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好课”的起点
——评肖培东的《孔乙己》

2020-02-22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谭晓云陈祖毅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幽径孔乙己起点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谭晓云 陈祖毅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这个看起来根本无须争议的问题,却常常成为语文老师们的困扰。所谓“教无定法”“我即语文”,一堂语文课尽可以因内容而异,任务活动、花样繁多,也可以因教师而异,个性十足、大放异彩。但这堂语文课到底是不是一堂有效优质的“好课”,基于“学生中心”的学习观,其评价的核心标准只有一条:课堂是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中心,真实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堂“好课”从哪里开始?标题解析、作者介绍、背景分析、知识导入……教学起点切入多元;故事法、情境法、新旧联系法、直观法、悬念法、提问法……教学方法花样繁多。但这堂语文课的导入,究竟是不是一堂“好课”的起点,基于“学生中心”的学习观,其评价的核心标准也只有一条:导入是否真正引导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真实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的教学导入,总能一开始就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础,激活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并从始至终引领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思考。什么样的教学导入才是“好课”的起点?撩开那些花样繁多、方式各异的课堂形式的面纱,让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2015年12月16日,执教于昆明滇池中学)来告诉我们,一堂“好课”的起点是什么样的?

一、一堂“好课”的起点:定位真实的学情起点

将肖老师《孔乙己》的教学导入整理为案例描述,其导入可概述如下:

刚才徐杰老师给你们上的课是《幽径悲剧》,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是《孔乙己》。《幽径悲剧》写的是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孔乙己》写的是人的悲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讨:散文中的古藤萝和小说中的孔乙己,两者有怎样的相似之处?把两篇文章都打开,读一读《幽径悲剧》后面写古藤萝的部分。思考:一棵植物的悲剧和一个人的悲剧,这两个文学形象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个个性十足的导入是相当令人惊艳的,《幽径悲剧》和《孔乙己》,一篇是散文,一篇是小说;一篇写藤萝,一篇写人物。乍一看,没多大关联。然而,两篇课文内容上是有相似性的:都是悲剧;内容的相似性给肖老师提供了《孔乙己》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对比这两个文学形象。以对比为导入,以悲剧为起点,学习《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征和悲剧命运,探寻其悲剧命运的产生根源。

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这样的导入显然是十分成功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这一板块中的学习表现,不难发现,正是在这一导入的激活之下,学生在对“一棵植物和一个人的悲剧形象的相似点”的阅读、朗读、思考、对话中,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发现。都是悲剧的命运:孔乙己死了,藤萝被毁了;都很渺小不被关心和注意:孔乙己被嘲笑,藤萝被无视;都很无奈,又无力投诉;都很孤独:穷困潦倒的孔乙己,茫茫人世间的藤萝。但又都曾有过光彩美丽的地方:藤萝因淡淡的清香,让人留恋这个世界;孔乙己教孩子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善良美好又温馨。一个答案启发着另一个答案,一个思考推动着另一个思考。在这样的阅读、朗读、思考、对话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孔乙己人物形象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并得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也是相同的结论:都是世人造成的,古藤萝是世人的愚昧造成的,孔乙己是科举制度造成的。从现象描述上升到原因分析,学生的思考层级不断跃升,这样的教学导入显然引发了学生有效的学习状态,也成就了一堂“好课”的起点。

具体来说,这堂“好课”的起点何以为“好”呢?原来,学生之所以不乏概括性强、有深度的回答,是源于这个教学导入指向的恰恰是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学生刚刚在《幽径悲剧》中学习了一棵植物的悲剧命运,从一棵植物的悲剧入手到一个人物的悲剧,已经有了良好的共情基础,这样真实的学情起点势必会充分地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深入对话的良好状态。

那么,强调学情定位的“真实”二字,对语文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奥苏伯尔所说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一学情分析一定是具体而真实的。真实的学情分析并不是对某一年级(或是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特征、认知基础进行的笼统概括和描述,而是要着眼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具体的教学主体。真实的学情起点总是独特而具体的,每一堂课都因情境、对象、时间、顺序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只有对真实的学情进行分析,才可能了解真实的学情需求,定位真实的学情起点,由此出发的教学导入,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堂语文“好课”的起点。

