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建构:价值、困境、路径

2020-02-22刘文芳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思政

刘文芳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

在价值多元化和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全球化时代,大学不仅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思想库,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政课是高校维护和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课程依托。高校学校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强弱对于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能否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直接的影响。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尤其是“05 方案”实施的这十几年间,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实效性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目标被高度重视,对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但是,研究内容大多偏重于思政课教学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条件等几个维度。如: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高德毅认为,教师教学教材是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重中之重;清华大学艾四林强调,要办好思政课须将统一化要求变为个性化教学,采取多样性教育教学方式;要将思政课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学者彭冰冰提出,真理·真情·真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三重维度;学者王天民则提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首先需要进行价值反思,改变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误解和轻视。本文认同这一观点,并拓展和深化这一观点。以大学生与思政课课程关系的价值审视为视角,分析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建构的困境,提出建构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进而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新思考。

一、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的价值意蕴

“认同”是当今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的跨界问题,一直受到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是大学生对思政课与自我价值关系的理性审视,是对思政课课程做出肯定性的价值判断,其外在表现是对思政课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从而自觉自愿自主学习思政课。它既包括对思政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认同,也包括对思政课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的认同。以高校思政课为课程载体,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内化为大学生个体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本质特点。由于思政课的这一本质特点,大学生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的认同具有特殊的价值意蕴。

(一)有效发挥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的思想基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社会主义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4+1”课程体系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课程载体,其教学目的是引导高校大学生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了解、接受、认可,对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支持、拥护,以及并且躬行践履,外化于行。因此,思政课程教学目的达成度决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合格”“可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大学生对国家意识形态是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思想前提,也是思政课课程实效性的首要标准。“政治认同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指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的归属认同,对社会秩序的维系和政治行为的规范具有积极作用。”[2]但是,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从来不是自然生成的,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实现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校设置思政课的制度安排,是通过思政课的课程载体,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从自发走向自觉。但是,这一制度安排的功能作用的实现前提是大学生自主自愿接受、认同思政课,进而学习、理解、内化相关教学内容。如果大学生对思政课认同不足,未能学习、接受理论化系统化的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授,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必然延迟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甚至不能完成政治社会化,影响着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认同也是动态变化的,可能是逐步接受、认同的过程,当然,也可能恰恰相反。总之,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的认同是完成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思想观念的认识基础,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认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难以落在实处。

(二)着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的根本要求

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关乎思政课教学目的达成和价值彰显,也成为检验思政课是否办好的核心指标。一直以来,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高校设置思政课是国家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管理权的重要体现,是主管高校的政府部门规定开设的必修课程。但是,党和国家的文件精神和规定要求,是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一种外在的、刚性的强制力。不解决思政课课程价值的认同,大学生就没有学习思政课的内驱力,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始终难以提升。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思政课的现象,思政课课堂存在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不高,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自娱自乐的客观现实,其本质是大学生对专业课、思政课的课程价值比较的结果。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互行为,老师、学生、社会多因素交织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思政课教学客体而言,影响思政课实效性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思政课被动和消极态度,学习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其思想认识根源在与对政课课程价值的认同度不够。所以,要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从学生主体对思政课课程的认同入手。

(三)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自中世纪具有经典意义的大学创立以来,人才培养便成为古今中外大学的共同职责使命。新时代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职能中,最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尽管经济社会赋予高校不少使命和功能,但高校的根本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高等教育事业成败的根本标志。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伟业,我们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何为人才?何为高质量人才?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存在认识分歧、观点差异。但是,不管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分歧有多大,立场对峙多严重,在新时代人才至少具有两个方面重要特征:一是专业知识技能与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统一。新时代人才不仅要有本领,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还必须具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知道为什么?应该不应该?所以,大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学习必须是获取知识、技能的专业课程和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的统一。二是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相结合。新时代人才不仅知道自己的个人利益什么,如何实现维护和实现个人利益,还必须知道严守个人利益的边界和底线,确立现代国家的公民意识,担当社会责任和义务。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形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大使命,核心任务是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大学生形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任务。大学生从生物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维护和实现大学生的个人利益,是大学生作为生物人的动物本能,大学思政教育教学着力强化大学生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提升,引领大学生弱化、超越自我利益,学会思考人如何活着更有意义、有尊严、有价值,消解和制衡过度的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知识教育,涵养养成大学生应有家国情怀。新时代大学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成长成才方向,在获取生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主动学习思政课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磨砺思想道德修养,学会社会责任和担当,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思政课程认同建构的困境

高校思政课是塑造国家意识形态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高地,各高校和思政课教师肩扛国家使命,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着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学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有力促进高校人才质量的提高。但是,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建构依然是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困境一:思政课形塑国家主导思想与个人思想自决张力。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3]思政课课程定位充分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管理权、话语权,决定了思政课要始终贯彻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人才培养方面的政治要求,把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传授放在思政课教学首位,这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要求,是高校思政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赋予了思政课担负起把大学生个体思想整合为国家意志和塑造共同价值观的责任使命,大学生因此而形成共同的国家立场、社会共识。当下高校大学生是“95后”乃至于“00 后”,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生子女群体,生活在“个体价值”认同与尊重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诉求的转型社会,个体意识不断张扬、权利观念不断增强,在兴趣、利益、情感、需要、观念上寻求个性化、自主化发展,与思政课引领大学生形塑国家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共同的主导思想形成张力。思政课教学过程是国家意识形态的规范要求与学生自我思想观念的个体性对立和博弈过程,其本质是用国家意识形态改造学生个人的思想观念,重塑和建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所以,思政课教学首先面临的困境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性、规范性与大学生主体思想的自主性、独立性之间矛盾形成张力,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在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张力。

