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关系视角下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方向探析

2020-02-21

社科纵横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体体系时代

路 尧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2019 年3 月18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为中国特色社会培养时代新人要注重“立德树人”的责任方向。抓好青年人“拔节孕穗期”的思想引导,努力树立四个自信。要继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从多维度深入建设教育体系和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对新时代的创新人才进行教育引导,要注重知行合一,人作为社会关系集合体,教师的教育要注重在多重关系中把握核心要素,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争取突破全要素生产率,所以更要注重教育模式和路径创新。因而有必要持续探索与时代新人培养诉求一致的教育现代化方向,做到实践中思考、思考中成熟,在创新实践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知识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主体关系规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环伺世界到感知世界、观察世界,再到体悟和反思世界,人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旅程,也开启了改造世界的征程,自此人类便将规律的总结和实践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随着活动范围的不短扩展,人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入,直到所有的认知生成为最后指导人生轨迹的知识,人们意识到了知识传承和演进的重要性,这样作为文明最重要载体的知识体系就正式成为历史的丰碑标杆,其所迈入的每一个阶段,让人类文明在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形成和传播形式进化的路径上得以发展。

知识体系本身具备的功能对于人类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于主体价值实现有着重要意义,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P119)的实现。这也就说明任何主体人都是社会存在,都是关系的集合体,任何知识对于人来说都是关系的认知积淀,正确传播知识,就是正确地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一方面要保证知识传播的有效性以保证文明的延续,同时也要保证知识的客观正确。那么就要正确地处理好知识载体、知识受体、知识授体以及传承手段间的关系——在关系的梳理和架构建设中得到文明的发展。自然,这一使命就落到了教育这一行为上。

教育既然是人们将既有经验知识或者思想观点、技能方法传承给他者并使之得以存续的活动,那么教学主体和教育受体就要处理好学和教的关系。查看现代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可以发现整体过程处于向新时代过渡的关键期,由于科技革命的深化推动人们获取知识渠道的拓展,让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包括知识更新、思潮冲击、环境变动、规律演进、直观体验不足等方面的挑战,受制于网络的普及和碎片化知识的海量堆积,成长中的青少年受众往往在没有生成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系统之前,就开始接触各个方面的信息和知识碎片,在缺乏科学引导和体系完善的条件下,极易被关系交叉但是因素不足的知识信息误导,在再整合之前,也会影响社会主体行为出现偏颇,导致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出现误解,甚至走向极端。关系贯穿在每一个日常生活、知识规范和行为准则之中,但是关系本身是不断变动的。知识这种对规律的总结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在传播过程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授者的教育行为和方法也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但是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上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为对怀疑回应不及时、方法论陈旧、过于追求创新脱离初心等方面。这也是现代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那么既然社会关系既是知识存在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知识传播的背景要素,所以处理好知识更新和知识教学中的关系问题,才有助于正确的促进教育改革现代化,使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有效实现。

二、主体成长中的思维递增内因及与教育进步的关系

通过学习实践我们了解到,人的思维存在着从早期感知思维到具体思维再到高级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教育教学往往会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一般的教学按照传统的说教形式,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方式,但是直到具体思维形成以后才能把相互关系及行为规则确定下来,这样,关系的解释都是滞后于直观体悟的,毕竟受众的思维成长过程是存在“增存量”的累加过程的。然而对于高层次的受众,不论是大学生还是中青年人,在接收新事物时,都是存在着特定的思维生成逻辑路径的,例如所谓理工科与文史类学生的认识视角问题。但是人们应注意到的是,这些逻辑理路都是基于其所学理论而非自我体悟的生成,这样,他们所呈现的更多的是知识层次的从低到高,而并非真的是人的感知层次从低到高的过程。这样,在现代教育改革中那些所谓的追求“通俗易懂”的浅显式教学并非真的就是改革的最前卫、最有效、最科学方向。纵观人类发展史,师生关系体现在围绕知识传播这一行为产生,教师教学重在教学行为,而不是重在学生对象,在实践中对行为关注自然会更大于对象主体关注。这一关系证明,教学改革面向的更多是针对知识的行为活动变革而非对象本身。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所强调的所谓“互联网+”方式,让行为呈现更生动、灵活、丰富的同时,也塑造出了另外一种社会关系,即公民教学中的虚拟身份,他们都是依附于网络平台才存在的,这样我们所想要变革的教学行为不是去改变对象及其诉求,而是去改变网络传播的形式了。新领域,关系在每一个维度赋予主客体人以新身份,教师绝对有必要去辨析自身和网络在面对学生学习时的角色对比,网络不是教学主体,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全部内容和最主要方向。这一判断让人们认识到,在关系视角下,教育教学的体系创新重在知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最科学、准确有效的方法传播出去,并转化为受体能够去检验的材料放置于实践中。