二、一堂“好课”的起点:助推整个学习过程的学生参与

好的导入之所以成为好的教学起点,是因为这样的教学起点,蕴含并助推着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来看肖老师的《孔乙己》教学案例。整个课堂学习流程是由四大板块构成的:第一板块:《幽径悲剧》和《孔乙己》的相似处;第二板块:孔乙己毁于愚氓之手;第三板块:被人“忘”“记”的孔乙己;第四板块:从“幽径悲剧”看“孔乙己”的悲剧;按照常见的导入(起点)、过程与推进(过程)、结语(结果)三大教学流程结构来进行归置,第一板块可归为导入(起点),第二、第三板块为过程与推进(过程),第三板块为结语(结果)。那么,“一棵植物的悲剧和一个人的悲剧,这两个文学形象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一教学导入,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影响如何呢?

师:大家发现没有,《幽径悲剧》里写到很重要的一句话,古藤是死在什么?一起读大声读。

生(齐读):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大家想一想,孔乙己是不是也毁于愚民之手?你来聊聊。

引导第二板块的教学提问是对第一板块中的教学导入的延伸与推进。在完成了一棵植物和一个人物的悲剧相似点的对比之后,肖老师将学生的学习进一步导向了悲剧根源的探究:古藤死在愚氓之手,孔乙己也毁于愚氓之手。

那么,这一板块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呢?丁举人打折了孔乙己的腿,“毁”了孔乙己,酒客们的嘲笑“毁”了孔乙己。为了体验酒客们的嘲笑是怎样“毁”了孔乙己的,老师设计了一个朗读活动。朗读第四自然段,并反复朗读“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一句。从“又”和“新伤疤”中读出孔乙己的被打是家常便饭,读出酒客们对孔乙己的“牵挂”,不是关心,而是嘲笑。读出“高声的嚷”,读出“故意的取笑”,读出“开心的叫道”,读出“不是一个人,而是集体的狂欢”,读出了用尽力量去“讽刺和凌辱”,读出了“一个怪异的社会、一群怪异的人、一个怪异的酒店”,也读出了小说细节中的所有味道。之后,进入第十自然段的朗读。

接下来我就是喝酒的人,你们是掌柜,我们两个来对话。

师(读):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生(读):哦?(感觉是疑问的语气,读出好奇)

师(读):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生(读):哦。(快速读,读出敷衍)

师(读):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生(读):哦……(读音延长,读出慨叹)

师(读):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生(读):哦!(感叹的语气,读出漠不关心)

师:同学们,刚才四位同学4种“哦”,哪一种是最符合的?自己读读看。

在反复朗读中,同学们读出了感叹号、省略号、句号和问号的不同情感和丰富的内涵。在惊讶、敷衍、慨叹、漠不关心之外还读出了漫不经心和恍然大悟,读出了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读出了酒客们对孔乙己生命的漠视。最终读出了孔乙己毁于愚氓之手。学习引导也自然进入了第三板块:被人“忘”“记”的孔乙己。

酒客们记住的都是孔乙己的故事,记住的是这个笑料,在酒客们那里,孔乙己屈辱地被记住,残酷地被忘记!就连那个小说中的“我”——相对善良的小伙计,孔乙己也是帮他打发单调生活的一个笑料。而掌柜最记住孔乙己的是“欠了十九文钱!”。所有人都记住了孔乙己的“事”而忘记了孔乙己这个“人”。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麻木,就发生在一群普通人的身上。教学再一次回到《幽径悲剧》中的一句话“毁于愚氓之手”:孔乙己也是毁在愚氓之手的一个悲剧的小人物。

在第二、第三板块的教学中,一共有41 人次的学生参与朗读活动与问答互动,从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参与的程度性较深,参与的方式灵活多样。这些所有的学习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幽径悲剧》和《孔乙己》的相似点——“悲剧”的体验和理解而展开。显然,好的教学起点,是蕴含并助推着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的。

