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20-02-21邓淑华

社科纵横 2020年4期
关键词:谣言舆情辅导员

刘 榴 邓淑华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成都 611731)

重大疫情一般是指发生传染病引起的特别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按照我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的情况可称之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2003 年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2009 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2020 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都构成了特别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当重大疫情发生的时候,除了治疗疾病和防止疫情扩散之外,对于社会民众开展思想工作,加强思想的引导,是国家应对重大疫情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重大疫情发生时,由于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性会带来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因此,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舆情。舆情不同于舆论,舆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舆情是反映社会在特定时期或发生特定事件的情况下产生的具有阶段性的公众舆论。重大疫情期间发生的舆情,将会对社会民众在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学者将舆情的产生分为五个阶段:事件出现→舆情孕育→舆情扩散→舆情变换→舆情衰减,其中,舆情扩散阶段是整个舆情的高峰,而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也是由社会民众的关注程度而决定的。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平日经常进行的、渗透在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因为重大疫情发生的概率很低,所以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但是重大疫情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期间各种信息对大学生思想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需要掌握重大疫情对大学生思想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稳定大学生的情绪和思想,提升重大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重大疫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勒庞将共同心理作为构成群体的基础,这在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集体心理进行分析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大学生的生理年龄一般介于18 岁—25 岁之间,属于发展心理学中的青年中期,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逐步确立,这就促使个体的人生观趋于稳固,客观地认识自我也成为可能”[2](P372-373)。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群体,开始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但是由于个人的人生观尚不稳固,尚不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对大学生要特别加以思想上的引导,才能保证大学生情绪稳定、思想积极向上,并且能够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受到重大疫情发生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上一般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状态:

(一)情绪上的焦虑

重大疫情发生时,大学生在情绪上出现的焦虑主要体现在对疾病的恐惧和疫情发展局面的担忧上。对疾病的恐惧主要出现在传染病尚无明确治疗方法或正在大面积传播阶段,对传染病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会被传染;对疫情发展情况的担忧主要是源于国家是否能够扼制疫情的发展,尤其是未能明确传播方式和传播非常迅速的阶段,此时,大学生在情绪上的焦虑和整个社会民众的焦虑程度大致相同。以2020 年新冠肺炎传播为例,民众将对传染病的恐惧转化为对湖北政府、离开武汉的湖北人民的不满,在网上出现对湖北人的谩骂,在现实中出现排斥湖北人的行为等等,都折射了民众对于对疫情的恐惧和焦虑。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对于未知传染病的恐惧会引发人的焦虑,适度的焦虑情绪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对自我防护的重视,而不是盲目地轻信自己不会被传染而疏于防护。但是过度的焦虑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在人群间的交互影响,则容易导致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情出现,如对于疫情人员的排斥,对于国家应对疫情措施的不满等等。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同样会产生焦虑情绪,同时也被各种舆情所包围。因此,对于大学生出现的焦虑情绪,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使情绪控制在确保提升自我防护意识的范围内,而不能放任焦虑情绪的扩大,尤其是任由个人的焦虑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共同焦虑的社会心理和舆情。

(二)对舆情缺乏理智的判断力

由于重大疫情所具备的高关注度,使得重大疫情发生期间新闻舆论的重点都在关于疫情的报道上,民众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也聚焦于重大疫情。网络时代重大疫情的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政府和主流媒体官方发布、网络媒体发布以及普通网民的网络社会社群传播三种途径,信息的内容主要有官方信息发布与评论、媒体信息发布评论、个人评论三种。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除了关于疫情的情况发布和各方评论之外,还夹杂着各种网络谣言。网络谣言一般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基于某种目的,通过网络社交渠道散布的缺乏事实根据、未得到确认,并且在网络中广泛流传的信息。根据发布网络谣言的动机不同,网络谣言可以分为政治目的谣言和非政治目的谣言。政治目的谣言一般夹杂着对政府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如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流传的某地政府因为主要领导是武汉人,所以在武汉封城后大量接受武汉人员,使得本地疫情加重的谣言,表面上看来是介绍疫情发展,暗中却是在对政府进行诋毁,引发社会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非政治目的的网络谣言一般是个人不具备任何政治目的而蓄意编造的,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某地免费发放口罩、服用偏方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等,此类谣言的产生,主要是谣言制造者为了吸引他人注意的行为,只以广泛流传为目的,并无明确的政治指向。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在无形中加重了民众的恐慌与焦虑,其中夹杂的具有政治目的的谣言,会对已经产生焦虑情绪的民众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由于个人人生观尚不稳固,缺乏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因此极易被网络谣言所影响,尤其是针对政府的政治性网络谣言。加之尚处于知识探索期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越“新奇”的观点越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很多大学生会主动去搜寻一些“新奇”的观点,而从个人对信息的接收方式来看,选择主动接收的往往会选择对信息进行再次传递。

