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导向 明确任务 表达思考
——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21年备考建议

2020-02-22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周丽蓉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考查

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周丽蓉

2020 年高考作文命题坚持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导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凸显语文学科特点,实现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上的高度融合。今年高考全国共10 套试卷(全国卷5套、地方命题5套),都以材料作文为主,语料把握时代脉搏,设置鲜活情境,限定表达对象,要求明确,紧扣时代发展,加强应用写作的能力考查,任务明确,实现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实、关注世界发展、关照自我成长的目标,凸显“我”的思考,考量考生的公民意识和担当精神。这与近三年的作文命题方向一致,鲜明的导向,明确的考查点,为2021 年的备考提供方向——试题的命制方向,就是备考的导向。

一、2020 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1.引导学生明白立身处世之要,考查表达责任担当之思

聚焦生活,反映生活,是命题的导向。关注热点,暗扣重大事件,又不拘于重大事件,给学生更广的发挥空间,这是2020 年高考作文试卷的特点,也是亮点。其中,全国I 卷和全国Ⅲ卷上表现最为突出,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也有这样的表现。

2020 年的春天,人们的生活被突然按下“暂停键”。突发的疫情打乱了生活节奏,每天不断涌来的信息,给全世界的人们上了一堂关于生命、关于社会、关于世界、关于灾难、关于人类命运发展方向的“大课”,关于这些话题的思考,至今依然延续着。身处其中的2020 届考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看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关键点:正确的认识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责任与担当的内在修为。所以我们看到全国I 卷中“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全国Ⅱ卷中“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明确的写作主题,北京卷中“每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全球视野,人类命运一体的意识,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强化,使命与未来的希望,题目带给学生最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我与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提示考生在世界上立身处世,没有谁是孤立的“我”,更不能够避世而逃,“独善其身”。小“我”的命运连着“大家”,必须要能够在“大家”中找准“我”的定位,认清“我”的责任。这样明白立身处世之要的“我”,才是应该被选拔为国之栋梁的人才。这样的考查意图,在全国Ⅲ卷中同样体现就更直接、更充分。“自画像”的过程,就是每日三省自身、不断修正自我的过程。作文命题和过去三年一样,没有设置审题难度,任务明确,主题鲜明,给了学生立意上的明确方向,情境设置紧扣学生生活,又不拘于特殊时期,更宽阔的思考空间、多维度的角度,对特殊时期处于备考状态的学生生命给予了关怀、关照,也给2021 年高考备考明确了方向。

2020 年的考生跟往年的考生不一样,因为突然的疫情,网课教学,高考推迟,返回家庭,与家人一起关心生活、关注变化,生活为他们设置了特别的“情境”,他们的情境体验比任何一届考生都真切和深入:生命与生活、个人与国家、责任与使命、格局与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对世界和他人的感知比任何一届都强烈,思考也更深入。这个特定时期的高考,为凸显选拔功能,关于“疫情”“生命”“职业角色”“责任”“使命”“制度”“文化”“国家”,还有后疫情时代看待问题的视角,如何明辨繁杂信息的涌入,怎样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这是高考命题人关注的。考生如何将自己的思考进行严谨、有序、简洁的表达,将非理性的感性生活进行理性的提炼,体现考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真诚表达,这是语文学科素养的考查。

从命题导向看,2021 年的备考方向不变,作文训练的方向明晰,关键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立”人,使学生在思想上真正形成公民意识,在表达时真诚书写,这是很重要的。没有正确观点的作文肯定不行,有了正确观点,不能真诚表达,不能言之成理的口号式、空泛化文字也没有价值。备考,要在肯綮处下功夫。

2.文化底蕴显视野,思考生活任务明

2020 年试题材料凸显了文化的丰厚特点,为学生搭建了立体的文化空间,让学生在更立体丰富的生活场景中展现自我的修养,体现自我的思考,在选拔性考试中,这样的命题更能拉开层次。全国I 卷的历史故事,全国Ⅱ卷的古今中外多则材料的搭配,全国Ⅲ卷暗含的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给学生思考的基点,思考的空间更大。从这个角度看,试题将生活展现更为立体,世界表达更加丰富,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同一段材料,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全国I 卷的历史故事引入,搭配以“读书会”的任务,给不同层级的学生以表达空间,三个历史人物不同的精神品质,带来不同的思考,他们的精神品质在今天的价值意义探讨是写作的关键,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在作文命题中的渗透,是对古代经典文化教学的方向指导;全国Ⅲ卷,学生“自画像”的写作要求,可以延展到很多方面,体现的是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的多样性,角度可以更多,视野要求更广。

我们以全国Ⅲ卷为例,探讨备考的方法。

情境的设计沿用了2019 年全国Ⅲ卷的“毕业前”,作为情境任务,明确要求是受学校之托,给将要进高一的同学写一封信,主题为“如何为自己画好像”。相较于2019 年的聚焦教师品质,对他人(教师)进行“外观”,2020 年是一次全“反观”,反观自我,认识自我。但这个反观不是盲目的,是以“他人”或“世界”为“镜”,这样的“反观”,开启了学生正确看待自我,思考自我与他人、世界的关系,正确地建立“我”与“他人”“世界”的联系,这样的反观和建立,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这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考查,也是对学生思想水平、思维能力、明辨能力的考验。

