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上半年我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判

2020-02-22

山西财税 2020年7期
关键词:降幅全省疫情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政经格局造成重大冲击。一季度我省生产总值大幅下滑,消费增速、工业增加值均出现下跌。随着全国及我省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二季度实现大部分复工复产,消费、工业增加值的降幅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经济呈修复企稳态势。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及世界变局的影响,疫情不仅对对外贸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导致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经摩擦和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全面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

一、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一)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经济增长稳步回升。上半年,全省GDP下降1.4%,降幅较一季度(-4.6%)收窄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7%,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2个百分点;服务业下降2.5%,收窄2.3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基本恢复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3%,降幅低于全国(-1.3%)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全省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0%;制造业下降1.4%;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下降3.8%。能源生产保障有力,上半年,全省原煤产量48817.6万吨,增长2.3%;煤层气产量33.4亿立方米,增长5.7%;外送电量447.1亿千瓦时,增长0.7%。新兴产业逆势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7.4%,煤层气采掘业增长3.4%,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3.1%,均明显好于全省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稳定增长,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3%,较1-5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从新产品看,光缆增长1倍,风力发电机组增长32.2%,光伏电池增长17.9%。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比全国(-3.1%)快11.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3%;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4.7:36.2:59.1。分领域看,全省民间投资增长8.7%,较一季度加快6.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2%,较一季度由负转正加快9.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

(四)消费数据改善较慢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0.9亿元,下降16.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72.1亿元,下降1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8.8亿元,下降10.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592.6亿元,下降15.5%;餐饮收入198.3亿元,下降25.2%。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08.8亿元,下降16.5%。新消费业态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表现活跃。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39.0亿元,增长32.0%。

(五)收入就业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2元,增长2.5%,较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97元,增长3.1%,较一季度由负转正加快3.2个百分点。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48.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56.9%。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控制在4.5%目标以内。

(六)财政收入降幅收窄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13.9亿元,为年初预算(2394.7亿元)的50.7%,比上年下降12.9%,减收179.6亿元。全省收入减收较多,但整体降幅呈收窄态势,1-6月税收累计降幅分别为19.8%、26.6%、17.8%、18.3%、17.1%、12.9%,整体呈“U型”(先下降后反弹)。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3.1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4891.6亿元)的49.1%,比上年增长7%,增支158亿元。全省支出进度基本达到序时,支出强度较高,住房保障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进度超60%。

二、三季度我省经济形势预判

(一)经济形势分析

有利因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速。投资是支撑短期经济回升的主力,从全国看虽然上半年累计增幅仍是-3.1%,但是6月当月已经回升到5%以上,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我省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比全国快11.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互联网投资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2.0%,快于全省投资3.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1.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13.9%,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5%,增幅快于全部投资3.2个百分点。预计三季度在工业、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上投资保持稳定,且总体逐步上升。

二是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省夏粮总产236.8万吨,增长4.0%;夏粮亩产294.3公斤,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上半年全省牛出栏24.0万头,增长7.7%;家禽出栏7653.0万只,增长27.0%;生猪出栏360.1万头,下降0.3%;羊出栏249.9万只,下降2.2%。猪牛羊禽四种肉产量45.3万吨,增长3.8%;牛奶产量54.7万吨,增长27.3%。

三是新兴服务业增势快。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下降2.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增速保持良好态势,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3%。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2.7%。预计三季度新兴服务业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四是煤炭产量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0.6%。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四省区产量过亿吨,四省区产量合计14亿吨,占全国产量的77.6%,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由于内蒙古煤炭产量降幅较大,山西重新成为产煤第一大省,2020上半年山西原煤产量达4.88亿吨,同比增长2.3%。随着全国全面复工复产,各行业能源需求稳步增加,预计三季度我省煤炭产量将保持稳定,或有小幅增加。

不利因素:一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人数仍在创新高,部分国家仍处于疫情暴发期。因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中断、国际贸易停滞等仍在发酵,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已成定局。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如果各国都想把危机转嫁出去,一定会纷纷推出贸易保护主义等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地缘政治紧张。上半年我省出口总额315.8亿元,同比下降9.6%,比一季度降幅扩大7.9个百分点。由于外部环境压力加剧,我省三季度对外贸易形势依旧严峻。

二是消费回温缓慢。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0.9亿元,下降16.3%。虽比一季度回升9.4个百分点,但回暖速度不高,受疫情影响,餐饮收入下降25.2%,除去互联网经济表现突出,实体消费仍显不足。考虑到疫情之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这种现状在短期内难以快速扭转。预计三季度全省消费仍是小幅度提升。

