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20-02-21吴绍珍

社科纵横 2020年4期
关键词:甘肃省文明生态

吴绍珍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全面可持续良性发展为愿景,以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为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造福子孙的千年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人类的新使命和重大职责。甘肃省在生态保护与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大政策利好的前提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制度保障、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媒体宣传、实践养成等措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蓝天、碧水、净土”的美丽城乡新家园需要。

一、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普遍增强

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生态平等的新价值观、“五位一体”新战略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资源观、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关于生态文化新的思想,以中央开展多轮环保督查和严肃查处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秦岭别墅违建等事件为警示教育课展开多轮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责任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实施“绿色富省、绿色惠民,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防灾减灾型社会”战略,精心规划部署,明晰“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制度、目标责任、生态安全等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增加惠及民生福祉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二)更加重视生态文化宣传,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普遍增强

甘肃省各地各部门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以“法律八进”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论坛、开展科学普及教育、组织主题活动,报纸、广播电台和公交移动电视屏、微信、客户端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定期定时推送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播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片、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和《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条文,大力推进生态环保基本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对公众的意识施加影响,使其具有接受、反映和表达生态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保意识,依法维护生态环境权益和开展生产生活。大部分地区在每年的“植树节”“六五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等重要节庆日前后积极举办“热爱家乡、走进湿地”“关爱湿地、人人有责”“亲近湿地、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公众树立起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大部分公众的共识。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甘肃省各级政府明确生态建设的地位与政府责任,把生态文明作为改善民生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重点领域放在政府工作优先发展位置,颁布实施《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甘肃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环保法规,制定《甘肃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甘发〔2015〕12 号)《甘肃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规划(2015-2020 年)》《甘肃省“十三五”核与辐射安全专项规划》《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等规章制度。各市州根据实际生态禀赋和发展情况,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相应实施方案,相继推出一系列战略决策、行动方案和制度设计,一些制度空白被填补。甘肃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刻反思祁连山生态问题,紧盯目标要求,通过书面报告、现场督察检查、召开调度会等多种工作形式,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发挥优势、各负其责、亲自跟踪、协同共抓、做长短板、补齐弱项,全省形成了用生态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四)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绿化量不断增加

甘肃省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三北防护林、湿地保护恢复、林业产业培育以及城镇绿化、绿色通道等重点国土绿化行动,实现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生态空间稳步增长。2017 年全省设市城市建成近1.8 万公顷的区绿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0.02%、26.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2 平方米。2018 年,甘肃省新建611 个义务植树基地,完成9719 万株义务植树,完成森林抚育150 万亩,造林面积468.8 万亩,超额完成任务30%。甘肃省切实提高了重要区域、重点地段造林绿化的层次和水平,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甘肃省在国家首次发布的绿色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6 位、西北第1 位。中宣部授予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们的治沙造林先进事迹入选全国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型展览。平凉市是进入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西北五省区唯一的城市,甘肃省两当县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五)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甘肃省认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强重点流域生态治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全省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建立了覆盖全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总量、用水效率“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2017 年全省38 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根据甘肃省自测优良比例达到94.7%。开展生态红线专项行动,坚持“控煤、抑尘、治车、减排、净烟”多管齐下,全力治理雾霾,积极推行煤改气、煤改电、改炕、改灶工作,大力推进锅炉治理和煤质管控工作,巩固大气污染治理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之内,“14 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值为76 微克/立方米、下降7.3 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1%、提高3.4%。2018 年14 个市州所在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8%(含沙尘天气影响),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1.2%”[1]。加快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规划项目,借助党河水库、疏勒河双塔水库下泄的生态水量,党河和疏勒河两条河流再度相逢,月牙泉周边地下水位减缓下降趋势。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制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美化工作,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设施,农业生产垃圾收集房,垃圾焚烧炉1 处、公厕16 座,集中解决垃圾乱堆乱放、道路难行、院落破旧、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城乡人居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人民群众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六)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甘肃省政府彻底整改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出台了矿业权分类退出、水电站关停退出整治、旅游设施项目差别化整治和补偿等办法,果断落实整改整治措施,深入查找和分析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杂症,逐项现场勘查论证,做到即知即改,严格验收标准。2018 年,基本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44 宗矿业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深入落实水电站生态流量,完成42 座水电站分类处置、25 个旅游项目整改和差别化整治、4 处旅游设施规范运营。2017 年—2018 年249 项应完成的整改措施中190 项现已落实。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中46 项年度整改任务,绿盾2018 专项行动排查出的1845 个问题已整改1721 个,完成率93%。加强祁连山和连古城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功能性自然植被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已获批启动,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挂牌成立,境内的其他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保护区内有110 只野生大熊猫,成为我国最多的野生大熊猫保护区。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完成、制定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中办督查室回访调研组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七)十大生态产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甘肃省委、省政府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导,通过谋划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互动互促的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2018 年1 月省委审议通过《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构建“1+1+10+X”政策框架体系,强化人才、资金、空间等要素保障,建立总投资8200 亿元的265 个重大带动性工程项目库,设立2000 亿元规模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十大生态产业(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农业、军民融合、先进制造、文化旅游、中医中药、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发展新动能,着力提升生态生产力,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十大生态产业完成增加值1511.3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3%,增长6.7%。其中清洁能源产业、通道物流、数据信息、文化旅游增速分别高出全省GDP 增速2.1%、2.8%、3.9%、4.9%。”[2]“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打响,文化旅游产业接待3 亿多国内外游客,增长26%;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0多亿元,增长30%以上,增势强劲。国务院通报表扬了酒泉发展戈壁生态农业、张掖创建“双创”示范城市、临夏“八坊十三巷”文旅新地标的做法。

