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呈现与传播

2020-02-21李国伟

新媒体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国伟

摘 要 影像是记录、保存、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智能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与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与传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尤其是年轻一代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并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文章分析影像化手段保护与传播非遗的必要性与优势,并提出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时代的新技术及其应用模式丰富影视创作,进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记录手段;短视频等新兴媒介业态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直播带货等电商模式也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尤其对于年轻消费群体认识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智能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2-0023-03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智能时代视听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9GB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主要由传统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艺术形式、传统医药等构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与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多年来,国家及各地相继确定了一大批非遺传承人,但整体上老龄化明显,而年轻人对非遗缺少兴趣、学习时间久、收入低等现实问题影响新传承人的培养,很多非遗项目已经后继无人,濒临失传。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播非遗,一直是严峻的现实问题。

1 非遗影像化保护与传播的必要性

采用影像化的采集、储存、传播等技术,使那些珍贵的手艺、艺术形式、传统习俗等系统记录与保存、传播,可以为当前的研究与宣传推广以及后人学习留下宝贵资料。同时,人类社会从读文时代,发展到读图时代,再到现在的(短)视频时代,人类的文化形态正越来越呈现出视听化的发展趋势,而视听化又反过来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像的直观性、逼真性、运动感、情境感,为记录探究与传播非遗,提供了文字与静态图片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提高了非遗的观赏性、趣味性,更加契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拉近了大众与非遗之间的距离,推动了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尤其近年来,一大批非遗题材或者含有非遗元素的视听作品问世,如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节目《百心百匠》《我们来了》,电视剧《芝麻胡同》《延禧攻略》,等等,在取得一定口碑与收视的同时,对非遗在普通民众之间的普及与传播发挥了积极与重要的作用。

对于非遗,要坚守更要推广。非遗的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影像是挽救性记录非遗最直接的媒介,是传承性保护非遗最有效的方法,是原生态呈现非遗最形象的措施,是生动化传播非遗最有效的工具。

2 智能时代非遗影像化保护与传播的新手段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为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加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跃升,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智能时代。 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非遗影像化保护与传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让非遗“活”起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影像记录与沉浸式传播

以传统民俗类非遗为例,传统的影像记录,主要是借助摄像机等完整拍摄其民俗活动的全过程,详细记录活动中的每个细节,以便后人了解或学习。这类影像记录虽然相对文字与图片更加生动、形象,但观众观看时仍然代入感不强,参与度不高。有的地方也创作了大型民俗实景表演,但受时间、场地、人员等因素的限制较多。

智能时代,AI、VR、AR、MR、5G/VR全景直播等新技术,极大丰富了视频传播的内容与形态,并为视频生产不断赋能。例如,一些非遗博物馆、传习基地(所)等机构,针对一些对于展示和传播场景具有较高要求的传统民俗类非遗项目,可以借助AI机器学习领域的场景建模与仿真技术、VR、AR、多感官交互技术等记录民俗非遗影像,不仅提高了非遗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高度还原非遗原本的文化语境,游客或学习者在三维立体的多媒介展示中更容易产生具有可操作式的体验与参与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认识非遗,还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学习,进而提高游客与学习者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或学习效率。

如同济大学特赞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通过机器深度学习金山农民画的关键风格特点,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手绘一幅具有树、房屋、人物的画,一秒后就能生成专属金山农民画。七宝皮影戏《大圣驾到》将多感官交互技术应用到艺术表演中,观众敲鼓即可参与其中。这就使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作者,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

此外,对于一些现存资料较少的非遗项目,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和修复等技术还原其历史原貌,使其恢复生机与活力。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视听作品创作新趋势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2015年全面启动,包括对已有非遗文献的收集,对传承人的全方位影像记录,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2019年,这项工作正式提升为传承人记录工作,除抢救性记录之外,还开展代表作品典藏、实践与传承跟踪记录等多种记录工作。

这类纪录片的创作中同样可以运用VR、AI等技术。例如在VR微纪录片《西湖》中,观众可以借助VR技术“亲身”寻访杭州古城大街小巷,从赏鉴百年老字号美食店,到探访百年“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再到360度视角参观“江南铜屋”,身临其境感不亚于亲身体验。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为纪录片受众分析与策划乃至创作提供参考或助力。目前已经出现了AI配音纪录片。还可以利用已存储的非遗大数据与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不同目标用户人群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创作出用户人群所感兴趣的,包含其所需信息的纪录片作品,增强用户对非遗的了解,进而提升非遗传播效果。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18亿。移动短视频平台丰富了非遗传播内容,拓展了非遗传播渠道。依托移动传播的模式,短视频进入成熟期,为文化非遗类垂直领域传播形成良好的外部条件,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快手”App为例,2018年,非遗题材视频总量达1 164万条,共250亿播放量和5亿点赞量。视频发布数量排名前十的非遗内容里,秦腔有94万多条,秧歌79万多条,面人52万多条,豫剧43万多条。

随着5G+AI等的逐渐成熟和推广,信息传播将愈发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和智能化特征。未来视听领域也将催生更多形式,并进一步推动AI、AR、VR等新科技設备的普及,从而为非遗的影像化保护与传播带来更多创新。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产业化

