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
2020-02-22范玉刚
范玉刚
中共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和历史的判断,更是一个价值判断和政治判断,它指向的是中国 “强起来”的目标诉求。以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崛起是一种文明型崛起,它超越了既成大国崛起 “国强必霸”的逻辑,诉求以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共同价值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种超越性的新的发展观、文化观、文明观为人类文明进步做更大贡献。相应地,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也进入新时代,它以自身的发展扎根于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力量,在迎接挑战中助力中国精神的昂扬、文化的兴盛,以理论创新和思想创造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感召力。
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必须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高度契合时代精神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基于中国经验使理论自信充分彰显,以创新意识契合国家需求,积极发展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时代是思想之母,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紧紧抓住时代,充分彰显当代性,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新形态,是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为基本遵循,深刻观照新时代文艺发展趋势,洞察数字化技术与融媒体语境、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对文艺生成和文艺批评及其理论研究的深刻影响,以信息文明时代的文艺生产、传播与消费为研究对象,在时代与文化生产方式转变中探讨当代形态的文艺特点和使命担当,探究文艺精品涌现与勇攀艺术高峰的生成机制和主体能力。有别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辉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气象与气魄亟需提升,要从研究的平面化与过多的解读性描述中深入下去,积极回应现实关切与重大时代之问。诚然,描述与评述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固然有意义,但与当前火热的理论创造毕竟有些隔,也缺失马克思主义文论应有的理论勇气与批评锐气。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文遵循习近平关于文艺重要论述,聚焦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从问题意识、理论自觉和国家需求三个维度来展开思考。
一、以问题意识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
习近平指出:“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1〕这种真理性光芒源于时代又超越时代,究其根本是马克思主义紧紧抓住了时代。可以说,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本质性的特征之一,问题意识是扎根时代土壤的充分彰显。何谓当代性?一个人生活在当下,被裹挟在时代潮流中未必就有当代性。作为一个当代人,必须理解置身其中的时代并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时代的氤氲中反思这个时代,才能深刻把握当代性。究其价值意味而言,当代性不是单纯的时间和历史的判断,当下之 “当前”不单是线性时间过去的延续和未来的开启的现在,而是有着从未来涌现着的时间的主动集聚 (如海德格尔的此在之此的 “向死而生”),也就是说,当代性之生成有着与时代精神的深刻关联。因而,当代性(contemporary)不仅指我们的知识范式和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痕迹,其思考无一不是对时代所提出的问题的回应,还意味着对当下时代的一种超越,甚至有一种指向未来的价值意味。正是在意识中与当下的时代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得以洞悉现在、前瞻未来,才能在意识中深刻把握当代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永葆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能够时时彰显当代性,唯其倾听了时代的声音,故而能紧紧抓住时代。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通过洞悉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现实,批判了资本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敌视及其对人性的扭曲,全面探讨了人的本质生成与文艺的内在关联,包括审美自由、美的规律、意识形态、审美形式、艺术生产等诸多问题,在全面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深入文艺的肌理,把对文艺的深刻理解置于政治经济学框架中,阐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时代主题,由此成就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经典性。马克思主义文论生成伊始就处于文艺理论发展史的高格,成为不断启迪后人和理论创新源头的经典,不外乎有三:一是经典理论的生成与时代语境紧密结合,倾听并发出了时代的声音;二是经典理论所蕴含的普遍性追求与作家作品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理论阐发不落入空谈,在作品分析阐释的 “及物”中与作家对话,是一种扎根文学肌理的批评;三是基于哲学形而上思考的文艺理论创新驱动,契合了理论逻辑的升华,是一种理论思考的创造性结果。这种感性表达的理性品格始终蕴蓄于马克思主义文论实践,任何有创造性的理论生成都秉承了这种气质。后来列宁关于文艺的论述、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伯明翰学派、毛泽东文艺思想等无不是扎根时代历史语境,以理论创造性彰显当代性。同样,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是理论的空转和简单的诠释解读,而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谭好哲指出,“认真思考和分析当代文艺所处的具体历史语境及其时代特征,由现实的历史语境和独特的时代特征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论问题,并借此对当代文艺实践做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和评判,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应该承担、无所逃避的一项时代任务”〔2〕。段吉方也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探究,必须首先回到它的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单纯从艺术性和审美视角的把握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深刻的” 〔3〕。只有强化问题意识,在理论创造中接续这种直扑真理、直面现实的艺术之思的能力,才能焕发马克思主义文论饱满的生命力,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占据名副其实的指导地位。
