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2020-02-22

三晋基层治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品质山西高质量

张 峻

(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明办,太原 030071)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

在2019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统筹把握山西转型综改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进程、目标任务,提出了“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明确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上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创造高品质生活是转型综改的根本目的,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深刻诠释了我们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民本情怀,充分展现了我们党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执政理念。

一、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山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为牵引,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省经济在由“疲”转“兴”基础上稳中向好、持续向好,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高品质生活的根基不断厚植

在全省各地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绩。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2016年的24位前移到2018年的21位,近三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持续快于规上工业及煤炭产业增速,工业结构反转迈出了坚实步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持续排名全国前列,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连续快于全国。

山西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引领,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着力提升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使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不断变成现实,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2019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销零,“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得以全面铺开,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全国领先,“136”兴医工程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山西也积极推进生态治理、促进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完善山西水治理体系,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了经济运行和生态环保同向好转。这些成绩振奋人心、鼓舞斗志,是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二)创造高品质生活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是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因此,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高转型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绝对不是“靠好高骛远喊口号、寅吃卯粮吊胃口”吹出来的,也不是“坐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出来的,更不是当伸手党向别人乞求回来的,而是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重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使命,更是我们对自己和对未来的坚定承诺。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共建看得见的美丽城市、共享可感知的美好生活,才能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开启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山西的新征程。

二、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着力点

高品质生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创造高品质生活必须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下大力气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新时代山西必须肩负起的重要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所强调的,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在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更加及时有效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扩大内需各项政策举措抓实,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发挥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作用,落实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持续在国企国资、财税金融、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扩大内需、城乡融合等重点改革领域攻坚克难,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山西工作给予了高屋建瓴的全方位指导,为我们把握大局、抓好重点、确立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山西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跟党中央步伐,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山西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条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制度创新、环境优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二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努力实现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持久的强劲态势,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二)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政治生态已经由“乱”转“治”,山西发展已经由“疲”转“兴”,要求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实现党内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近年来,省委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坚持“治”不忘“危”、“兴”不忘“忧”,确立“巩固、深化、提高”方针,持续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做到了管党治党和转型发展“两手硬”。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必须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方面加大力度。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厉惩治腐败,坚决消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因素,全面治理违背政治路线、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问题。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弘扬实事求是、勤政务实、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素质,保持政治操守,坚守精神高地。总而言之,我们要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定力和耐力,毫不动摇地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第一责任”领导和保障“第一要务”,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形成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提供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三)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山西自古以来是文化大省,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提供精神文化支撑。山西既有五千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还有老前辈留给我们的红色文化。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享誉中外的文化资源滋养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要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大力宣扬革命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山西转型发展之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要深入实施文明守望工程和文物保护工程,引导人民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感悟地域文化、增进家国情怀。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要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引导基层群众自觉组织、自发参与文化建设,改善文化民生。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既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更要“兴”文化,建立部门牵头、赛事牵引、协会组织、政策激励、群众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公共文化的主体。

(四)持续用力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要继续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基本点,紧盯人民群众的心头事、身边事、困难事,延伸工作触角,持续办好教育、就业、卫生、住房、养老等各项事业,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提供广泛支撑。

在教育方面,要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应用”化、高等教育“特色”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努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在就业方面,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稳就业、促增收工作,着力解决就业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积极应对新现象、新挑战、新问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在卫生方面,要加快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在住房方面,要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城镇住房和保障体系,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实现“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品质提升。在养老方面,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养老服务品牌,支持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迈进,努力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

(五)坚决保障社会大局稳定

社会大局稳定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夯实治晋兴晋强晋的安全稳定基石,提升治晋兴晋强晋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省域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省域社会治理大格局,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要以“三零”单位创建为重要抓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发生。要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开展安全风险排查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及时妥善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确保信访秩序平稳有序。要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打防结合,综合施策,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多方面为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保驾护航。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生态环境保护当作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都不能放松的大事来抓,立足国情、遵循规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环保倒逼转型发展,逐步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筑牢筑好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坚持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物种资源和物种多样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探索城市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途径。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引领,切实办好事关老百姓福祉安康的好事实事、大事小事,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让全省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使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断变成现实,为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猜你喜欢

高品质山西高质量
我在山西等你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山西叹五更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