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局限

2020-02-21吴晓玲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闻业区块链应用

吴晓玲

摘 要 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以来就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其中包括新闻业。文章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打击虚假新闻、保护新闻版权、实现更优新闻传播内容方面的作用,并从成本高昂、隐私泄露、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发展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 区块链 新闻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2-0033-03

区块链是诞生于2010年的一门新技术,它涉及数学、互联网、密码学等多种学科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共享账本。区块链匿名性、去中心化、追根溯源的特点,可以有效地确保数据的独立储存和安全。与其他储存方式不同的是,在区块链上储存的数据并没有被集中存放在一个中心点上,而是以分布式的方式储存在全世界互联网中的每一个存储节点上,并通过发达的加密体系将这些数据相互连接在一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 ]。区块链最开始作为一种不受任何限制和去中心化的全球化加密货币应用于比特币中,而后比特币价格开始大幅度上升,越来越多的领域看到了这一技术的巨大潜力并进行应用,其中就包括新闻业。

新闻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近10年中,整个行业失去了几乎50%的从业者和资金收入。更为可怕的是,新闻业正在某些国家失去注意力和公信力。虚假新闻和劣质新闻的频繁出现不但会引发舆论,影响公众对事物的客观分析从而消耗公众对新闻业的信任度,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辨别出哪些是错误的信息来源已成为新闻编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国民对新闻业的平均信任度仅有42%。除了虚假新闻的出现,新闻版权屡屡被侵犯也是新闻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十分发达,也出现了许多网络媒体非法转载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的事件,使传统媒体遭受了许多损失。一方面影响了传统媒体的正常收入及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打击了传统新闻人的工作积极性。从新闻业发展的种种迹象得出,崩溃的新闻业急需一种新的模式和市场,而区块链技术的加入或许可以改善这些问题。自2017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开始被引入到新闻业中,一些与区块链相关的传媒网站、公众号发展起来,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上升[ 2 ]。

1 区块链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前景

1.1 打击假新闻,增强新闻真实性

一般来说,假新闻出现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媒体为了赚取流量故意编造假新闻;二是媒体为了争取时效性而在没有查证清楚的情况下发布新闻。比如2018年的十大假新闻之一——《的哥见义勇为,政府奖励“甘A88888”车牌》。新闻内容为兰州市政府奖励了一位见义勇为的兰州的哥“甘A88888”车牌,此后不断有官方媒体转发该新闻,包括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然而这条引发巨大讨论量的新闻最终却被证实为假新闻。“甘A88888”车牌并不是政府奖励,而是按照正常手续办理发放的。这条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就是撰写此条新闻的记者相信了网络上的传言并将百度认证作为依据,并没有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查证就把新闻发了出来。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情况则变得更为复杂,每个人都有了发布新闻的权力,虚假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

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追根溯源的特点可以有效打击假新闻。所谓的去中心化就是指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分散存储在许多不同的网络节点上的,它没有明确的中心节点,或者说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可以是中心节点。打个比方,一家人的收入支出原本都是由母亲记录在她的账本上,这样客观上讲母亲是可以在账本上造假的,为了公平起见,现在全家每个人都有一个账本,每当有新的收入或开支时就都在自己的账本上记录下来并且每一次都进行核对,这样就减少了造假的可能性。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得储存在区块链中的数据是很难被篡改的,如果要篡改其中一个区块,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在所有区块的51%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篡改,但这也需要庞大的计算量,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只要在区块链平台发布或篡改信息,就会被记录下身份信息,这样便可以实现对信息的追根溯源。

應用到新闻业中,区块链技术几乎会对新闻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层层筛查。当需要对一起特定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与该新闻相关的所有信息和材料都会被汇总“上链”。在新闻未被发布前,区块链中的每一个检验节点都会对即将发布的新闻进行审验和校对,只有当足够数量的节点觉得此条新闻符合新闻事实真相时,新闻才会被发布。并且对该新闻进行的每一步操作都会被记录下来并分享到所有节点上,因此无法进行篡改。最后,一旦发现有虚假新闻,便可以追根溯源,然后进行追责。这样的机制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也有效的打击了假新闻。

1.2 保护新闻版权,提高创作积极性

版权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新闻业内讨论的热门话题。虽然我国著作权管理机构依据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报道版权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新兴的技术型聚合平台仍能凭借技术优势,未经允许以各种形式把他人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自己平台的聚合内容发布。2015年,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今日头条未经许可非法转载《现代快报》记者的文章被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历时三年,法院最终判决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向《现代快报》赔偿10万元的经济损失。虽然最终成功维护了著作权,但这样的一场维权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谁都有这个能力去维权。长此以往,不仅会使这些侵权者愈发肆意地盗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更会打击原创新闻实时报道者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基于区块链的时间戳和哈希函数等技术可以有效保护新闻版权。区块头和记录部分组成了区块链中的区块,这些记录部分会被默克尔树整合起来,默克尔树根的哈希值会形成区块中所有内容的数字指纹,进入到区块头中。时间戳则使区块中记录部分的篡改变得十分困难,困难程度按时间的指数倍增加,储存时间越长的记录越难被更改[3]。