追问理论研究的当代性必须站在历史高度,以一种大历史观来把握当代性,才能明白它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由此在理论研究者面前敞开一道新的历史视阈。历史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造。所谓 “当代性”就是在理论创造、理论阐释中深刻把握了时代,这在今天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权力结构体的变化与国际文化秩序的重构,以及对既有世界文明的超越和人类文明的跃升,由此指向一种新的世界史观,一种有别于欧美的线性历史观,一种世界历史复线结构或者复数现代性的 “中国时刻”的开启。这是一种历史观的理论自觉,它奠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中的使命担当与文化自省意识,马克思主义文论扎根于这种历史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为人类文明做更多贡献,因而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不是回归历史的 “辉煌”,也不是复制欧美国家的现代性,而是在文明互鉴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实现创造创新发展,其意义不惟当下的,也是未来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境遇的当代视野,是在世界情怀中关注当下、关注中国文艺现实,以问题意识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性,就时代价值指向而言,文明型崛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诉求,它需要中国文论担当使命,需要中国文论立足文艺实践与 “中国经验”的理论阐释,需要在中外文论互为主体的平等对话中,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4〕。这一要求是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南。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要把握好 “变”与 “不变”和 “转变”之间的关系。所谓 “变”是指要俯身倾听变动不居的时代之声,以问题导向敏感于时代语境的变化和国家崛起的现实需要;“不变”是指坚守艺术的本体和文学性,守护艺术的核心价值与人文情怀,以艺术的卓越性追求提升文化产品质量;“转变”是指理论建构的视角、路径和研究范式不能僵化,要在契合时代特征中回应现实挑战,重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在洞察时代文艺问题的基础上,文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旨在形成一种文明型崛起下的大文化视野和融通性思维,既要走出文艺发展的自足性小圈子,增强使命担当意识;又要在大文化视野中坚守艺术的本体论价值,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艺术的灵魂和审美品位。
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崛起和民族复兴是新时代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问题。文艺发展和文艺理论建设要担负时代的使命,使时代的气象和特色不断彰显,因此,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回应时代之问中使理论接地气、顺民意,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遵循的原则。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同样,一代也有一代之文艺理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一定要抓住时代,这是一个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一个文化自信不断彰显的时代,一个需要文艺助力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一个时代的重大问题必然要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来思考。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理论转场”的切入点。张政文指出:“理论转场是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合理性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生命力和思想引领力就是源自马克思主义合理性的理论转场。” 〔5〕作为对时代重大问题的回应,马克思主义文论需要 “理论转场”。只有成功转场马克思主义文论,才能在对问题肌理的深入中思考,把人民的需求以艺术及其批评的方式反映出来,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讴歌真正的时代英雄,在神州大地上和火热的人民生活中书写时代的辉煌。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成功转场的保障。如精准扶贫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是新时代重大问题之一。文艺不能做旁观者,必须积极回应时代之问,如马平的 《高腔》、章泥的 《迎风山上的告别》等,都是深情书写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激情唱响乡村振兴时代新声的优秀作品。对此,马克思主义文论不能失声,要在历史大势、时代之问和艺术精品的卓越性追求中做出价值引领和倡导,要在倾听时代声音中提出精准扶贫文艺何为的问题,激励艺术家在直面人民史诗般的实践中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使艺术的想象力和审美追求积淀为新时代的精神动力。
追求美好生活是时代主题,更是人民的心声。文艺如何倾听这种心声,是艺术把握和理论思考的问题意识。近年来,基于市场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青春畅销书写作、文学IP的影视改编以及网络游戏 (如 “王者荣耀”)、火爆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 “吸粉”等当代文艺发展方式,已成为当代文化积累、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的现代手段,对健全当代文艺生态产生实质性影响,也深刻影响了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推动了批评范式的转换;此外,反腐题材的文艺创作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问题,都对当下的 “文艺批评何为”提出挑战,如何以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人民的文艺批评发挥文艺社会功能?必须以时代精神引导当代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建构。只有把文艺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内化为文艺理论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文论积极回应现实关切,才能成功实现 “理论转场”。以问题导向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势必对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范畴、时代命题、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理念、话语表达等提出要求,进而在知识更新和理论创造中使马克思主义文论闪现真理性力量。
