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终遵循“四为”方略坚定蹚出转型新路

2020-02-22

三晋基层治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霍州新路转型

李 强

(中共霍州市委,山西 霍州 031400)

2020年6月28日至29日,中共山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召开,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坚持“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擘画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奋勇前进,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宏伟蓝图,为全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要始终遵循“四为”方略,聚精会神地在坚定蹚出转型新路上做文章、下功夫。

一、坚持转型为纲,始终把转型发展摆在核心地位,推动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勾勒“新路”蓝图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作出重要指示,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站位高远,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回答了为什么转、如何转的问题,绘就了山西转型发展蓝图。霍州市作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过去长期依赖煤炭资源粗放式发展,工业经济“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产业单一、生态破坏、后续乏力等问题日益凸显,遭遇发展瓶颈。因此,对于霍州而言,转型的要求更加迫切,转型的意愿更加强烈,必须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攻坚战、转型战、翻身战,彻底破解“一煤独大”的困局。

用足用活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利好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胆进行先行先试,坚实走出全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发挥煤炭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的有力支撑作用,全力服务好霍煤、国电、兆光等大型企业转型发展,加快霍东工业园区、兆光绿色建材园区、兆光超细微粉、国电节能技改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聚集,实现“老树发新芽”,为转型赢得时间和空间。

加快推进能源革命,深入研究霍州资源依赖型经济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瞄准煤炭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等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的龙头骨干企业,努力摆脱煤炭依赖。

发挥好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围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的产业定位,加快开发区标准地、标准化厂房、“七通一平”建设,引导各类要素和企业聚集,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霍州高质量转型发展厚植新优势。

突出地方党委对转型发展的引领作用,做到思想上先人一步、理念上高人一筹、行动上快人一拍,营造“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的工作格局。

增强机遇和风险意识,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准确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切实把省委要求转化为霍州行动,努力在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上抢占先机。

二、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硬支撑,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夯实“新路”根基

发展是第一要务,转型是第一使命,项目是第一支撑。项目为王,就是一切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动转型发展,只有把抓产业、上项目作为硬支撑,摆在“头版头条”,使其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加强项目谋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眼于“强链、补链、建链”,着力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充实项目盘子。

接续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大抓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成立“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专班,认真落实领导包联、专班负责、跟踪调度、按月通报、“四不两直”等督查推进机制,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快速通道”,确保项目签约一个落地一个、开工一个建成一个。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产业链的上下游、价值链的中高端,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紧紧围绕智能再制造、新型绿色建材、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开展模块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股权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精准度,推动更多项目签约落地。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落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出台更多“含金量”十足的“硬核”举措,帮助企业渡过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尽快补齐霍州民营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效益不好这一短板,形成霍州民营企业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格局。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设立“企业家日”,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地位,培养更多的本土优秀企业人才。

三、坚持改革为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破题,点燃“新路”引擎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既为我们指明了当前改革面临的形势,也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坚持改革为要,就是要以改革促转型,向改革要动力,着力解决市场主体不活、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

聚焦痛点难点堵点,学习先进经验,奋力攻坚克难,不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国资国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增强转型动力。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多证合一”等改革措施落地,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

建立专业化的代办服务队伍,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和“保姆式”服务,给投资者“点亮探路前行的灯、烧好抱团取暖的火、撑好遮风挡雨的伞”,让客商投资放心、办事顺心、生活安心、赚钱舒心。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霍州资源、区位、生态和人文的独特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环渤海”“黄河金三角”“关中平原城市群”“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务实推进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外向度。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广泛吸引省内外一流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来霍州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目前,霍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引进17名硕士研究生,建成高标准人才公寓250套,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3岁,硕士学历占70%。同时,大力实施了“霍雁归巢”计划,积极选调在外公职人员回霍州工作,只要是霍州籍在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父母或家属在霍州,就可以回霍工作,第一批25名同志已经到岗。下一步,要在此基础上主动加强服务,协调解决好各类人才的户籍迁入、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关键小事”,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营造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创新为上,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聚焦“六新”突破,迸发“新路”活力

“六新”是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方向目标、路径要求和战略举措。我们要以抢滩占先、换道领跑的竞争姿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上谋求突破,奋力在新兴产业上占据主动,在未来产业上把握先机,真正把先行先试变成先行先机,聚集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强大动能。

在新基建上抢先机。要紧盯布局、建设、应用“三大环节”,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加快5G基站规划建设,在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打造物联网产业上谋求突破。通过与人民网数据管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IDC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并充分利用人民网的权威数据,探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城市运营新机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在新技术上攀高峰。与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构建新型共建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技术在农业发展、工业转型中的广泛应用。聚焦霍州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需求,积极推广应用3D打印、激光熔覆等新技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移花接木”推动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在新材料上求突破。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新型陶瓷、耐磨合金等新型材料,在产品精、深、专、特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兆光发电厂超细粉煤灰、中顺博铁工业促进环保中心、山东益通安装有限公司钢结构生产安装、顺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耐火涂料生产等项目早日开工投产。尤其要加强与乌克兰山西商会的深入对接,争取在“高温耐磨合金材料和爆炸喷涂技术”、电子智能体检设备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新装备上树标杆。坚持把智能再制造作为兴市之器、强市之基,依托智能再制造研究院的优势,大力引进研发机构、领军团队,大力发展智能再制造、装备再制造、矿用液压设备等产业,打造智能再制造孵化基地。积极与湖南泰富重装集团等企业深入对接,加快实施投资30亿元的皮带管廊运输基地建设,继续推进鑫创晟智能再制造生产线、鑫钜煤机装备再制造、煤矿刮板机输送机制造、矿用液压自移设备列车生产等项目,打造煤机再制造全产业链。

在新产品上创特色。进一步拓展与省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突出绿色化、个性化、品牌化,创响富硒苹果、枣夹核桃、小杂粮、年馍、粗布等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鼓励霍煤、兆光等骨干企业加强科技攻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工业产品迭代升级。

在新业态上勇探索。积极推进“鑫钜出行”网约车运营模式,支持传统物流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和互联互通,发挥霍州区位优势和人民数据在大数据“存、管、用”方面形成的成熟生态闭环,就慢性交通、卫星遥感、德育教育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产业链开展全面合作,抢占大数据产业“新高地”。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坚定蹚出转型发展新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将横下一条心,鼓足一股劲,只争朝夕、大干快上,努力交出新时代霍州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优秀答卷。

猜你喜欢

霍州新路转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用档案讲好霍州南下干部故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蔬果种植走新路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回望霍州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