三是PPI保持下降走势。上半年,全国PPI由去年同期上涨0.3%转为下降1.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3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大幅震荡,受主要产油国“价格战”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波及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震荡,各月环比涨跌幅在-35.7%至38.2%之间,同比涨跌幅在-57.6%至17.5%之间,上半年平均下降27.0%。

四是市场景气不足。6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50.9%,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虽然有所回升,制造业稳步恢复,但同时也要看到,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首先,进出口指数虽连续两个月改善,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当前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外部市场依然存在变数。其次,部分行业复苏压力依然较大,纺织、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等制造业PMI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同时,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PMI为48.9%,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且反映订单不足的小型企业占比高于大中型企业。

综合来看,上半年全省上下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回升,全省经济稳步复苏,稳定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疫情的反弹风险,三季度我省经济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二)财政收入形势分析

有利因素:一是税收收入降幅收窄。1月、2月、3月、4月、5月、6月税收累计降幅分别为19.8%、26.6%、17.8%、18.3%、17.1%、12.9%,整体呈“U型”(先下降后反弹)态势。其中:除环境保护税相对持平外,其余税种降幅均呈收窄态势,特别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契税分别环比一季度收窄54.6个百分点、33.5个百分点、20.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税收收入有望进一步收窄降幅。

二是煤炭价格逐步回升。上半年我省煤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虽然1-5月份煤炭价格持续走低,造成煤炭税收不断减收,但从5月份开始,煤炭价格逐渐回暖,动力煤市场向好运行,煤炭市场先抑后扬,煤炭税收降幅呈现逐步收窄态势(1月、2月、3月、4月、5月、6月煤炭税收累计降幅分别为-34.1%、-36.3%、-32.5%、-3 2%、-28.4%、-26.5%)。随着煤炭价格提升,预计三季度煤炭税收的贡献将再次提高。

三是负增长县环比减少。上半年,省级收入下降17.1%,市县下降11%。全省11个市全部减收,其中4个市降幅收窄至个位数,6个市降幅在10%到20%之间,阳泉降幅超20%。但在117个县区中,6月份76个县负增长,环比上月减少9个县。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发展,基层财政收入会逐步焕发活力,预计三季度负增长县将会进一步减少。

不利因素:一是增收基础不牢。上半年,非税收入增长11.5%,增收37亿元,增收对整体收入拉动作用较大,但收入增收多为一次性因素。非税收入增收主要集中在扫黑除恶等罚没收入、人防办专项整治补缴的人防办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县收缴的耕地开垦费等自然资源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二是主体税种影响较大。13个大类税种中,除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增收外,其余11个税种同比减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三大税种,对税收影响较大。三大税种占税收总额的77.1%,减收额占税收减收额的88%。

综合考虑,虽然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向好,但未来增收压力依然艰巨。

三、政策建议

(一)从行政性复工复产转向扩大有效需求

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在没有达到疫情前正常水平前,刺激经济的政策都是有帮助的。将政策的核心从经济主体简单的行政救助和保生存阶段转向全面提高企业市场订单和需求的阶段。在补贴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应当加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供给端补贴政策、扶持政策、刺激政策必须让位于需求端刺激,通过促进供需平衡来恢复市场的循环。供给扶持必须全面转向需求扩张,使需求扩展速度大大快于供给恢复的幅度,以快速缩小供需缺口,防止出现第二轮停工停产。

(二)民生政策要托底

应提高就业弹性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应对经济下行和民生冲击叠加带来的“双重风险”。短期内既要加大民生保障支出,更要重视就业稳定政策,通过提高工资弹性应对成本冲击。一是对受到疫情持续冲击可能诱发失业风险的局部行业、局部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或引导措施;二是重视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从多个维度为企业减负,扶持政策应结合就业目标进行;三是通过就业补贴等工具引导企业的用工行为,同时更加注重对青年失业群体的就业引导。

(三)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一要利用财政扩张资金,通过实施消费刺激和收入补贴,以保障基本民生、重振市场需求,打破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过度保守化倾向,疏通宏观经济循环堵点。二要减税降费与金融支持政策搭配使用,从供给面对企业形成针对性扶持,主要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由于疫情敏感而需求恢复较慢的产业,通过减税降费、信贷融资等相关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加快恢复生产运营。三是利用专项债扩容资金和社会资金配套,加强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期,进行基建投资的政策成本最低、增长拉动效应最强,稳增长和保就业效应往往立竿见影。

(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应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相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发挥政策乘数效应和预期引导作用。货币政策应避免松紧摇摆的取向,低利率政策依然是市场复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实际贷款利率的下降仍是稳投资的一个关键。此外,货币政策除常用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外,应当通过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一系列创新型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强化引导市场预期。

猜你喜欢

降幅全省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9年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2019年5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零售量额降幅环比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