抓住时代是指文艺能够直面时代重大问题,在回应问题中彰显出强大生命力。所谓问题意识,其实是社会现实及其主要矛盾的理论反映,理论创新其实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6〕文艺理论研究必须直面时代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文艺理论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中,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 “剧中人”。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是文艺的对象,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论 “人民性”彰显的逻辑起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创新要立足于此,弘扬马克思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追求,充分肯定作为理想形态的 “完整的人”是比感性的现实的人更高、更真实的存在这一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积极祈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境界。新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使人性的丰富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求相契合,经由信息文明对劳动结构的改善和成果的分配机制以扬弃奴役人的异化状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从而有可能探索出一种使人实现完整存在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 〔7〕在本质规定上,社会性使人成为人,人是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但人也是总体,即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新时代文艺书写美好生活要从具体的人出发,在共情共鸣中激发出人对境界价值的祈向,从而在改造社会结构中改善人的精神性状。文艺作为人的精神性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艺创造和欣赏使之展现和外化出来,作为一种前倾的力量引导现实中的人不断向着 “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理想境地迈进。说到底,美好的生活是在诉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展开的,是在解放人的潜能中实现自主表达的生活。它需要在批判社会阴暗面和不公中激发美好、追求光明,却不同于席勒把自由的实现寄望于审美游戏,而是实现于马克思所属望的社会实践,即不仅致力于科学地 “解释世界”,还致力于积极地 “改变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论特别关心决定美好生活的政治条件,把审美渗透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在自由联合中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是人的一种理想存在 〔9〕,是现实中的人的价值祈向目标,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经由对异化状态的克服向人的本质回归,在人的感觉的解放中使感觉成为 “人的感觉”,即 “眼睛成为人的眼睛”“耳朵成为人的耳朵” 〔10〕。在对人的动物性本能的扬弃中,以审美重塑人的感觉,使审美有了社会性力量支撑,在以美育人中彰显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和人类能力的发展最终是同义的,它能够促进人性的丰富、劳动结构的变化、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断健全人的本质,使人的感觉和精神全面占有自己,“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11〕。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2〕。因而,新时代艺术和审美的价值引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是一种正向促进关系,它显现于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时代的艺术和审美不再是一种否定性力量,更不是逃避现实生活,而是更多地内在于社会生活本身的一种价值引导,契合了原本在技艺、劳动内涵中本有的形而上的审美价值指向。这种属人的感性的丰富是对人的片面发展和感官非人化的扬弃,它指向的是人生审美化的实践,是恩格斯所说的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13〕的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14〕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如马克思所说,“那由于劳动而变得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的精神之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15〕。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在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中得以彰显,在新时代网络原住民的数字化生存中格外凸显,在有效回应现实中得到发展。新时代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展开,社会发展呈现审美实践化和实践审美化的倾向,并日益统一于大众的现实生活,经由审美向人的本质力量生成。对马克思来说,人类丰富性的展开切近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最高目的是 “个体最丰富的发展”。这是何谓“美好生活”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实践品格的理论依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时代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有效阐释,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彰显当代性的一个维度。
二、以理论自觉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理论自觉是其基本品格。鲜明的理论自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推动自身的丰富。相应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论同样是在回应时代挑战中发展进步,可以说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彰显当代性的一个维度。洞察理论发展史,每一时期的理论都带有时代特点和印痕,而且会形成有时代精神的理论话语体系和标识性概念与关键词,这是理论成熟的时代表征。魏晋时期 “人的自觉”带来 “文的自觉”,形成了此后不同历史时期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话语蕴藉的美学术语与文论核心词,流派纷呈的文艺理论相互辉映,推动了中国文艺的繁荣。从国际经验上看,理论创新和创造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表征,其依托的恰是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艺繁荣,由此增强了意识形态自信。文化自信是话语生产和话语创造的源泉,它使创造主体活力迸发,是理论话语体系和学术研究体系建构的基础。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价值观自信的根基恰是理论创造的活力和能力。“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裁剪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16〕中国的理论一定要立足中国经验扎根中国实践,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才能建构有中国特色与稳定根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 〔17〕如果没有理论自觉,学术研究的话语权就会轮空。