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问“深耕”英语教学
——以A New Zealand Adventure绘本阅读教学为例

2020-02-22赵慧

英语教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设计说明绘本英语教学

赵慧

引言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教育部2018)。其中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求、不断明朗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Bruner)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停止了。

一、英语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提问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教学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并期待其积极思考的教学行为。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问题太简单。例如,“What do pandas eat?”“Do pandas like eating bamboo?”这两个问题是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此类问题的答案可以说众所周知,过于简单。如果提出这些问题,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问题面太广。例如,“What do they want to say in the video?”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体会语意功能,但由于问题面太广,学生难以组织答案。

第三,问题太难。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amous Broadway musical Cats?”由于学生对华尔街金融和百老汇歌剧等比较陌生,在没有一定的语言和信息作铺垫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有质量的输出,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第四,问题不具有针对性。例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这个问题适用于所有文章,学生可以随意作答,不具有针对性。

二、英语教学中提问的类型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洛林·W.安德森2009)。按照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和英语学习活动观,可以把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分为事实理解型问题、应用分析型问题和迁移创新型问题。

(一)事实理解型问题

每个文本都会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明晰的主线。教师要根据主线设计一系列事实理解型问题,让学生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基本信息。这类问题一般在文中能找到现成答案。

(二)应用分析型问题

在学生理解并获取文本事实信息后,为了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拓展文本内涵,教师针对文本特征、写作特点、写作意图等进行提问。这类问题一般在文中没有现成答案。

(三)迁移创新型问题

在学生准确获知文本内容、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后,教师需要设计另一类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学生需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独立看法。这类问题的答案比较灵活,可以自由发挥。

三、英语教学中提问案例分析

授课内容选自培生英语原版绘本A New Zealand Adventure。该绘本主要讲的是在去新西兰的旅途中,萨拉(Sarah)和杰茜卡(Jessica)捡到了迈克尔(Michael)的手机。在手机信息的提示下,萨拉和杰茜卡一路追寻迈克尔归还手机的冒险故事。绘本的图片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流畅,且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一)读前

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及两者结合后产生的故事。在学生阅读前,教师直接把A New Zealand Adventure的封面投影到PPT上。优美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开始热烈讨论。

师生对话如下:

T:Boys and girls,you can ask thre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ver.

S1: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S2:How do they get there?

S3:Are they late?

【设计说明】这三个问题属于学生自主预测问题。通过自主预测问题,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便于教学设计,也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句型转换题是初中英语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特殊句型的掌握。通过让学生自主提问,可以把单一的、脱离语境的语言知识点的考查转换成一种更积极的方式,使教学效果更佳。

预测完想要了解的问题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完成绘本阅读。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Q1: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Q2:Where did it happen?

Q3:What do the pictures tell you about the story?

Q4:Do they have any problems?

【设计说明】这四个问题属于读前预测问题。预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技巧,尤其是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绘本的封面及首页的图片和文字进行预测。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无形中使其对文本形成清晰的框架脉络。前三个问题属于事实理解型问题,答案唯一,在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第四个问题属于应用分析型问题,需要学生围绕文本思考作答。

(二)读中

讨论完预测问题后,师生一起进入自主阅读阶段。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Q1:Who sees Auckland first?

Q2:Whose mobile phone is it?

Q3:Why are they going to Ninety Mile Beach?

Q4:Who has no money and why?

Q5:How many characters are there in the book?

Q6:How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did they visit?What are they?

Q7:What tour activit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Q8:Do Michael get his mobile at last?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对事实信息进行查找、归纳。这些问题属于事实理解型问题。众多研究发现,教师提问中使用的事实理解型问题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应用分析型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提出事实理解型问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类问题也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中低级层面。所以应加入一定的应用分析型问题。

接着,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Q9:Who would be most likely to read this text and why?

【设计说明】以上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最可能的读者是谁”。利用该问题,学生能更深层次地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绘本的深刻内涵。

Q10:What type of text does the text belong to and why?

【设计说明】以上问题要求学生对文本类别进行思考。通过该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提升其宏观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读后

在学生读完绘本后,教师设计了迁移创新型问题:

Q1:Jessica and Sarah love New Zealand.What country do you like best and why?

【设计说明】以上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有话可说,输出质量较高,体现了迁移创新型问题的特性。

再如:

Q2:Michael’s father and mother are sending him money.Michael can do with the money.What do you think of it?

【设计说明】一个有判断力的读者不会全盘接受文本所呈现的内容。以上问题能让学生在互相碰撞新思想、新观点后,不断发展思维。

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合理、连贯的问题链,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绘本英语教学
绘本
绘本
绘本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