基于上述思考,当代教学改革,值得注意学生和教师乃至教学行为中要借助的技术辅助条件间关系,重新定义相互角色。实质上,部分学生在提出疑问时候的思维过程就是一种学习,一种自我培育,这时候,如果不能提供充分的空间来使之发育,就难以在互联网时代让时代新人真的满足时代规律和需要。适应时代,首要的问题是了解和把握时代,所以教学改革在关系体系下,要重新辨析教育主客体的关系,这样即使像“反转课堂”这种实验,在实践中也并不是绝对“未来”。教育改革的时代原则,最核心的就是关系的动态平衡和“多维整合”,让人们在教育教学中,既成为教学主体,也成为知识关系的客体,再回归社会关系主体,架构关系成为平台主体——让主体之上的双方再次成为“新主体”。并且把每一层次和维度上搜集到的零碎知识协同整合起来,构成新阶段、新时代、新视角的认知思维方法论体系,让知识整合成为多元主体多维互动协同学习的过程。

从这一结论来看,当前的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必须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哪怕是专业相关最新的碎片化知识也要努力学海拾贝,避免关系平台升级之后的遗漏和答疑迟滞。二是要让教学关系中的主客体角色随着情境变化随时调整,面向目标战略的愿景下,展示出各自角色下的基本诉求,从中寻找知识升华上的“合作基础”,为功能开发提供铺垫。三是让多元角色在整合知识体系、创新思维方法过程中实现功能协同,即所谓的“协同创新”,虽然这可能要不得不构建起新的互动体系,但是要明确在知识关系中人和人的地位平等、社会角色上功能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明确划分各自在不同平台维度上的任务和生态位,让系统随着角色互动和信息增存更新中得到进化,以教育创新带动社会进步。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实践的改变的一致,只能并被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P92)。总体上看,教学改革不只是教师任务,也是学生的任务,否则单向的追求改革,会造成教育失衡问题愈发严重,这一向度的改革效能只能越发式微。所以,追求改革要明确关系角色和功能的组合更新,创造新体系、新平台,而不是过分强调追求过于超前的技术投入和要素投入,这样才能真正为培养社会历史发展所处时代下的全面人才提供科学路径。

三、社会共同体关系结构赋予教育改革主体解放向度

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的成长,所依赖的文化条件往往是这个共同体的知识氛围,所以知识架构的科学性和知识传播的有效性将决定一个身处社会中的人的成熟度。这种成长不仅仅是作为学生的学习者的成长,也应该是社会主体人在功能角色上对于教育责任的主动担当。因为随着人的年龄增加,其所掌握的经验将自觉地融入到社会文化体系之中,即便其主观性不足但是也不得不随着其行为活动而对全社会文化成长构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事业,而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变成一种产业,但是产业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要注重其对建构文化社会的主体——人的知识性的培育责任而非经济效益的增长方面。

在社会体系之内,教育的育人功能建设必须要优先于其追求效益的目的。这就为奋斗在一线的教育者——教师提出了双重任务使命:既要立德树人,又要创造价值。以往的教育把价值蕴于育人功能的发挥以及所培育出来的受教育者的素养及社会评价上,但是产业化之后的高等教育,为了增加吸引力,越来越多地开始向其提供的经济创新成果的宣传上倾斜,人们对于教育所追求的不再是个人素质的提升和文化氛围的建构,而是看教育机制提供的平台是否能让利益目标得到社会认同与实现。

纵观教育发展史,甚或文明发展史,高收益未必就等同于知识更新的进步性。建立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这一价值正确性的资本主义文化体系,所教育出来的主体人,自然在实现价值过程中注重的绩效评价关注多于对于自身社会贡献评价的关注。这是因为教育在不同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中,所凭依的行为方式和思维逻辑不同。那么社会主义的教育,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最应该达到的目标要立足于哪一种价值范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教育的发展继续坚持了“立德树人”的理念,这也就为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重要的指针,奋斗在一线的广大教职工以此为目标加强现代教育体系与机制改革时,要把树立满足社会评价的、具有优秀品德素养和社会贡献力的人的教育放在首位,而非像其他的产业一样,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教育与其他事业最为不同的是,其所担负的贡献不是通过经济效益来获得评价的,而是通过人的素质和文化质量提升来获得认同的,所以既然衡量教育高低优劣的标准与经济标准不同,那么培养时代新人的思维和改革的方法论也就要有所不同,考核受教育者基本素养和状态的评价体系和考核过程也要有所不同。