经验表明,话语权安全不是源自话语本身,而是取决于思想包容度、价值普适性、理论创造性、学术原创力。倡导理论担当,提升文艺理论话语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既要立足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更要立足于文明互鉴中的当代文化创造,特别是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形成有效应对和阐释中国问题、中国现象、中国经验的理论自信。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需要强化理论自觉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18〕中共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必然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话语体系建构提出新要求。事实上,对中国问题与中国经验的有效解释,可能是当代中国学人对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只有真正明白了中国,才能有效解释世界。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学派”不是基于本土资源的文化部落主义式的自我指称,而是立足人民首创精神、有效阐释人民创造性的伟大实践,在不断开放的国际学术交流话语场中张扬 “中国性”,弘扬 “世界的”也是 “中国的”意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为 “中国学派”铸魂,以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助力中国的文明型崛起。经由理论原创使世界知道 “学术中的中国”,在建构有高辨识性、核心标识能够为世界普遍理解和认同的学术概念与话语体系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要有当仁不让的理论自觉。我们主张以理论自觉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论要在有效阐释 “中国问题”和“中国审美经验”中增强文化主体性,契合新时代中华民族 “强起来”的精神追求。“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19〕对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就是要以理论自觉彰显当代性的维度。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新时代的文艺要为世界贡献 “特殊的声响和色彩”,文艺理论同样要贡献创造性话语。“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 〔20〕强调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就是在文论话语关键词的提炼和标识性符号的建构中,既要看到中国文化、文艺和审美经验的独特性,又要关注其与西方文化 (文艺和审美)的可通约性,这是理论自觉的逻辑起点,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世界情怀的彰显。
近年来,在文艺理论反思中 “强制阐释论”和 “公共阐释论”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伴随攀登艺术高峰的创作自觉,文艺理论研究凸显原创性思想的自觉意识和自强意识日益增强,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建构成为学界努力的目标。在文艺思潮相互激荡的改革开放40多年里,中国文艺理论取得很大成绩,增强了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发展的韧性,但在体系性建设上仍有提升空间,理论原创性缺失的顽疾依然没有去除。王元骧先生认为,我国文艺理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眼界大开,但成绩有限,原因是观念和方法上存在瓶颈。[1]参见山东大学文学院网站“文院新闻·学术”2018年6月5日报道《王元骧、杜书瀛漫议“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文学”》。高建平认为,我们今天的理论仍然存在许多缺点,在理论的系统性上不够,有一些新的观点,但还不成体系。〔21〕理论发展史表明,理论一旦脱离现实,就会陷入 “不及物”的主观臆想的无边泥淖中。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有的实践品格,使其扎根现实,敏感于文艺话语及其批评中新质的生成,在思维的开放中紧紧抓住时代,以中国理论有效阐释文艺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彰显当代性的维度之一。
理论自觉要在坚守本位中找准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新时代的理论自觉要传承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质属性——人民性,高扬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命意,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实践和文艺评判的价值主体。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 ‘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 ‘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22〕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始终坚持人民性立场,不仅通过 “身入”“情入”注重文艺大众化,还通过文化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的文艺素养,提高“大众文艺”的审美品位。伴随新时代人民成为文艺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文艺享受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要始终坚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23〕。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深化,更要把根扎在“中国问题”意识、中国审美经验、中国理论创新的国家需求中,才能发展出有引领性和指导地位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论形态,为中华民族在精神上 “强起来”做贡献。
理论自觉还需明确身份意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身份建构要以世界眼光充分理解和阐释何谓 “中国的”,立足文化主体性增强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紧迫性和战略性。身份自觉是理论自觉的表征,所谓 “中国的”是对文艺或审美经验的 “中国性”界定,是对基于中国立场的普遍性的一种特指。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功探索了一条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文艺与文论建构也必然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表达和普遍性价值诉求。“中国性”不是作为 “他者”存在,不是对西方强势学术话语的补充,而是居于之间的世界中的共在,是互为主体中的一元,这是理论自觉的前提。在互为主体的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中国文艺学要努力提出为学界共同认可和普遍接受的标识性概念和符号,以理论创造赢得学术尊严,把身份自觉落实到理论创造上。在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上,理论追求本身就蕴含了一种身份意识及其文化认同,是 “学术中国”的自信表征。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自觉,要在立足对中国审美经验的有效阐释中形成理论与文艺现实的良性互动。当下,阐释世界舞台中的中国审美经验不能是 “井底之蛙”的自说自话,而是文明互鉴中的价值共享。“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24〕对于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要到哪里去,“我们要主动发声,让人家了解我们希望人家了解的东西,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 〔25〕。既要讲清楚中国的历史和现在,更要明明白白地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介绍中国,既要介绍特色的中国,也要介绍全面的中国;既要介绍古老的中国,也要介绍当代的中国;既要介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要介绍中国的人和文化。” 〔26〕文化交流史表明,文艺是最好的沟通桥梁,通过一系列有时代价值的文艺精品、经典作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建构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