困境二:思政课教学供给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张力。基于思政课形塑国家主导思想与个人思想自决张力,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思政课教学供给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张力。思政课教学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知识、理论为载体,引领高校大学生学习、接受国家的立场、信念、情感等,建构维护和捍卫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从而外化为正确的政治行为。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本质要把国家意识形态嵌入大学生已有思想观念之中,从而重构和重塑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教学目的和核心要求规定了思政课教育供给,往往偏向高大上的宏大主题和抽象的叙事形式。然而,当下社会流行的功利主义消解国家意识形态所推崇的主导思想与崇高精神,现实功利主义影响下大学生,更加看重现实利益的或是短期利益的得失,更为关心自我、局部性、短期性的目标达成。因此,是否有用成为大学生课程学习的内驱动力,导致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错位。加上一些思政课教师以理论解读理论、以概念诠释概念的理论灌输,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认同面临困境。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大学生自主自愿学习的原动力,大学生以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衡量思政课价值,由此导致思政课教学供给和学生需要的张力。在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建设中,既需要在思政课教学供给的方面下功夫,也需要注重引领大学生确立正确需求观,以解决思政课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平衡。

困境三:思政课的影响潜隐与专业课绩效彰显的张力。学习效能、绩效是大学生自主自愿学习激励机制的推进器,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思政课性质和特点决定思政课学习效能、绩效,主要不是考试分数、知识考核的显性获得,而是学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政治立场等方面的隐性收获。譬如:价值观念、行为修养、思维方式等正向变化,关涉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领域,其状态和变化具有潜隐性,不易用客观标准来把握、衡量和评价,而且受个体主观感受能力的影响,不同学生对同一思政课教学的学习效能、绩效并不相同。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讲授的思想理论、价值观等认同,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阅历逐步丰富之后才会外显,甚至进入职场和社会生活,逐渐地感受到思政课对自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学习效能感不强,学习绩效不显著,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投入和热情。相反,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应用性强的技能型课程,通过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很快的呈现到社会生活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的功利性价值凸显。思政课的影响潜隐与专业课学习的绩效的彰显的张力,大学生在课程比较中降低了对思政课学习的成就感和认同感,成为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认同又一制约因素。没有显性效果的思政课如何让学生如何感受思政课的获得感,是影响思政课课程认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面临又一难题。

三、强化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构建的路径

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与思政课课程教学是互为表里相互建构。基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存在三大张力,在推进思政课思政课改革和建设同时,着力在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下功夫,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一)转变认识,厘清高校思政课课程属性

高校设置思政课课程是维护和捍卫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工程,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制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强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政课第一的属性,也是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认同的首要因素。学术界和务实界对思政课第一属性是没有认识分歧,问题在于是否因思政课强意识形态性遮蔽思政课的其他属性?大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高级层次,大学阶段是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对接阶段,完成大学生个人社会化的最后教育形式。即培养的人才是即将进入社会生活的准社会人。合格社会人的标准是什么?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内涵不一样,呈现出一定差异性。但是,培养国家合格公民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教育共同的目的。一个人要在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反映一个国家和社会赖以存在的共同立场与主导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教学内容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公民共同立场与主导价值观集中体现。高校大学生接受、内化国家意识形态不仅是维护和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思政课课程价值属性有两个方面:在国家层面,是传承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在个人层面,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既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实现个人社会化的内在需要。

(二)强化身份,升华生命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思政课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遵循。当下社会高校一些大学生受到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形成了狭隘和片面的需求观和利益观。比如:一些学生以是否有用标准衡量课程、是否有趣评价课堂、是否轻松评价学习等等。作为大学生追求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是具有一定正当性和合理性,但是,大学生只停留狭隘和片面的个人需求和眼前利益的追求上,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一生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人只同自己打交道,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绝不会对己对人都有利。”[5]基于学生价值观偏差和原有的认知图式,高校思政课要以大学生的身份认知为牵引,持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建构大学生新价值观和认知图式。专业和知识的学习是大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的资本,是个体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自主自觉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生命本能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生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选择。但是,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文化、有思想的特殊群体,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高校大学生是14 亿中国人中的知识分子代表,余英时先生曾说“所谓‘知识人’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个人私利之上的。”[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不只具有单一身份,而同时具有多样化身份,不同的身份体认可能形成多重认同,呈现出认同复杂化和多层次性特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经验中,多重认同始终统一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之中。”[7]高校大学生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层性,使认同有彼此融合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甚至排斥的一面。思政课教学要直面大学生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层性,引导和强化大学生身份标识,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催生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精神世界的丰盈;要以人的哲学的学科深度和理论透彻性,引导大学生升华生命的价值意义,重构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生命观,涵养生命的社会和精神内涵,最终实现大学生精神的成长和成人。

(三)瞄准靶向,培育大学生的社会担当精神

青年是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和主力军。通过思政课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体现在大学生理解、接受、认可国家意识形态所传递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外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担当”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合格”与“可靠”的重要指标,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是高校大学生履行好新时代职责使命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别强调“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信仰多元化、理想多元化和道德多元化当下社会,一些大学生深受个人主义、物质主义、金钱观念的影响,个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比较突出,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实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现象及问题症结是社会责任担当精神的缺失。高校大学生缺失了社会关怀和社会担当精神,是大学阶段过度社会化与社会理性不足的表现形式,反映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结构失衡,也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不认同。社会担当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蜕变为成熟“社会人”的必备条件,也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精神支柱。围绕培育大学生的社会担当精神,思政课教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载体,协同课程思政,以社会担当精神克服大学生“小我”功利性和聚焦眼前的短视病,增强思政课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习思政课自主和自觉性,进而主动接受内化国家主导价值观,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效性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