知识的创新是建构性和累加性的,但是知识本身未必是必须有现实实践验证才能产生的,它可以依据一定的飞跃性思维进行点亮,再由后续的手段补充更新逐步得到验证。为此立德树人过程中的知识创新,不可以用现存的指标简单地进行价值评判,而应该进行“包容性”的智慧储备,在日后条件充分情况下再加以验证和丰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个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里要明确,推动知识创新的不是市场评价,而应该是社会评价。社会评价的系统在某些方面不像经济评价那样简便、可量化,但是,操作上的难度不能磨灭人的知识创造的社会贡献。教育符合时代的创新驱动要求,就要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为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充分的条件,除了继承以往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要让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发挥出来,所以,才有了诸如“翻转课堂”、参与式教学、协作小组等非传统的学生教育教学手段出现。但是要注意的是,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改革而改革。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延续了多年的教育仍旧培养了一代代的优秀人才和社会领军人物,这就证明以往的教育还是有许多方面值得被继承和发扬,甚至是“深入挖掘”的,在还没有总结出以往教学的优秀经验并使之成体系的确立之前,任何盲目的改革都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破坏了旧体系的教育创新作为一种实验是需要加以验证的,但是不能为了进行验证而拿受教育者的未来冒险,因为教育就是要有全面性、包容性、整体性和公平性的价值指向的,孔子所谓“有教无类”置于当今之改革中,就是要在渐进探索中把每一个主体都融入进来,同时又不放弃每一个受众和教育者。从行政到教学,改革是要以培养满足时代中的社会评价认同新人为目标的,而不是以绩效为目标的,同一规模中社会评价认同的学生占大多数,这一教育体系就是具有先进性,具有继承价值的。

四、基于社会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教育现代化改革应注重的责任方向

在教育改革的探索中,人们大多关注教育方式的变革,希冀这种改变可以让课堂效果、学生评价和关注度得到提升,但是教育改革的评价范式和基本标准调整,如果不能和教育方法改革同步,也难以达成通过改革提升教育水平的真正目的。既然已经明确了此前所提到的教育效果价值依据的社会评价因素和创新性知识的非量化社会价值影响的问题,那么教育改革的方向或者多维价值指向中就必须要包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内容,这种社会性教育与以往传统课堂教育不同的地方不能仅仅像一般实习实践那样,为了获得短暂的经验及证明,而应该让学生以创新性的成果作为证明,这可以是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课间课余等自由时间完成。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社会权力既然越来越偏向于掌握专利要素的知识创造者(他为此创造了一个名词“知产阶级”),那么,知识创新需要社会平台,创新评价也需要社会平台。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十分依赖固定模式和既定的评价考核规范,没能把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新时代大背景中,单一凭借教研工作者对于社会趋势和规律的把握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学生这一未来进入社会评价体系的规模性主体却在受教育过程中没能进入社会,而是与社会相隔,所以,现代教育的质量和效应,在有些时候、在某些方面得不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这也就限制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社会对接性和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尽管部分人提出了比较流行的“互联网+”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改革之中,但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并非是教育的全部,甚至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传统教育的基本方式,直观教育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更能代表社会价值的人文性,这是技术理性所始终不能具备的优势。不论是资料的共享、最佳资源的开放、问题思考的即时反馈和往来沟通的频繁,都只是教育手段较以往的灵活性的提升,并非就代表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质量只能由社会评价验证而不能用技术理性去验证。过分追求新奇的技术引入,一方面可能造成资源投入的成本扩散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改革认知上的偏差,传统教育方式中优势的内容得不到强化,那么匆匆的创新和改革将毁掉初现萌芽的新式育人模式的成长。信息社会中的资源共享是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参考依据而非评价依据,真正的评价还是要靠切身实践在社会中获得,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受教育主体的学生,如果都能重新进入社会领域开展“立德树人”的参与式教育,将比网络依附的知识获取更加生动有效、深入人心。这是以往我们在追求早期“素质教育”中仍未完整开发的重要方面。也是未来教育改革在继承基础上要不断探索完善、创新投入的重要方面。

另外,教师主体责任虽然是知识传播,但是所谓“树人”更加要注重人的认知模式的培养,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社会,认识自我和他者,尤其是意识到各自位置的功能角色关系,从而才能明确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观。教师带领学生重归社会系统进行教育,那么教师的社会角色在已明确的前提下,还要注重自我的再教育。除了知识的不断输入和更新,还要树立时代脉搏的认知方式。将此对照学生的直观体会和逻辑上的系统思考,为提升教育者的整体素养而持续建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就将承担起另一层面的“教育者”身份。以“翻转课堂”为例,突破了以往的教师教学、学生听讲模式,让学生集中讨论课前调研和预习总结思考出的最集中问题,这增加了学生参与科研、培养能力的动手性、体验性,也可以帮助教师查缺补漏,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能寻找到双方的共同兴趣和最新问题,让知识创新具备协同性,让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创新的社会层面,重新站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创新地位的平等,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创新驱动发展要求。

结语

总的来看,在教育现代化诉求下,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与教学能力的现代化,是需要知识的授受双方协同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内容是:对于以往优秀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发扬;进行时代特征基础上的模式创新、思维创新、标准创新;主体性的学习应该回归社会系统之中,实践的多种方法要突破传统局限;教育创新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授受双方互动合作,协同创新。教育者的责任,将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再次被意识和明确,为了不影响以往的优势的发挥,创新应在“立德树人”指引下,复归于人的能动性自由本质的发挥,让价值在人文关怀中得以实现,从而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与世界其他教育模式的不同和创新路径,为更好地培养满足文明传承、社会服务、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和方法。

猜你喜欢

主体体系时代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