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精神中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蕴含
2020-02-21杨晓燕
杨晓燕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西安71007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含着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相关的诸多内容。在延安革命时期形成的延安精神构成革命文化的主要部分,挖掘延安精神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延安精神中的体现,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特质
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旗镇(今吴起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毛泽东及党中央东渡黄河到西柏坡这段时间,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局部执政与建设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得以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有志之士对伟大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的真实写照。革命时期,正是这样的“精神命脉”,给予一代代中国人力量、信念与自信。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己任,为抗击外来侵略和推翻本国腐朽统治而进行彻底的革命斗争”[2],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应该学习什么的问题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3]。
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
这一时期,面对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实际,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并成功地指导革命取得胜利,延安精神就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中国革命精神,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延安精神既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历史的高度文化凝聚,也是中国精神在革命年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呈现出中国精神新的时代光芒。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等等,是对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写照,诠释了理论联系实际、审时度势的重要性,反映出人们提倡对问题推本溯源的探索精神和求实作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的一种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根本。毛泽东善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命题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创造性地用来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用“知行观”生动地阐释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延安时期,流传着党的“骆驼”的故事,讲的是任弼时被称为“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任弼时在党内之所以长期受到普遍敬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勇于同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展示出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仁爱、重民本的思想理念尤为突出。如“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之忧”“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认识到富民对于增强实力的巨大作用,而且认为大凡治理国家,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起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提出打土豪分浮财,让广大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并在后期推行减租减息政策,确保百姓得到真正的利益。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出自清代郑板桥的题画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说明了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延安时期,为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旨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为人民造福,从而赢得人民的信任,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号召“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老百姓看得懂、学得会、传得广的文化艺术作品,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当时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中有一对“父女劳动英雄”马丕恩、马杏儿,他们每日开荒十多个小时,成为劳动模范。在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引领下,鲁艺的王大化等人决定把这个故事改为“兄妹开荒”,以秧歌剧的形式搬上舞台,既在民族传统的秧歌上加以创新,又反映了新生活。摒弃之前穷困的农民形象,将劳动场面变得欢乐祥和,受到延安军人与群众的欢迎[4]。为做到逼真可信,演员们扛起镢头上山,边开荒边排练,这台仅有两百多字的小戏,轰动了整个边区,秧歌队走到哪里,老百姓就跟到哪里。军民一起扭秧歌成为边区特有的风俗,许多老革命回忆起当年,都自豪地说“我们是扭着陕北大秧歌走向全国,迎接胜利的”。
延安精神的本质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民惟邦本”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在西北局高干会上提到的“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为人民服务》讲演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还是中共七大会场里面打出的标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些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穿于延安十三年始终的事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人民[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要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烙印的中华民族的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并被不断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7]。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既呈现于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更集中体现为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7],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8]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9]。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演说中,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原则。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从此“自力更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斗争口号。在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一次次在逆境中奋进崛起,彰显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正如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0]
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时期,在贫穷落后的农村、艰难困苦的山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民众辛勤劳作、艰苦奋斗,把到处是黄山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正是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在推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以奋发有为的顽强斗志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1939年2月,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号召大家:“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随后陕甘宁边区所有部队、机关和学校逐步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有效克服了严重的物资困难,保障了抗日经费的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作为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努力目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民众“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中央”,大生产运动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动体现,其意义十分重大,使当时民众摆脱了缺吃少穿难以生存的困境,走上了丰衣足食的胜利坦途。在这个时期,还有周恩来“三用”大衣、朱德“伤痕累累”的毛毯等故事,都是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的真实写照。和平时期,延安党员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继续用实际行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自力更生”,他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1]深入挖掘延安精神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对坚持和理解延安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提供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