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和平发展内涵

2020-02-22章捷莹潜旭明

社科纵横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和平

章捷莹潜旭明

(1.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上海201620)

引言

当今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性问题愈发严重,在此背景下,国际合作逐渐走进世界政治的舞台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面对当前国际环境,进行了新的探索。2014年底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需要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1],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领导集体在继承原有思想的基础上创新了中国的外交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体系。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外交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先后形成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外交思想和“和平、合作、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致力于进行南南对话,开展南南合作,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中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和平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融入国际社会[2]。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继承、发展了和平发展思想,在理论自信的基础上于国际互动中系统提出中国方案加以实践,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和平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超越了传统的外交思想,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国外交是大国和外交的组合,大国的判定依靠实力,外交即主权国家处理国家间关系。传统的大国外交致力于维护自身的“全球利益”,采取结盟战略,通过谈判协商等多边外交方式解决争端与分歧[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蕴含和平发展的外交思想:一方面,体现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发展出新型责任观、新型交往观、新型文明观、新型义利观等外交原则,与此同时也体现在“亚洲新安全观”的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和平发展思想体现在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亲、诚、惠、容”的方针中。

(一)新型国际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思想。和平发展道路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与此同时,新型国际关系也展现了和平发展的思想。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共赢是目标,合作是途径。这是一种摒弃零和对抗思维的战略选择,也是区别于西方二元对立思想,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新型国际关系提倡共赢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共”,共赢中的“共”具体展示的是一种合作实践,合作是和平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为“赢”,共赢中的“赢”展示的是在“共”即和平合作基础上实现的发展,因此,共赢的目标蕴含和平发展的思想内涵。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合作共赢但并不放弃维护本国的主权利益及其它合法权益,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处理国际关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他国的合理关切,促进共同发展[4]。

新型国际关系蕴含新型责任观、新型交往观、新型文明观和新型义利观。新型责任观强调中国的新型责任观以公平、平等、正义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关切发展中国家利益为重点,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坚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交往观改变原有传统冲突对抗结盟的交往模式,倡导构建结伴而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新型文明观提倡相互交流、包容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新型义利观提倡义利相兼、义重于利的交往原则[5]。上述外交原则均展示了和平发展的思想内涵。“和平”体现为公平、平等、正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伙伴关系等思想内容,“发展”体现为共同发展、共赢等目标。

(二)新安全观

2014年召开的亚信峰会上,习近平将“亚洲安全观”的特点明确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6]。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安全观”写入其中。当前面对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可以置身事外,每个国家在享有利益的同时,有维护共同利益的义务,既是利益共享共同体也是风险同担共同体。“新安全观”提倡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共同应对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提倡构建命运共同体,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新路,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7]。“新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交往过程中积极倡导的安全理念。2015年中国发布《中国国防白皮书》,将新安全观写入文本,提出中国军队坚持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安全观,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关系,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积极拓展军事安全合作空间,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8]。这既是中国对“新安全观”的践行,也是对和平发展思想的贯彻落实。“新安全观”与“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思想异曲同工,均是中国作为世界负责任大国对和平与发展的理论探索。

(三)周边外交的战略思想

中国强调拓展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周边环境稳定的必要性[3]。习近平指出,中国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思想。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真诚渴望和平发展与合作发展的精神诉求,体现出中国主动与周边国家分享发展机遇的大国风范[9]。“亲”即睦邻友好,平等互助;“诚”即坦诚相待,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惠”即互惠互利,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让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快速发展的便车,让中国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容”即兼容并蓄,在处理地区关系和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坚持以开放的胸襟和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和平发展思想。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维持周边稳定;另一方面,促进周边各国与中国共同繁荣。稳定即和平问题,共同繁荣即发展问题。周边是中国国内快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发挥国际作用的依托,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屏障。没有一个稳定的周边,中国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包容力、文化辐射力就没有办法向全世界扩散[9]。因此,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和平发展内涵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中国自身和平发展需要稳定发展的周边环境;二是中国的周边外交思想致力于实现周边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构建良好的地区秩序。

二、“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观、大局观与角色观

和平发展贯穿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始终,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方针,都对和平发展思想进行了阐释,丰富了原有和平发展思想的内涵。关于和平发展思想的分析汗牛充栋,有学者分析了和平发展思想的思想渊源[10];有学者则从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角度加以阐释[11];还有学者主要分析如何落实和平发展思想、走和平发展道路[12]。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13]。因此,笔者试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的角度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和平发展思想进行分析。

(一)历史观

习近平指出,“历史观即不仅要看现在国际形势什么样,而且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13]。从历史观的角度分析和平发展思想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即中国共产党和平发展思想的演进。