以理论自觉增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品格,既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形态做历史纵深的思想考古,为理论升华提供充实的思想资料;也要扎根现实语境与时代主潮倾听时代的声音,做出理论的思考与价值判断,从而使自身在文论研究中成为话语主导者。马克思主义文论要在当代文论思想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不能做游离于当代文论主流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压迫性力量。本文主张以理论自觉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倡导理论担当的话语体系建构,旨在通过对文艺作品及其现实审美关系的观照,使文艺发展与理论批评相互切近,在全面提升中国理论原创能力上不辱使命。
三、以国家需求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27〕。历史地看,理论创新从来不是书斋里单纯的逻辑推演,它往往着眼于现实民生,尤其是国家需求和民族追求。人文社会科学固然有研究对象和领域的特殊性,但国家需求是一种普遍性追求,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不惟着眼于学术研究和艺术繁荣发展,更有着引导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服务于国家崛起的目的。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撑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国家需求的动力机制。时代重大之问通常和国家需求相互交织,国家需求包括政府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奖励和评价,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学术支持,不仅是回应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服务于中国文明型崛起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反观中国当代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纯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改造运动,其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 “美学大讨论”。当然,“美学大讨论”既有内部的学术自身的逻辑,又有着外部的国家政治所需,对其评价必须超越单纯的学术之争,置于党和国家需求高度,正是通过学术大讨论,在美学研究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指导地位。抗战期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晰了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团结了最广泛的人民大众,为着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动员最广泛的抗日力量,进而掌握了中国文化领导权。无论是毛泽东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 “美学大讨论”,都以国家和政党的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彰显时代性,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和理论创新,有着特别的启示意义。再有 “艺术学”2011年升级为一个学科门类,从原来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不仅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使然,更是有着国家需求特别是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战略思考,有着文艺繁荣与民族复兴之关联的现实考量。今天 “一带一路”倡议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论作出理论阐释。这表明很多理论创新都有着现实关怀,都有着文化政治维度,无不与国家利益和政党需求相关联,这样的理论创造不仅有效解释了时代,回应了时代之问,还丰富了中国现代性构架和意义内涵,彰显了理论的生成性和过程性,通过扎根中国大地影响了历史大势。把国家需求与理论创造彰显当代性关联起来,不是弱化理论研究的学理性、研究者的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相反,因为把理论的现实关怀与历史置于同一个场域中而必须有超越性的思维能力,这对理论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如何深刻把握时代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国际经验来看,虽然各个国家的学术管理体制不同,但都普遍重视以适合本国的方式把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到为国家利益和国家需求服务的轨道中,即便如美国打着 “学术自由”的旗帜,其实也是在悄无声息中把国家需求做得最为隐蔽和彻底。美国学者雷迅马在 《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中,为我们展现了美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 “冷战”期间如何服务于美国政府的国家战略,以及美国政府为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如何有效借助国家管理职能来影响和调控社会科学研究方向,为这一战略意图服务的历史场景。作者在该书中揭示:美国社会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起来的现代化理论,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服务于美国 “冷战”时期的国家战略需要,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参与美国对外政策制定,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提供完整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模型。〔28〕在他看来,现代化理论是美国国家战略需求的产物,它需要策划。因自觉服务于国家需求,使得美国社会科学家 “得到其学术专长的空间”。“冷战”伊始美国驻苏大使级代办乔治·凯南提出的 “遏制理论”,同样有着自觉的国家需求目的,并深刻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美国长达40多年的 “冷战”提供了理论基础。