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2-22陈彦文叶勇峰王阿妮
陈彦文,叶勇峰,王阿妮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是指老年人用药后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超过预期临床获益和(或)有效性尚未确立而需避免用药。PIM 存在高危不良反应,会影响老年人的生命健康[1]。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减退,易患多种疾病[2],临床常需联合多种药物治疗,但极易发生PIM,产生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品不良事件。Beers标准(2012 版)是国际最广泛的评估老年患者PIM 的标准,广泛用于门诊、住院及养老院老年患者的用药风险评价[3]。本研究中以此作为评估标准,对我院老年门诊患者PIM 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门诊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医院门诊接诊的老年患者919 例,年龄均不小于60 岁且诊断明确;患者或其家属能清楚描述来院就诊前1 d内所服用全部药物;病历资料完整;均自愿参加本调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重症或终末期疾病患者及伴有严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调查者。
1.2 调查指标
查阅门诊处方系统,采用我院自制的“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相关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付费方式、文化程度、居住状况、罹患疾病数、联合用药数、疾病状态,所服用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疗程,以及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等。共发放调查问卷919 份,均当场回收,其中有效回收问卷912 份,有效回收率为99.24%。
1.3 PIM 判断标准
以Beers 标准(2012 版)[4]为依据,对老年门诊患者PIM 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行t 检验;PIM 与影响因素使用单因素及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评价。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有效问卷中,患者男389 例(42.65%),女523 例(57.35%);年龄60~88 岁,平均(69.52±8.13)岁;患病数1~6 种,平均(2.93±1.85)种;用药数1~15 种,平均(4.17±2.06)种。
2.2 PIM 发生情况
912 例患者中,发生PIM 186 例(20.39%),其中141 例 与 药 物 相 关(15.46% ),7 例 与 疾 病 状 态 相 关(0.77%),使用老年患者慎用药物引起的PIM 有38 例(4.17%);186 例PIM 患者中有177 例至少存在2 种PIM。详见表1。根据药学专业知识判断出Beers 标准未包括的PIM 有43 例(4.71%),详见表2。发生率排名前3 位的PIM 案例依次为>79 岁患者使用了老年患者应慎用的阿司匹林,使用氯硝西泮、艾司唑仑,使用甲氧氯普胺。
2.3 PIM 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以PIM 发生为因变量,以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数、用药数、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医师职称及付费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M 发生与年龄、患病数、用药数、医师职称及付费方式有关(P<0.05),与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状况无关(P>0.05)。详见表3。
2.4 PIM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IM 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以年龄、患病数、用药数、医师职称及付费方式为自变量,赋值情况—— 年龄:60~69 岁为1,>69~79 岁为2,>79 岁为3;患病数:1~2 种为1,3~4 种为2,≥5 种为3;用药数:1~4 种为1,5~8 种为2,9~15 种为3;医师职称:住院医师为1,主治医师为2,副主任医师为3,主任医师为4;付费方式:自费为1,公费为2,医保为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患病数、用药数、医师职称均与PIM 显著相关(OR >1,P<0.05),为危险因素;付费方式为保护因素,可预防PIM 发生(OR <1,P<0.05)。详见表4。
3 讨论
研究表明,老年人常多病共存,其中65 岁以上者人均患病4~5 种,因此临床常需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有些高达23 种[5]。但因老年人生理机能日渐衰弱及用药现状复杂,很可能产生PIM,增加药品不良反应[6-7]。造成PIM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治疗需控制,以减少PIM 发生。
本研究中,依据Beers 标准判断发生PIM 占总数的的20.39%,低于施念玮等[8]的研究结果。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身体状况、我院医师处方习惯不同等有关,而Beers 标准未包括的PIM 包括重复用药、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药物相互作用等,其发生可能与医师对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方面知识缺乏了解有关,还需加强医务人员对老年患者多重用药危害的认识,尽量减少在处方过程中产生的PIM;同时,药师在临床审方配药时需发挥药学价值,严格做好“四查十对”,对不合理处方行为要及时干预,保障用药安全,并应用“时辰药理学”指导患者用药,提高药物疗效[9]。排名前3 位的PIM 依次是>79 岁使用阿司匹林,使用氯硝西泮、艾司唑仑,以及使用甲氧氯普胺。这可能因部分医师缺乏药物专业知识或临床用药习惯,或与老年患者疾病类型、对药物敏感性等因素有关。阿司匹林为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用药,因此被广泛用于老年群体,但缺少证据证明其在80 岁以上老年人中使用的获益大于风险,且易导致出血风险,故医师开具处方时应结合相关指南共识[10],确需使用时需告知患者易产生出血,并做好用药教育工作。研究表明,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可达47.2%)[11],因此镇静催眠药使用较普遍,但老年人对艾司唑仑的敏感性较高,易导致跌倒、骨折和认知受损,故临床需减少使用,可选择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或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甲氧氯普胺为胃肠动力药和中枢性止吐药,老年患者胃肠功能较弱,多数人常有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呕吐等疾病,加之药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因此在老年患者中使用较多,但易致锥体外系反应,虚弱体质老年人更易发生风险[12],故需避免使用。
表1 门诊老年患者PIM 发生情况(n=186)
表2 根据Beers 标准未纳入的PIM 情况(n=43)
本研究结果显示,PIM 发生与年龄、患病数、用药数、医师职称及付费方式有关,与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状况无关,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患病数、用药数、医师职称均为影响PIM 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付费方式(医保)为影响PIM 发生的保护因素,这与陶娌娜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患者年龄越大,身体机能衰退更多,对药物吸收与代谢不同,越易导致PIM;而患病数增多会进一步增加用药数,多重用药导致药物间产生相互作用,增加PIM 风险,故临床医师需准确判断病情,合理选药[14]。患者就医一般选择高职称医师,但由于高职称医师每天坐诊时间有限,患者又较多,导致每位患者就诊时间相对缩短,难以全面判断病情,易造成重复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经验性用药等差错,分级诊疗政策可进一步缓解这一问题。付费方式(医保支付)可减少PIM 发生,这是因为医保支付可促进医师选择基本药物,并用最少的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的就诊负担,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表3 老年门诊患者PIM 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4 PIM 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我院老年门诊患者存在一定的PIM 情况,对于影响PIM 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患病数、用药数、医师职称需足够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