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渊源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来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首先,中国古代有对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美好追求。儒家经典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其次,中国古代人民追求的是和合、和气、和平、和谐、和睦[10]。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及“和为贵”等思想都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再次,中国有和平发展的民族基因。习近平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14](P36)“在中国人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15]最后,提倡中庸反对极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庸即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既加强与他国的交流与合作,又要保持本国的独立性;既不采用暴力把自身、本国的意志强加于他国,也不一味去迎合他国,而是在保持自身或本民族个性与特征的基础上,与他国谋求一种内在的平衡,以达到和平共处、和谐发展[16]。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和平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世界和平的价值取向,把道德、正义和平等看作处理民族关系至高无上的准则。列宁则关注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维持“一球两制”的和平发展局面[10]。第三,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平发展思想。面对当前世界全球性问题突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以及中国近代饱受侵略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思想,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需要在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思想的演进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毛泽东也曾指出:“我们需要数十年的和平来发展国内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7]第二,改革开放后,基于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中国彻底改变了之前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独立自主和平思想。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化,“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主流,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第四,新时代中国根据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思想[2]。

(二)大局观

以大局观审视国际局势,“就是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总总、纷纭多变的国际乱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13]。以大局观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平发展思想需要立足现实、放眼世界,把握和平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

现今世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21世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行为体及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其他非政府间组织广泛参与全球治理,虽然世界局势存在竞争甚至热点地区小规模冲突,但是总体上以合作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早已确立。另一方面,世界处于权力转移的背景下。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中美难以逃脱“修昔底德陷阱”等言论。从大局观出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体系,深化了和平发展的内涵,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新兴大国关系、提倡“新安全观”,强调命运共同体思想等。这些思想内容均是中国在大局观视野下对和平发展思想的创新。面对当前世界合作的主要趋势,中国提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芳满园。”[18]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类文明共在、共生的卓越认识。面对当前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的不利言论,中国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领导人通过不断发出和平的国际声音,落实和平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决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先后共18次强调“和平”这个概念;在2014年出访欧洲时他也表示,中国对外宣称和平发展不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也不是朝令夕改的权宜之计,“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19]。中国从以上两个方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把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为中国及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三)角色观

角色观即准确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习近平指出:“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13]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要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20]。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就是坚持把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21]。坚定做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即中国政府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着力以自身的对外理念、行动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20]。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和新兴大国关系,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做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做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即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入引导多边外交进程。中国的角色定位源自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思考,也深受中国长久以来和平发展思想的影响。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和平发展思想也为中国准确定位,指导中国更积极有为、合理有序参与国际互动提供思想支撑,为中国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保障。

三、“和平发展思想”的现实实践

中国致力于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平发展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一带一路”倡议及着力构筑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2]。2013年3月,习近平在俄罗斯演讲时表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3]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与实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平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等原则之中。从命运共同体,到地区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从时代潮流的大视野审视中国、亚洲和世界,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2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构建地区命运共同体,如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也提出“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构建覆盖政治、经济、文明、安全、发展等多领域的命运共同体,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三,根据不同阶段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25]。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践行和平发展思想,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肩负国富民强的“中国梦”和和平发展的“世界梦”[26]。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平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2015年3月27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愿景与行动》指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27]。“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全球化逻辑,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互联互通目标[28](P13-18)。通过六大经济走廊,中国与沿线国家连接起来,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追求可分享、可持续、可内化的发展方式,致力于“授人以渔”,帮助沿线发展中国家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以及共同复兴[28](P95-152)。

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加强了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合作。2015年,由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开始正式运行,“一带一路”在各方面各领域均取得长足进展。2017年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发表联合公报肯定了合作原则,并且还促成了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其中包括在论坛举办期间,中国与相关国家新签署了“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白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政府签署了“国际运输协定”等合作计划[3],以切实的行动贯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平发展思想,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构筑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平发展思想指引下,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影响下,中国致力于构建全方位伙伴关系,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构建伙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习近平在2014年11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的概念[29]。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始于1993年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将大国和周边国家作为伙伴关系外交的重点对象。截至2000年,中国先后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法国、美国、加拿大、东盟、欧盟、英国、日本和韩国12个国家或区域组织建立伙伴关系。截至2015年中国共与78个国家和5个地区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30]。

构筑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的实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十分重视同大国建设友好关系,分别同美国、俄罗斯、欧洲金砖国家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伙伴关系”以及“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3];另一方面,中国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中非关系、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升级,处理与非洲国家关系中坚持“真、实、亲、诚”的方针。习近平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概念和倡导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也致力于提升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自2015年起,中国与拉共体国家之间搭建的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中拉政党论坛会议、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多层次、宽领域的论坛进入实质运行阶段[31]。因此,中国通过与世界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构筑伙伴关系,结成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了和平发展思想。

结语

和平发展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对外战略指导原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时期赋予了和平发展思想新的内涵,以新型国际关系、新安全观和处理与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指导原则为最新成果丰富发展了和平发展思想。上述思想的发展使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有了明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示的和平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借鉴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成果。在和平发展战略指导下,中国立足现实、放眼世界,有助于中国明确所面对的以和平合作为潮流的世界发展趋势,认清权力转移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从而坚持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第二大经济体的角色定位,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平发展思想指导下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构筑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提升全球范围内的和平、发展、合作与共赢。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和平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