在版权保护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版权的注册、交易和维权。在注册方面,国内的一些平台,如亿书、纸贵等,都利用区块链技术为自己平台上的作品注册版权。区块链特有的链式存储结构和多方同时参与的机制使得区块链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完整保存着一条新闻报道从选题到制作再到发布的全过程,每一步都能够被追溯。交易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代币”的方式来支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在交易过程中会自动生成智能合约来保障版权收益。比如Civil平台推出的“新闻编辑室”功能,它鼓励用户对版权进行保护。谁能更多地发现剽窃、“洗稿”、虚假新闻,谁就可以获得代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用户的参与度,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最后是版权维护,内容生产者首先使用时间戳技术来记录版权,原创者在发布作品后,作品将同步进行区块链存证确权。区块链版权保护系统就会立即筛查相关的侵权行为,然后与链上的数据进行核对。如果核对后确认存在侵权行为,就会自动进入维权系统,与相关的权威机构取得联动,实现原创者快捷维权[4]。

1.3 实现更优传播内容,形成良性发展

新闻业的发展逐渐走向了内容生产,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传播类型和传播平台的增加也导致低劣新闻的增加。区块链作为未来互联网的底层架构,内容生产将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优质内容价值回归。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改变了超级内容分发平台的分发逻辑,用户权力提升,对内容生产有更多话语权,优质内容将获得较高估值。Synereo是由以色列的一家公司推出的依靠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社交平台。它是一个“建立在注意力经济体系之上,不依赖于第三方、对等的分布式社交网络”。首先它推出了一个叫做WildSpark的产品,实现了让内容生产者和推广者直接获益。然后推出其旗下的应用dAPP,通过去中心化网络实现对内容的控制权以达到将内容生成的价值重新返还给内容生产者的目标,Synereo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内容生产者可以更轻松地依靠自己的原创获利,而不是依靠广告,同时Synereo也会给追随者的言论以奖励。

区块链可以保证交易安全,即通过在加密算法基础之上的加密货币完成交易。区块链技术既通过“时间戳”的方式确定了新闻生产者对内容的所有权,又基于加密貨币让用户可以直接经济赞助感兴趣的内容话题和生产者,实现新闻众筹的普及化。内容生产中生产者、推广者、用户之间的关系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被重新诠释,用户的权利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创内容通过区块链技术被分发在平台上后,用户会对这些内容进行积极地评估,平台也会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内容进行数据溯源、确认和整合。区块链技术建构了一种新的数据存储账本,在这个新型账本中,用户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实际利益或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即通证),还可以实现自由管理权益[5]。通道或端口的问题不再会是内容生产者的困扰,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内容制作上,同时在发布、管理、创作等问题上也将更有自主权。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以不用继续局限在平台的个性化算法推荐中,而是实现自主选择观看和评价。比如Civil上的新闻编辑室,用户就可以通过代币来对原创内容进行赞助、投票、批评等操作,这种激励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新闻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生产出更优质的内容。从传播效果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极大降低数据成本的同时保障各方的个人信息,靠各自积累的信用来完成交易,使得人们在反馈中更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获得更高的信用,形成良性循环。

2 区块链在新闻业中的发展局限

区块链技术的注入改变了新闻业的传统商业模式,使新闻生产者不再受制于广告收入,形成了一套全新的价值实现方式,促使了一批新兴新闻平台的出现。但是,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许多方面都不够成熟,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这也是它为何仍没有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原因。自区块链脱离“比特币”单独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走向市场后,在起源的金融市场,第一波区块链热潮存在大量投机行为。并且,许多新闻业内人士并不完全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原理,相关应用研究也少之又少。因此,面对区块链,我们不该盲目地将它视为传媒行业的“救命良药”,而需理性看待。

首先,高昂的成本是区块链不能够大规模投放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区块链的运作原理是将每一次发生的交易都储存在各个节点上,然后再重新分析和整合,提交到主链中,这需要非常昂贵的成本。另外,区块链所需要的技术难度也非常高,这不仅需要高额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对不同学科技术的融会贯通。由于区块链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许多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再加之其运行规则又及其复杂,因此无法与新闻业达到完美契合。

其次,由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或许存在泄漏用户隐私的危机。区块链由不同的节点组成,每一个节点都有不同的哈希值,哈希值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并且如果想进行修改,需要极高的成本。因此一旦区块链中出现错误的信息,通常不会修改错误信息,而是会在错误信息之上添加对的信息。也就是说用户的个人信息一旦上传至链中,就无法进行更改和删除,但区块链又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一旦用户数据遭到泄漏,将无法挽回。

最后,相关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区块链+新闻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区块链+新闻业”想要真正大规模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就必须建立一套全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这就需要大量深刻了解传媒行业和区块链技术的人才。但现阶段大多数新闻从业者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和学习都还非常浅薄,国内现有的区块链媒体也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2018年区块链人才供需与发展报告》显示,国内真正掌握区块链核心技术的人才不到200人,能够同时兼顾传媒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屈指可数。人才的匮乏导致新闻行业短期内做不到技术原理与媒介知识的完美契合,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媒体”。

参考文献

[1]邓建国.新闻=真相·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业的未来[J].新闻记者,2018(5):83-90.

[2]林奇.区块链:时代发展新风向[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0):4-5.

[3]关于区块链,作为程序员的你,好歹应该知道三大技术要点吧![EB/OL].[2020-09-29].https://blog.csdn. net/Blockchain_lemon/article/details/79203064.

[4]黄龙.区块链数字版权保护:原理、机制与影响[J].出版广角,2018(23):41-43.

[5]高杰.颠覆式创新:“区块链+新闻”平台特点与发展瓶颈[J].中国报业,2020(5):22-25.

猜你喜欢

新闻业区块链应用
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从“莱维森调查”看英国协商民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