命题材料暗含了很多文化信息,比如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人生追问;比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人生智慧;比如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的自我修养态度,辅之以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闲而内省也”的思辨能力,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发展方向上不断提高。这样的文化信息与材料内容结合,写作的空间和自由度就可以加强。没有一定的文化视野,学生难以在考场上脱颖而出。文化底蕴的厚植,是2021 年作文备考的关键,如何将文化的基因深植入学生思想,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

3.信息阅读能力要求高,强调批判辩证思维能力

近三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命制,在材料阅读理解上明显提高了要求,具体表现为文字量变大,随之而来的是信息量增大,这是对学生迅速获取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处理能力的考查。阅读理解的过程,除了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2020 年全国Ⅲ卷作文试题在审题立意上没有设置难度,学生能够明白写什么,并在行文思路上给学生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了明晰的思考路径:在成长路上,“我”要不断审问“我是怎样的人”?思考“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探寻“我能做什么”“如何生活得有意义”?学生只要按照这个路径去思考写作,基本的思路应该没有问题。问题是,作文写作不是做简答题,800 字的考场写作,需要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对材料提示中的几组辩证关系进行思考,现在的“我”与未来的“我”,“他人”与“我”的关系,“我”和“他人”与社会的关联,纷繁的世界和众多的他人哪些能成为“镜”?思考的过程,是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批判和思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思想境界和思维能力拉开距离的关键。有了这个过程,才能确定自己“画像”的基本“模样”,让镜子中的“我”“骨骼清俊”“面目清秀”,不是单薄的线条,而是立体丰富的人像,能为社会和世界所悦纳,特别是让新高一的同学们在信中认识“我”、接纳“我”,使“我”成为他们未来的“样子”,“我”是他们的“他人”,“我”看到的世界就是他们要看到的世界。

“自画像”要画出的是“我”的精神品格,“我”的精神影像,具体而不抽象,这是需要有很强的“笔力”的。选择什么样的“他人”为镜,“他人”“世界”映照出怎样的“我”?“他人”的具体影像反映怎样的精神品质?在选材立意上需要下功夫。那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可以成为“我”“镜”中可以去关注的“他人”,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可以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可以不断提醒自我、提高自我、修正自我的“良方”,就是可以去感悟的。“镜中人”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是2020 年特殊时期的,比如在备考时,一定准备了很多的“他人”素材,比如,观抗疫英雄的个体和群体;时代楷模与改革先锋;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榜样,他们共有的精神品质,他们各自的精神特质,哪一些品质与“我”的成长相关联,哪一种生命状态是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继承、不断修炼的。全国Ⅲ卷的命制,在材料和任务上,暗扣了现实生活的重要事件,中国抗疫成功中“他人”影像的启示,全球抗疫“世界”影像的思考。题目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与世隔绝,没有人可以置身于世外,我们彼此为“他人”、彼此为“世界”。考场写作过程,就是一次关于成长的体验过程。

角度和立意,把“我”和“他们”关联起来,鲜明的情感态度,严谨充分的说理表达,榜样的筛选,精神品质、价值灵魂的概括,这都会成为高质量完成作文的一个难点。

二、2021 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

近三年的作文命题,导向鲜明,考查点明确。备考方向也很明确,试题的命制方向,就是备考的导向,在前面的文字当中已经有了很多表达,在这里再简要阐明。

1.厚植家国情怀,关注时代发展,明确责任与担当

高考作文是公民的写作,这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基本点。“厚植”二字值得思考,教学中要把这样的意识深植于学生的思想中,引导思考,培植精神,让作文写作的表达真诚、说理严谨、理据充分。

2.植入文化基因,具备广阔的视野

从2020 年的试题看,这个特点在全国多套试卷中有明显的体现,没有文化的基因,生命体是虚弱的,思想是苍白的,精神也是贫瘠的,笔下自然就是荒漠。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时,教师应以丰厚的学养和宽阔的文化视野来设计课堂教学,训练要有落实。

3.思维训练是作文训练的关键

客观地说,这个问题是近些年语文教学的一个缺失,无论在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上,关注不够,训练不到位。

4.文体的确定和语言表达的训练不容忽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但从目前的写作状况看,学生在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上不得要领,在应用文的写作上文体意识不强,缺少作者意识,鲜见读者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语言表达任务,落实语言的运用能力考查,是很重要的。作文的备考是综合性的,在语言运用中属于“输出”,那么,我们必须要做好“输入”工作,阅读教学如何与作文教学关联,高效“输入”才能有效“输出”,两端不可偏废。关于语言的准备,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作文,在高考中占有半壁江山,从近期利益上看,值得下功夫;作文,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表现出来的这个“人”的品质,是在未来的生活中竞争力和发展力的体现,所以值得重视。

备考,只有在肯綮处着力,方能有效力。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命题考查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