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2020-02-22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法宝中华民族革命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性质、地位、功能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探讨和总结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于巩固和完善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完善现代国家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统一战线功能、定位认识的深化

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是发展、巩固和完善统一战线,推动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基本前提。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内一些同志对于统一战线性质、地位和功能的认识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不理解不重视统一战线,或者为了统战而统战,把统一战线视为党的工作中心,是其中两种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

(一)关于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经过长期探索实践,赋予了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统一战线(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列宁领导苏维埃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统一战线(特别是东方被压迫民族团结奋斗)是实现民族解放的重要策略。唯有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第一次把统一战线提高到与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同等重要的法宝地位。

毛泽东最早指出了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1939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十八年斗争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此后,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共中央领导人无不坚持和强调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上升到关系政权兴衰和民族兴亡的高度,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定位更加准确,地位也更加明确。

(二)关于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功能

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是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独特形式,但是统一战线本身不是价值选择,不是最终目标,不能为了统战而统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历来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党的不同历史任务,统一战线的性质、目标和内部结构是不尽相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目标是“联合全国革命党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2]。大会确定革命的动力,即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3],反对日本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不同的形势、需要和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还先后领导建立过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等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为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服务。

在统一战线历史中,因为党内某些领导对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把握有偏差,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党的事业也遭遇过挫折。大革命时期,面对国民党右派的步步紧逼,当时的中央领导选择了妥协和退让来维护统一战线,最终国共分裂,大革命失败。在抗日战争初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团结御辱。但是中国共产党内部依然有“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等错误认识[4],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导致中国共产党丧失独立自主地位和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种种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统一战线性质和功能的认识有偏差。统一战线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的执政之道,是党的长远战略;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要为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它本身不是党的最终目标和价值选择。这是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性质、地位、功能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新时代巩固和完善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的基本逻辑起点。

二、统一战线主题、目标的明确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但统一战线的发展史表明,统一战线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有相对不变的主题和目标,那就是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目标。

(一)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

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体现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尽可能多的人,同时尽可能地分化、孤立、瓦解最主要的敌人,以此取得斗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年代,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可以最广泛地团结和调动积极力量,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凡是党重视统一战线,广泛扩大统一战线,尽可能多地团结包容各种政治力量,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凡是采取关门主义,机械僵化地拒绝和反对潜在的可能的朋友和中间力量,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无论何时何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是永恒的。

(二)统一战线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目标

做统战工作就是做人心的工作,做团结工作。如何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最大限度地团结尽可能多的人?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提出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整合社会政治资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以维护和保障民族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其长远和永恒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始终是工作中心。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围绕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党先后提出过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平等和民族复兴等具体目标。统一战线在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不同阶段中心任务时,也紧紧围绕维护民族利益这个核心。大革命时期,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北伐战争在初期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统一战线提出了符合民族利益的政治目标。“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目标是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受到各界民众的欢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由于当时党内领导层执行机械的关门主义政策,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未能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很难获得各种政治力量的支持。之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倡导并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提出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等政治主张,符合中国各行各界民众最广泛的利益。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三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是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目的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5]。这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能够得到广泛认可,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三、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

政治和社会活动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统战思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来源。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马克思、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超越了民族国家视野的束缚,立足于欧洲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着眼于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文明的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6]“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7],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统一战线的鲜明口号,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大统战大联合的伟大构想。随后,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相继成立,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统战思想的实践。

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高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旗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认识到:“俄国人开创的事业,将由英国、法国或德国的无产阶级来巩固;但是我们看到,没有各被压迫殖民地民族的劳动群众的援助,首先是东方各民族的劳动群众的援助,他们是不能取得胜利的。”[8]他在支持东方民族解放运动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滋养。中国古代合纵连横的斗争谋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而不同”理念等,为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进行政治和军事斗争,运用统一战线团结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提供了深刻启示。

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不可能直接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中国的实际国情为考量,以解决不同时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统战思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运用统一战线法宝,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深化了对统一战线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在当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对统一战线性质、地位、主题和工作原则的研究不断深入,与统一战线密切相关的人民政协理论、政党制度理论、参政党理论,特别是协商民主理论等,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政治实践,不断发展完善。这些理论研究与统一战线的实践发展密切结合,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动和指导了统一战线的工作实践,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话语体系支持。

四、统一战线工作方针的确立

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是统一战线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但统战工作的成效还要经过实践检验。在长期的统战工作实践中,党逐步总结出了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针,那就是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

2000年,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多阶层、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香港、澳门回归后形成的不同社会制度共存的局面等,导致统一战线工作要面对根本利益一致性基础上的具体利益、思想、观念的差异性。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10]。2020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发布,明确将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作为统战工作的原则之一,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这种一致性和多样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也对统一战线实现最广泛团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统战工作必须既坚持原则即大方向的一致性,又要充分谨慎地考虑和容纳多样性: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要在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下,充分尊重和保障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位;既要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核心团结,又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的地位和权利;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广大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既要充分考虑和照顾社会各阶层总体利益,又要特别保护社会底层民众权益,支持鼓励社会主义建设者充分发挥作用;既要坚持大陆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工作方针和原则,就要尊重差异,包容体谅,求同存异,在充分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寻求最大共识,以达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法宝中华民族革命
防高处坠落“法宝”请收好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精读、善悟、念好经是成功法宝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对“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的再认识
哆啦A梦的哪件法宝最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