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供应链中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模式

2020-02-22

商展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关联度原材料供应商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在于客户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于竞争压力的增加提高了企业的发展难度,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对供应商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做出调整与优化,以适应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境地,保障企业的生产与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供应链中供应商的合理选择是关系企业生产及经营利润的关键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必须提高对原材料供应商选择的科学性,并结合自身需求合理全面地分析各个供应商的匹配度,构建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合作模式,从而保障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结合聚类分析等算法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是帮助企业选择最优供应商的重要方式。

1 做好原材料供应商选择评价的重要意义

原材料供应商作为企业产品生产的重要源头,同时也在企业生产制造目标实现、产品质量保障、生产成本控制、新产品的研发等关键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首先,从生产制造目标实现方面来说,原材料供应商在整个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原材料提供的关键性工作,其原材料的提供质量、生产水平都能够对企业的整体生产质量、经济效益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原材料供应商作为与企业业务的连接点,它的原材料生产技术及设备水平也能够对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进一步拓展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其次,从质量保障层面来说,原材料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最终生产成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产品最终流入客户手中的满意度与认可度,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声誉,进而影响其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外,原材料供应商选择评价在质量保障方面的意义还体现在售后服务的保障方面。用户在拿到产品之后,如果发生故障需要返修或对某部件进行更换,此时不仅需要企业进行售后服务,也需要供应商对其所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正常的售后服务,根据客户需要完成对相关故障的维修或更换[1]。在这一环节中,供应商的响应速度、维修服务质量等都将成为影响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再次,从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环节来说,原材料采购是企业生产成品投入的必要项目之一,而原材料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价格将直接影响企业在生产成本中的投入数目。因此,企业要想控制生产成本,保障自身经济效益,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需要重视对原材料供应商价格方面的控制水平。可见,原材料供应商是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核心。因此,做好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从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方面来说,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必须依靠优化产品、研发新产品的方式实现。而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是实现研发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无论是新产品研发所需原材料的提供、加工,还是工艺技术、样品制作等各方面,企业都必须与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紧密而深度的合作,更离不开原材料供应商的参与和支持[2]。

综上所述,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效果将成为影响企业生产水平、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对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控制水平,企业的新品开发与产品质量保障也离不开原材料供应商的参与和支持。总而言之,原材料供应商是企业运作与生产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是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根本,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合理选择是新的市场环境下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供应链中最佳供应商的算法分析

2.1 概述

供应链中可供选择的原材料供应商非常多,仅凭人工对供应商进行逐一筛选评价必然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时间成本的浪费,同时还不一定能够保障最终选择的最优化。因此,需要采用更方便、更准确的聚类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算法对供应链中众多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分析选择。首先,利用聚类分析法根据企业评级标准对供应链中的供应商进行分类。其次,根据企业需求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每个指标的比重,再利用类比确定最优选。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最优分类中的供应商再次进行评价分析,最终得出供应商最佳选择。

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确定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指标是选择最优供应商的基础与前提。有相关学者提出了产品质量、成本、交货行为三个指标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指标,并针对这三个指标分别扩张了具体的指标内容。在原材料供应商选择方面,可选择其中几个重要的一级、二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具体如下:一级指标为质量控制能力、技术水平、生产组织能力、服务水平及产品成本,二级指标为产品合格率、产品返修率、自主设计能力、科研基础设施配备水平、准时交货率、生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水平、定制设计、原材料价格及运输费用[3]。

2.3 聚类分析法的运用

首先,选择上述五个一级指标,分别对应企业供应链中的各个供应商的相关数据;其次,采用相关统计分析软件对各个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价选择,最终得出分层聚类结果。具体分类原则如下:两个供应商之间的距离最小且相似系数最小则被归为同一类[4],以此类推。如A供应商与B供应商之间的相似系数为1.2,C供应商与D供应商之间的相似系数为2.3,AB供应商两者之间具有距离最小且系数最相似的特征,可归为一类,CD供应商之间的相似系数最相近可归为一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分类过程中,不需要将所有样本进行合并,只需要预先选择一个阈值,且该阈值大于规定值即可,并自动生成单链接的分层聚类树状图。