(三)漠不关心的冷漠情绪

漠不关心的冷漠情绪存在于少部分大学生中,这部分大学生在重大疫情发生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理状态,既不关心疫情的发展情况,也不关心自身的个人防护,甚至对相关政策和规定都予以忽视。这类学生不只是在重大疫情中表现出漠不关心,在大学时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也往往呈现出此种状态,因此,这部分学生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对于呈现出冷漠情绪的大学生,在重大疫情期间,需要特别予以关注,以确保其能充分接收疫情相关的正确信息。

二、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一)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缓解焦虑情绪

在重大疫情期间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笔者认为主要是从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疫情的正确认识和缓解大学生的焦虑心理两个方面开展。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疫情的正确认识,可以从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切入,通过对官方发布疫情信息的宣讲和知识普及,让大学生认识到疫情发展的规律,消除对传染病的错误认识,自觉按照防疫要求履行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如做好自身安全防护、遵守当地政府和学校关于疫情管控的规定、不信谣不传谣等。重大疫情发生期间,为了避免人群聚集的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通过网络进行,网络信息的传递应当尽量简明扼要,以避免信息过多造成学生在查看信息时有所遗漏。因此,辅导员可以每天固定时间将之前24 小时内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梳理后推送给学生,以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学生接收信息的有效性。此外,在引导大学生形成对疫情的正确认识时,尤其需要重视极少部分不关心时事、对外界事件持冷漠情绪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对周围的任何事件毫不关心,虽然数量极少,但是容易成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死角”而被忽视。因此,要对这部分学生情况进行梳理后开展有反馈的点对点教育,确保信息的顺利传递。

缓解大学生情绪上的焦虑,可以通过传播正确的防疫知识和官方发布的疫情发展情况来进行。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疫情的发展,正确认识一次疫情必定会经历“发生—扩大—减弱—消失”这一过程的基本规律。树立了对疫情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加上对国家防控疫情的坚定信心,在疫情发生和扩大期做好自身防护,在疫情减弱期不掉以轻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身处疫情较为严重地区的学生,如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身处湖北地区的学生,对于疫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会强于其他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出现了亲人、朋友因疫情染病、死亡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辅导员要加强思想关注,经常性关注学生所处地区的疫情发展和学生的家庭情况,开展持续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宣泄焦虑情绪、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以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二)重视对大学生的舆情引导,提升大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

重大疫情发生时,除了疫情发展情况,舆情也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大大提升,每天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到达个人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在网络舆情中,有对疫情发展的官方报道,有对疫情发展的媒体评论和个人评论,其中还夹杂了对政府的不满言论以及各种为吸引人注意的不实信息。大学生作为尚未形成稳定人生观和是非判断能力的成年人,在海量信息的交织中,难免会出现判断失误。而且,谣言往往通过新奇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包装,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因此,在重大疫情期间,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舆情引导,需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以达到通过自身判断就能分辨真实信息与谣言的目的。