非遗不能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也不能仅限于少数人对其的传承。非遗的保护应是生产性的保护,非遗的传承应是活态化的传承,非遗的传播应是大众化的传播。依靠成熟的商业机制,将非遗产品化、商品化,进入流通市场,使其转化成能够实现文化增值的消费品,让非遗真正走进普通大众生活,才能使非遗焕发新的活力。前文所讨论的沉浸式非遗体验在很多地区已经变成了文化旅游项目,既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活力,也客观上推动了非遗传播。近些年兴起的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机遇。

据统计,2020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63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2.9%,是2020年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互动性强、亲和力强和消费黏性强的直播带货成为经济增长新常态、经济转型新突破。

2020年6月13日,央视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推出“把非遗带回家”带货直播,吸引了1 00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售出超过1 260万元的非遗产品。

借助影像的传播力量,网络主播和粉丝之间实现了超越时空的即时互动交流。在5G、AI、VR等新技术赋能下,未来的非遗直播还可以探索更多新玩法。例如利用光场技术还原逼真立体的商品,利用AI直播机器人帮助主播在移动直播场景边走边播。

对于非遗传承人而言,首先,通过网络电商以及直播带货,可以帮助非遗传承人更好实现手艺价值,增加收入,坚定传承和发扬非遗的信心。其次,直播带货过程中,传承人能与消费者即时沟通,直接获取消费者反馈,了解消费者需求,帮助其不断精进技艺,激发创造力,促进非遗不断向前演化发展。对于非遗消费群体而言,一方面,可以向消费者普及我国丰富的非遗文化,扩大非遗影响,增强民族自信与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另一方面,年轻群体是网络电商以及直播平台的主要活跃用户,通过直播带货等对非遗产品的宣传推介,以及后续对非遗产品的实际消费,可以让年轻人看到非遗领域的就业前景,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

3 智能时代非遗影像化保护与传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运用新兴技术进行非遗影像化记录与传播过程中,应该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新技术作为传播手段,可以为非遗传播赋能,增加传播趣味性、体验感,以求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但是,更重要的仍应该且必须是非遗本身内容的保护与传播。技术是为更好地记录与展示、传播非遗服务的,而非单纯为了炫技而应用。在非遗的影像化记录与传播中,除了对于制作或创作过程的完整详细记录,还应重视对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所蕴含的人民智慧、创作思想、创新精神、审美理念、民族精神等的探索与挖掘,坚持“内容为王”,这样才能体现出其对于中华文明赓续的价值所在,才能真正打动人,吸引人,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

第二,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等非遗题材的视听作品创作过程中,必须精致考究,以免出现错误,误导观众,反倒不利于非遗的传承与传播。2018年的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呈现了昆曲、刺绣、缂丝、绒花、打树花等多种非遗项目,尤其扩大了这些非遗项目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但剧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如剧中提到了孔雀羽线,却配了一个从颜色到质感都是错的道具;原产自广东的香云纱却被剧中人物说成了产自江南。因此,创作团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既然使用了非遗元素,就必须怀着敬畏之心与责任心,认真考据非遗资料,力求精确传播,而非仅仅将非遗当做宣传的噱头。

第三,在运用新兴技术进行非遗影像化记录与传播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对于有的非遗项目,在记录下其传统原貌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体现所处时代精神,在保护与继承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技艺、表现形式、审美理念等的创新。智能时代非遗传播中新技术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保护传承与传播手段的创新,对其的使用也催生了新的非遗产品形态。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为非遗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人民智慧,展现了深刻的文化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应充分利用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便利,更充分全面地对非遗的工艺技法、构成原理等进行数字化、影像化记录,又要充分挖掘非遗中所蕴含的生活智慧、审美理念等,进行有深度有情感的影像作品创作与传播,还要通过电商直播等手段,促进非遗与普通民众之间产生联系,并实现文化增值。但同时,也要注意非遗影像创作与传播中的平民化表达,坚持内容与技术双核驱动,以内容呈现为根本,以技术驱动为支撑,避免走入技术至上的误区。借助智能时代的影像化手段,从关系上、情感上拉近非遗与传播对象之间的距离,使非遗“活”起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息息相关,非遗传播才能全面融入现代生活而重获生机。

参考文献

[1]丁慎毅.用人工智能让非遗“活”起来[N].中国旅游报,2019-11-08(003).

[2]易善炳.人工智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J].科学经济社会,2020,38(1):19-25.

[3]邢贺扬.影像为非遗赋能[EB/OL].[2019-06-11].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19-06/11/ c_1124607658.htm.

[4]贾菁.人工智能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进阶路向[J].当代传播,2020(1):98-101.

[5]覃京燕,贾冉.人工智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创新设计研究:以景泰蓝为例[J].包装工程,2020,41(6):1-6.

[6]邱玥.助力非遗传承 快手发布“非遗带头人计划”[EB/ OL].[2019-03-27].https://politics.gmw.cn/2019-03/27/content_32687718.htm.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机器人总动员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