很多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都有着国家需求的推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为了夺得“世界文化领导权”,在国内和对欧洲知识分子发动的文化战中,提出 “反对阐释”等系列文化策略,就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20世纪末期,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 “文明冲突论”、约瑟夫·奈提出的 “软实力”理论,都有着国家需求的 “文化领导权”旁落的担忧,是面向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重组的战略设计,是出于国家需求的一种理论创造,旨在维护美国的国际霸权,提醒美国政府做好战略应对。从20多年的国际局势博弈来看,美国的战略布局显然受其理论影响。正是基于深层次的内在关联和良性互动,使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能够披着理论普遍性的外衣,在许多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推出新理论,以其前沿性原创成果给予世界发展以深刻影响。可见,国家需求是理论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并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助力国家 “软实力”的提高。这些理论创造的案例表明,在美国的政策制定中,社会科学家基于国家需求进行研究,以此使理论研究的当代性得以彰显,学术研究在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发挥了政府思想库作用,也避免了拍脑袋自作主张。以国家需求为驱动力充分调动社会科学家的创造力,既为政府解决政策制定所需的一般性理论支持与特殊性的合法性依据,同时又激励了社会科学家理论创造的自觉。这种深层次的政策制定与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彰显了社会科学的社会性本质与国家需求的动力性特征,进而表明社会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可见,在关乎国家战略的政策制定中,社会科学不能缺位,其研究要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多样化、系统化的完整的理论支持,但不是由政府去制造理论和概念,政府的作用在于政策引导和保障理论创造与艺术想象空间,充分尊重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随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全球凸显,提升国家文化 “软实力”,讲好中国学术故事,愈要着力提升服务国家需求的自觉性。无论是美国以 “现代化理论”掌握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的话语权,以 “遏制理论”主导美苏 “冷战”格局进而拖垮苏联;还是毛泽东同志发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掌握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领导权,以及通过 “美学大讨论”确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指导地位,其理论制高点的确立,无不与国家 (包括政党)需求紧密关联,从而使理论能够有效地阐释时代、引领时代。基于此,本文提出以国家需求视角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立足新时代中华民族处于伟大复兴的拐点时刻,愈加需要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在文明互鉴中使理论创造、创新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相联,这既接续了中国知识分子本有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统思想,又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的理论追求。把理论创新和国家需求相结合,有利于破解 “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29〕的难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术研究都要以现实性的国家需求为鹄的,这里自然有轻重缓急和门类之别。我们在此强调的是学术经世致用的一面,尤其是与执政党思想有着紧密关联的学科与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论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的文明型崛起,观念性的国家利益愈加凸显,如何从世界文明领导权的竞争迈向文明共治,使得以国家需求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研究更为迫切。
四、在一种深刻性上实现三个维度的统一
当前,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风起云涌,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了变数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全球治理的复杂境遇中亟需文化价值的引导,需要中国智慧和理论创造,需要中国文艺和文论发出清晰的声音。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吁求也亟需中国精神的独立与理论自强,亟需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上真正发挥引领作用,这使得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研究愈加迫切。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研究,本文尝试从问题意识、理论自觉和国家需求三个维度来思考,强调既要基于 “中国问题”、中国审美经验形成有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更要有文明互鉴中从理论研究的特殊形态走向世界一般形态的气魄,在彰显理论自觉和理论创造中以新时代 “强起来”的国家需求契合中国文明型崛起。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特别是当代性的彰显,既要“究理”——坚持理论品格的普遍性诉求,更要“管用”——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特殊性效用。作为形而上理论追求与形而下效用的统一,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要破除通常文论研究中存在的孤立化弊端,着重打通国家话语 (政策话语)、市场话语 (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 (学者话语)之间的藩篱,在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性的价值视域中,以回归艺术本体、生活现实、中国文化立场为指向,以理论创新回应时代问题、增强理论自觉、凸显国家需求,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有效性是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生成的,是基于本土立场和本土意识的一种有效言说。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论首先是历史形态的,是在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阐释中提炼的,有着鲜明的本土现实的 “中国问题”意识。问题的现实能指的具体性,成就了理论所指的普遍性,这一特性决定马克思主义文论能够特别理解现实、理解 “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问题”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还存在于理论家的思考和话语建构中。