提升大学生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的理性判断能力,首先要树立对官方发布消息的绝对信任。官方信息主要是通过官方新闻媒体发布和其他各类媒体转载,官方信息是整个重大疫情中最重要的消息来源,涵盖了疫情发生期间有关疫情变化、国家政策与地方规定等所有信息,只有对官方信息的绝对信任,才能帮助社会民众树立战胜重大疫情的坚定信心,同时通过正确的方法做好自身防护。海量网络信息中所夹杂的谣言,可能会造成对重大疫情的歪曲认识,要么过于轻率、要么过于焦虑,这会使疫情防控的“全民战争”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大学生开展提升对网络信息的理性判断能力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宣传官方辟谣信息的方式消除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解析谣言指出其不合理之处,使谣言不攻自破的方式进行。可以采取容易使大学生信服的逻辑分析、理论分析、现实分析等方式代替照本宣科的信息传递,这样可以加强大学生对辟谣信息的信任度,同时也将理性分析网络信息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帮助大学生建立独立的分析能力。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发挥共克时艰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以点带面的宣传实际效果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的教育目标,不仅仅需要在知识上全面培养每一个社会主义接班人,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夯实当代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只有真正将“德”立于每个学生的内心,才能从根本上“树”起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国家发生重大疫情时,通过大学生对疫情的普遍关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成为社会民众言行的表率,用自身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其身后有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当大学生树立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之后,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带动身边的家庭成员,就能起到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如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多起大学生举报家人违规聚众的事件,这都是大学生在全民疫情防控中积极发扬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发挥大学生在重大疫情期间各主体性作用,首先要开展积极的心理建设和正确的行为导向,让每一个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更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在全民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每一个大学生要以新时代青年的高度责任感来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大学生发扬社会责任感,必须要求大学生首先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再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帮助他人,如在家庭内部宣传正确的自我防护知识,在出现谣言时主动辟谣、对于违反国家政策和政府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举报等。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理论新知识和社会新动向的群体,在家庭中具有知识结构上的优势,但同时,大学生作为家庭中年纪较轻的成员,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之下也不具备话语优势,因此,大学生在家庭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就必须要用自己的新知识来引导、带动其他家庭成员。辅导员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对大学生要给予理论和信息上的支持,对于大学生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的行为要给予鼓励,对大学生在此期间遇到的困难要积极予以帮助,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得到充分的发扬,并且通过重大疫情期间的积极行为,将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中。

三、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一)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重大疫情发生期间,一般会采取减少人员流动的方式来阻隔疫情传播,所以辅导员和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也会减少。一般而言,沟通的最好方式是面对面,这样才能从对方的语句、语调、肢体语言等获取足够的信息,在不能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辅导员只能通过网络信息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就需要从大量的信息中梳理出有用的信息来进行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在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收集时,要注意收集信息的全面性,收集的信息要涵盖大学生学习、生活、身体、思想等多个方面。为了提高收集信息的全面性,可以采取定期问卷调查的形式,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展开分析。

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全面了解,可以为开展网络教学等非接触式教学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学生生活状况的全面了解,可以掌握现有生活状态以及在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对学生身体状况的全面了解,可以掌握学生的健康情况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关注到可能存在健康隐患的情况;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全面了解,可以掌握学生对疫情发展的关注程度和心理状态,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状态。一般而言,学习积极性高、能合理安排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自己和家人身体状况良好、不存在生活困难的学生,在思想状态上总体是积极乐观的,焦虑程度较低;反之,则焦虑情绪会较高。因此,重大疫情发生期间,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学生状况的了解不能仅限于思想上的,而是要通过全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掌握学生真正的思想动态。尤其是身处疫情重灾区的学生,如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身处湖北地区的学生,应该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全面状况,尤其是家庭中有人染病或因病去世的学生,要准确把握学生是否出现过度敏感、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心理应激状态,并通过电话、语音、文字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二)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辅导员开展围绕重大疫情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形式。控制是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对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底线,要求大学生严格遵守重大疫情期间的国家政策法规、地方政府规定和学校安排,不能出现违法、违纪、违规的行为,要求大学生不造谣、不传谣;引导则是辅导员要针对容易引发大学生焦虑情绪的问题、学生关心的时事和容易在大学生中造成影响的谣言等,进行充分的思想引导,以确保大学生思想状态稳定,不信谣。