(八)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工作

甘肃省环保、国土、发改、水利、林业等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相关部门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工作严查、后果严惩”,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坚决依纪依法严肃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等失职失责行为追责问责。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制定司法改革方案,出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对高排放、高污染、低效能的落后企业关停并转,采取综合工作措施、标本兼治加强环境治理,切实让每个监察组织和每位监察人员落实每项执法工作和重点污染源监管责任,对各类环境违纪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

二、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生态文化建设认识还不够

一些领导干部谈起生态文化重要,但由于对生态文化建设内涵、标准等认识还不够到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具体操作起来,没有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应有的高度来抓,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统一性、协调性上仍有欠缺,对考核评价机制重视不够,不作为、慢作为的情况较为突出,具体工作推进上存在不严不实问题,危机感、紧迫感不强,没有完全拧紧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阀”,没有抓住污染治理的“牛鼻子”。有些地方在发展理念上仍然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能正确处理环保与生产、环保与效益的关系,抓发展与抓保护存在脱节。有的地方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频次不够,支持力度也不大,仅仅以解决个别环保问题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长远谋划和系统推进,与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

(二)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保资金缺乏

甘肃省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有限,贫困面大,民生问题突出,虽然全省环境污染的治理投入加大,但每年投入到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经费占全省GDP 总量的比重过低,规模有限、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难度很大,加之生态文明服务人才短缺,管理粗放,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治理需求,特别是林区的基层单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已十分不易,很难筹集资金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各地由于资金缺乏等方面原因制约,导致集中供热、供气管网建设滞后,燃煤锅炉淘汰整治效果不明显。资料显示:“推进实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业企业达标治理、北方清洁取暖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所需资金量大,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瓶颈。”[3]

(三)生态文明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内容涵盖不到位,环保法规方面仅局限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法规仍相对不足,法规缺乏整体性,绿色发展息息相关的经济法规和能源法规方面进展寥寥,立法存在内容规定原则化、实施手段不足等问题。各级地方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国土、林业、农业、水利、气象、环保、扶贫等部门执法权力分散管理,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职能部门之间权力分割和利益冲突,甚至出现各部门职责重叠或脱节的现象,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和完备的制度保障,造成综合执法操作性不强,影响环境行政的运行效果。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不顺畅的问题,如保护区内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设置交叉重叠,由此造成保护区多头管理,各部门下发的文件都要执行,但管护中遇到具体困难却难以解决。同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属省林业厅管理,既要履行规划、科研、监测、监督、宣传等职责,又要组织实施省林业厅下达的重点生态工程,扮演着“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缺乏地方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综合性,这种体制不利于管护工作的长期高效顺畅运行。

(四)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环境监控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甘肃省在生态环境方面承载能力较弱,虽然政府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机制,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去治理环境问题,但效果仍不理想,现有的矿产开采依然造成植被破坏、地表塌陷等问题。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林业在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部分区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污染仍然较重、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仍然距离国家标准和公众期盼有较大差距,机动车尾气、扬尘及城乡居民燃用散煤秸秆、使用土炕、燃煤小火炉等烟尘大气污染治理依然艰难。全省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产业仍占很大比重,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依然存在,复合性和区域性污染日益明显。兰州市西固区兰州石化303 厂的毒气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那里的空气质量很差,常年灰蒙蒙的,群众意见很大。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监管成为薄弱环节,脏源点、卫生死角及乱堆、乱放、乱停等问题突出,部分排水沟恶臭四溢、杂木横生、淤泥堆积逐渐成为城市之痛。

(五)生态产业底子仍然较薄、基础仍然较弱

甘肃省的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从整体上讲,还存在底子较薄、基础较弱,规模量小、结构单一、产品雷同、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产业链形成的驱动力还不强实,资金要素缺乏等问题。绝大多数生态文化企业只重眼前利益,生产的产品都是简单的外来加工,而对潜在的文化价值开发不够。林业产业的许多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深入挖掘,在林业资源配置上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激发要素活力方面亟待加强。这不仅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的要求,也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要求不相称。紧紧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文化内涵、竞争力强的生态文化产业体系,努力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实现绿色增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任务既繁重又紧迫。