三、一堂“好课”的起点:导向语文素养提升的学习结果

一堂好课的起点,同时还预设着有效优质的学习结果:导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知道,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层级、动态和复合的语文目标概念。就可观察的层面来看,显示为听、说、读、写的外显语文能力。《孔乙己》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结果的状态如何呢?在导入、过程与推进之后,教学进入了第四板块:从“幽径悲剧”看“孔乙己”的悲剧。就课堂结构而言,这是一个结语性的教学流程。尽管语文学习的结果观察并非只在课堂的结语阶段,过程与结果相交织,整个语文学习过程都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结果。但是,作为课堂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结果观察,在符合学习发展逻辑的同时,其体现也更为集中和明显。在对孔乙己的“忘”与“记”的对话之后,肖老师提出了问题:如果用《幽径悲剧》中的几句话来说明孔乙己的悲剧,你会用哪几句话?教学再一次从《孔乙己》回到《幽径悲剧》,犹如文章的首尾呼应,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也在此完美地呼应与交融。来看看学生在这一阶段中的学习表现。

生:《幽径悲剧》里说:“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用在孔乙己身上就是:你倘若问一个和孔乙己身份相同的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孔乙己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他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掌声)

在学生的三个“决不会”之后,教师继续引导:比古藤更可悲的,是孔乙己不但出现这三个“决不会”,而且我们还可以加上多个“决会”!决会什么?

生59:决会有无尽的人们在嘲笑他。

生60:决会有无尽的人们在冷落他。

生61:决会有人来讽刺他、打击他。

接着,老师请同学用《幽径悲剧》中的另外一句话来说明。并继续启发: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很可能成为这样一种人?

生(读):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生62:我觉得是有可能的。现在的人也在“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也是不关心自己以外的其他东西,就像这棵古藤被杀了,也没有人关心它。

最后,教师借助鲁迅先生对看客的批判,引导学生对《幽径悲剧》和《孔乙己》悲剧进行反思,在师生共同朗读“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中,结束了这堂“好课”。

围绕着“一棵植物和一个人物的悲剧的相似性”这个学习起点,课堂从《幽径悲剧》和《孔乙己》的相似处,走到了“孔乙己死于愚氓之手”;再从“被人‘忘’‘记’的孔乙己”,走到了从“‘幽径悲剧’看‘孔乙己’的悲剧”。从教学设计与实施上看,四个教学板块,起于比较,终于比较,而又超越比较。板块之间,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自然顺畅,犹如流水。尤其是最后一个板块中,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学习状态,突出地表现出:准确的识记与判断能力,精练的语言概括能力,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刻而富有针对性的思考,深情的朗读与理解。不得不说,这样的学习结果表现是十分令人惊艳的。

纵观《孔乙己》的课堂全貌,从起点、过程到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表现是判断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的基本依据。由此出发,一堂语文“好课”的起点需要具有三个特征:教学导入基于真实的学情起点,教学导入真正推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导入预设着语文素养提升的学习结果。

显然,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完美地诠释了优质的教学导入设计是如何成就一堂语文“好课”的。这堂好课的“起点”设计,看起来纯属巧合,偶然天成,恰好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先学了《幽径悲剧》,后学《孔乙己》。在观摩了徐杰老师的《幽径悲剧》之后,肖老师临时改变了之前的教学设计,重新确定了教学的起点、过程与结语。一次巧合能引发一个令人惊艳的教学设计,一次临场发挥能上出一堂令学生有着惊艳的学习表现的“好课”。不难想象,这堂偶然天成的“好课”背后,站着的是一位怎样的语文老师!他必须对语文课程有着准确的教学理解、深厚的教学功底、超卓的教学智慧,他还必须热爱语文教育,用心十足,执着不悔。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知晓了一堂语文“好课”的起点。通过案例研究,我们也同时收获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起点。好的案例总是蕴含丰富,启迪无限。

猜你喜欢

幽径孔乙己起点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网师园的岛屿、深山与幽径
前行
登翠微峰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我的“新”起点
昔日,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