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要确保大学生能明确知悉和坚决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国家的政策法规,代表了国家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全国的统一部署安排,指明了打赢疫情防控人民阻击战的方向,只有在国家根据全国疫情发展局势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才能做到全国一盘棋,有重点、有方向地对重大疫情实现全面防控。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代表了各地政府根据本地疫情发展情况做出的适时安排,遵守地方政府的疫情防控安排,才能保证尽快达到本地疫情防控的实效。学校统一安排部署,代表了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生源分布和教学安排做出的细化规定,是学生完成所有教学安排的指引,遵守学校的统一安排,才能保证在疫情防控时期顺利完成教学安排。在确保学生遵守各级安排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不造谣和不传谣也要进行明确的控制。不造谣、不传谣,是重大疫情发生期间,为保证在全民参与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有一个真实、稳定的思想环境,此时不论基于何种目的制造和传播谣言,都有损于疫情防控。因此,当代大学生作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有责任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为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做出个人层面的贡献。因此,对于以上在重大疫情期间涉及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在思想上为大学生树立不可逾越的“警戒线”。

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对涉及法律法规、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之外,对于学生的情绪问题、社会热点时事以及不信谣等问题,辅导员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应以引导性教育为主。对大学生开展引导性的教育,就不能设固定的框架,提出硬性要求,而要根据情况的不同,充分分析后作出引导性的教育。以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为例,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主要是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怀疑自己或家人是否染病、不知疫情何时能得到控制等,对社会热点时事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湖北省内的情况等,由于大学生属于高知识群体,有明显错漏的谣言,如喝大蒜水可以预防肺炎一类的,普遍不会引起大学生的注意,但是诸如病毒是人工合成的、美国给中国免除药品使用专利费等被“科技”包装过的谣言,就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时,就要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入手,通过分析病毒的可防可治,宣传国家和地方政府防控措施取得的切实效果,对谣言的不可信性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等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充分发挥学生中“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广泛的群体,其中还有班级、专业、社团等小型群体,在各级不同的群体中,都会有个别学生,因为成绩优秀、个人能力强等优势而在这个小型团体中具有较高的号召力,成为小型团体中的“意见领袖”。一般而言,专业、年级、班级中的“意见领袖”是成绩优秀的党员干部,社团中的“意见领袖”是社团负责人,这部分学生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积极作用,对于提升重大疫情发生期间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有很大帮助。

第一,是要通过学生之间的社交网络收集学生的思想动态。由于大学生都是同龄人,且日常学习生活接触频繁,所以在大学生之间会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这种社交网络的构建一般是基于共同专业、课程、爱好等形成的团体。在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师生之间的社交关系,而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是朋辈之间的社交关系,两种社交关系有重合,但是也不能完全等同。因此,通过学生之间的社交关系搜集到的学生思想动态,可以对辅导员有效把控学生整体思想状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大学生对疫情动态、相关规定和谣言的看法,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在大学生之间的日常交往中收集到,以弥补辅导员自行收集学生思想动态可能会产生的问题遗漏。

第二,就是要通过“意见领袖”的言论,发挥朋辈影响的效果,对其周边的同学产生影响,带动学生群体中的思想方向。一般而言,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形成是基于其个人对周围同学产生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一个小型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意见领袖”是呈现出发自内心的认同的。“意见领袖”能在学生群体中起到积极作用,传导对于抗击疫情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对谣言的否定态度,会对大多数人形成说服效果,而由于群体中易出现的“从众”心理,多数人所持的意见会影响到少数人的思想,最后因为“从众”而与多数人一致。因此,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发挥学生中“意见领袖”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预防“意见领袖”用消极言论对群体产生影响,也是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重大疫情的发生,不会是社会发展中的常态,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找好切入点,确保大学生思想稳定,抓住着力点,扎实有效推进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谣言舆情辅导员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谣言
舆情
舆情
谣言大揭秘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