2.4 分类评价与选择

在聚类分析完成之后,利用AHP再次确定每个聚类一级指标的权重,结合相关标度法对企业所需供应商的一级指标进行评价、对比,最后完成判断矩阵地构建。根据五个一级指标内容完成对供应商判断矩阵的构建,选择已经完成分类的供应商进行类间的对比分析,最终得出各个类中各供应商的得分,选择得分最高的供应商所在的分类[5]。

2.5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基本流程如下:首先将被评价的各个供应商的各个一级指标作为比较参考标准,将各个指标对应的最佳值作为参考数列,并得出关联度。关联度越小,意味着该供应商的竞争力越弱,关联度越大,则其对应供应商的竞争力越强。因此,关联度大小的排序可作为评价和确定供应商选择优先顺序的依据[6]。首先,从分类评价过程中选择一个最优供应商,该类中的最优供应商选择必须根据类中各个供应商的原始指标数据(二级指标)来进行判断。选择二级指标中的定制设计一项按选择数据高的原则提出数据,根据数据得出原始数据实测矩阵,并将其用于灰色关联分析中。

根据灰色关联实测矩阵可知,每个要素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数据的量纲也各有差异。因此,为提高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需要将各个要素尽量进行同趋势化,以此提升各个指标之间的可比性。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将不同量纲的指标根据特定规则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无量纲指标。在二级指标的几大类中,返修率、售后服务水平、产品价格及运输费用应被划分为成本型指标,数值越小则说明对应供应商的选择度更好[7]。除成本指标以外的其他指标均被划分为效益型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对应供应商的选择性更佳。由此完成对四个成本型指标的处理,并保障评价结果与几个指标数据的趋势一致性。进行指标标准化的方式较多,在实际使用中,可合理选择,本次选择为线性比例变换法,根据其计算公式得出无量纲化矩阵。

之后,还需要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如下:一是需要计算出变异系数。在计算无量纲化矩阵每一列向量的均值与标准差之后,可得到变异系数。二是计算指标权向量,即把变异系数进行归一化,由此得出各个指标的权向量。

最后,需完成对计算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的计算。根据计算无量纲化矩阵中的首行与其他各行之间对应指标数据的绝对差值,之后得出相关矩阵,并由此计算出被评价对象指标序列和参数序列对应元素的绝对差值矩阵。根据矩阵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一步计算,得出计算关联系数,关联系数应为小于1的正数,数值大小能够反映出比较样本与最优样本之间的关联程度大小。根据关联系数得出关联度矩阵,再根据矩阵计算出比较样本与最优样本之间的关联度,最终得出关联度系数[8]。

2.6 原材料供应商的排序及选择

根据最优类中各个原材料供应商的各项二级评价指标及其对应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完成对最适合、最合理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最优选择。根据得出的关联系数及关联度数值大小明确最优类中的几个原材料供应商关联度排序,根据排序先后顺序即可对应选择出符合企业需求,满足各项指标要求的最优原材料供应商。

3 该供应商选择模式的优化建议

我国对供应链中供应商的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有所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标准制定不完善、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不全面、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等系列问题[9]。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供应商选择的准确性,同时也会成为新的供应商选择模式的一大阻碍。因此,要发挥出该供应商选择模式的最大效果,需要企业提高重视,加强对供应链中相关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并结合自身发展、生产的实际需求制定并完善对供应商的评价标准,同时加强对专业评估机构或部门的建立,为该选择模式有效发挥优势作用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成本控制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在此情况下,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更为突出,选择更合理、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供应商,对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控制成本投入、保障经营效益等各方面意义重大。但供应链中可供选择的原材料供应商不胜枚举,传统人工选择与评价模式不再适应现实需求。因此,企业应结合现代技术及灰色关联分析等优秀算法,提高对供应商选择与比较的效率及准确性,同时加大对供应商选择的重视,通过提高对供应商信息的收集水平、优化评估实力等方式保障最终选择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关联度原材料供应商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观点
知识无穷尽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