(六)宣传不够到位,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仍有待提高

一些单位对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不够,投入精力少,计划不周详,仅仅限于召开报告会、举办讲座的传统形式,宣传没有实现常态化。一些公众在节水节电、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方面的生态文明意识依然不高、知识不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次内涵还比较陌生,对生态的认识仍停留在卫生干净的层面,生态文明行为尚未成为全社会普遍的习惯,公众参与处于低水平层面。生态环境违法违规案件高发、频发。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培训教育不到位,职工环保意识淡薄,企业内部关注环保、关心环保、支持环保的氛围尚未形成。这都说明甘肃部分居民生态保护的意识仍有待提高,社会整体还处于“对环境保护认同度较高、认知度不足、保护践行度差”和“对环境需求较多、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弱”的层次。

三、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甘肃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生态建设政策叠加的机遇,全面对接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各类项目谋划,争取国家逐步加大项目、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力度,不断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提高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牧区水利、农村水利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投资标准;争取国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祁连山、“两江一水”、渭河源区三大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争取国家给予金融机构发行生态、环保等特别信贷的支持政策,加大对生态建设、资源节约、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及在“新三板”挂牌,推动生态环保项目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机构优惠贷款;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争取更多市县纳入生态文明、生态保护、生态补偿、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示范试点范围,加大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构筑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甘肃省委省政府持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工作,甘肃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生态环保立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科学立法,结合地域实际,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地方性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保地方标准,不断提高环境立法质量,为深入持久地推进美丽甘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如:完善《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转移支付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保护举报奖励制度,制定生态补偿机制、跨区县生态保护协作机制、《低碳经济法》《甘肃省环境教育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乡村清洁条例》。甘肃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生态体制改革,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化保护制度,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全面提升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化水平和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继续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继续落实生态补奖政策,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抓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及防沙治沙工程、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工程、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定西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继续推进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争取国家支持民勤生态示范区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应急式保护向持续性保护转变。着力落实水生态保护体系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工程、污染防治工程、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黄河上游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兰州石化环保技改搬迁工程,持续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发展腾出环境容量。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森林城市等创建。加快省级生态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和示范市县、示范企业建设。建立具有环境资源领域统筹功能的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总领全省污染防治、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管理工作,通过立法赋予该机构集中权限,改变部门之间权限分散配置的局面,降低全省环境资源管理的协调成本。整合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全面开展环境监督检查,严格监督各级检查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责任,严格检查监管行为落实情况,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摸排清理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扎实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环保质量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坚决把各类多发易发环境问题的源头堵住,确保污染防治“有实效”“不反弹”。

(四)推进生态文化产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要利用甘肃深厚的文化积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甘肃人民的创业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努力形成甘肃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要以循环经济为引领,利用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酒钢集团、金川集团、白银公司、华亭煤业等传统老产业,实现生态文化产业集约化高值化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生态新兴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抓好兰州红古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后续项目建设和兰州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瞄准前沿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做精做优高端绿色产业,创造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甘肃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企业上云计划,实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把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生态绿色安全农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如:打造榆中李家庄国家级田园,建设中国—以色列(酒泉)6 万亩的绿色生态产业园,建好陇西、渭源、民乐等6 个中药产业园区,抓好当归、党参、黄芪等11 个道地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区)建设,打造7 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陇西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基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充分挖掘森林文化、沙漠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大力发生态旅游业。

(五)加强生态文化素养教育,增强行为主体生态意识

第一,加强党政干部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知识纳入党政干部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定期举办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班,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学习常态化,特别要加强对基层村镇干部的生态教育,把学习领会生态文明重要思想作为政治责任,学深学透,入心入脑,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使全省广大干部自觉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与要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与管理工作。第二,增强企业生态文化教育。在全面贯彻落实环保法律法规的同时,完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生态文化教育和培训制度,培养企业员工的生态环保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企业行为责任。积极培育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企业文化,开展创建“绿色企业”的活动,结合企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清洁除废或通过采用环保先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效益的活动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第三,强化社会群众生态文化教育。政府利用新闻出版、电视台、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公益广告、互联网等公共宣传载体对社会公众形成全方位、持久性开展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生态文化论坛”等重大节庆日期,努力为社会各界搭建参与平台,不断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和生态意识,形成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第四,将生态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提升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水平。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生态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设置相关的生态教学课程,提高生态环境教育课时比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及其他课程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学校创建、义务植树、志愿者行动等多种生态化实践行动,切实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使生态文化入脑入心,成为学生永久的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甘肃省文明生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