文学理论的 “中国问题”不单纯指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化,也不专指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现实的问题研究,而是着重强调一种问题意识,即基于中国独特的本土文化传统和中国文学现实发展所生成的文学理论问题,它紧紧抓住时代中有着某种内在价值的指向。文学理论的 “中国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中是一种杂糅存在,它生成于多重境遇与跨学科视野,对它的深刻认知需要摆脱固化的传统/现代、东方/西方等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中明白自己的过去、明晰自己的未来,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构建中国文学理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其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全球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和文化竞争中提升话语权。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中华文化迈向全球高势能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学理论立足本土现实回应时代之问、以理论自觉获得生长空间与建构理论体系、以国家需求应对外部挑战坚定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的能力提升过程。随着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文学理论的问题思考与解决同样是世界性的,中国文学理论不仅要在与国际学界对话中提升话语权 (如张江与哈贝马斯、本尼特、罗伊尔、莫德、博斯托克、希利斯·米勒的对话等),还要成为世界的主流文艺理论形态之一。
以问题意识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的维度,就要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问题性,即思考现实的丰富性与理论原创性不足的问题,理论发展呈现的杂糅性与理论系统性缺失的问题,文论主体的建构问题——问题导向不明与能力缺失的问题,以及如何在直面中国文艺现实、中国审美经验中实现 “理论转场”的问题。多重视域下,文艺与政治、审美与批判、意识形态阐释等,都是马克思主义文论问题性的呈现,正如对现象学运动 “回到事实本身”的理解一样,它既是现象学运动的口号,也是现象学的精神,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目光要始终朝向现实、朝向人民。马克思主义文论始终是现实的、直面时代问题的;它同时又是理论的,是在理论创造中回到当下、回归人的感性生活。正如人类思想史上那些伟大思想家一样,马克思的理论生成伊始就处于人类思想史的 “高格”。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如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理论史上同样是经典性著作。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是对时代之问的回应,更是对文艺使命担当的未来前瞻及国家需求的战略思考。今天,从学术、学理上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同样不能是 “本本主义”式解读,而是在扎根时代之问中对文艺发展肌理做历史的、美学的运思,需要直扑真理。理论自觉就有着学术体系建构的内在冲动,尊重学术规律、遵循学术逻辑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阐释就是一种创造,它是一种理论生成的当代形态,也是一种理论的历史性生成。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应该是一部文论经典的历史传承史,是一种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文艺思想的对话交流史。能够成为文论史上的经典,必然是中国化的即 “特色”的彰显,同时也是世界化的即理论的普遍性诉求。所谓 “特色”是以特殊形式对普遍性价值的一种表达,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只能是向隅而泣。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 “高格”,才使其能上承文艺政策,下启文艺批评实践,而获得普遍性认同。因此,追求理论创造的经典化,应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主导方向之一。理论的成熟形态,一定是以经典化的成果形式显现,途中的风景都是为理论的经典化做着准备,是问题深化与理论创造的基础。
当下,伴随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的变化,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创新的紧迫性愈加凸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日益迫切,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加强。事实上,理论研究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使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受到某种威胁,在西方社会思潮冲击和挑战中应对乏力,甚至底气和信心不足,亟需以问题导向、理论自觉和国家需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话语体系创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研究可以发挥理论支撑作用,通过理论原创获得不竭的国家战略动力。在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中,消解国家意识形态工作创新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非对称性矛盾,从国家需求的大格局中为理论创新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创新的有效互动提供合法性,进而为马克思主义文论自身的话语权提升赢得重要机遇和理论创造空间。如在当前学科体系调整、新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中,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问题导向,增强理论自觉意识,更要契合国家需求,由此才能在国家发展中带动学科发展,在尊重学术规律、遵循学术逻辑、满足国家需求中带动理论话语体系创新。理论话语体系创新能力,显现为在国际上对自身发展成就作出有信服力的阐释,关乎在国际文化秩序和竞争中的话语权,以及如何形成文化研究的 “中国学派”。创造有阐释能力的中国理论,是在坚持精神独立和理论自觉上契合经济文化创新及其战略布局,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以胸怀世界的文明互鉴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30〕。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维度,旨在把研究重心落在文艺发展如何助力人民的现实民生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从文论视角展示一个世界舞台上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发展的未来指向。这个问题的清晰化和明确化将对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产生深刻影响,为学科建设如何面向中国经验、中国问题以及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成熟的文论研究的“中国学派”夯实基础。这是学术上的国家需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深化的方向,唯此才有可能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迈入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