管理中的问题,本文认为将数字化元素引入其中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不足之处。在已有的信息条件下完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合理地将各零散而独立的部门有机结合,在那时,“数字市政”才能够真正被管理人员乃至民众所接纳,真正发挥其高效管理市政设施、为人民带来更为安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