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高施工精度控制

2020-02-21马红星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准度板式平整度

马红星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401130)

0 引言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次使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其中Ⅱ型板是由德国制造,在对底座板以及轨道板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纵向连接的方式来进行,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系统性,同时在线路方面比较平稳,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在速度以及舒适度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在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底座板施工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施工质量与整体质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高铁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如果是超高地段底座板厚度发生变化,或者是梁面标高存在偏差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底座板的厚度,从而对模板设计以及配置工作开展形成非常严重的阻碍。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还是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与设计方案,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速铁路施工要求,从而影响底座板的施工精度。因此,一定要加强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度的控制工作,才能在整体上提升高速铁路施工质量。

1 铁路板式无砟轨道概述

目前,在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板式无砟轨道属于一种全新的轨道结构,如今已经成为新建高速铁路线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板式无砟轨道中,底座板属于非常重要的混凝土底座形式,因此在整个高速铁路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承重作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精准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

(1)要想保证高速铁路施工工作可以实现顺利开展,其施工流程必须由专业的业主进行验收和评定,保证最终结果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之后,才能转入下一道施工流程中。因此,只有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准度,才能保证最终验收成功。

(2)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度与工程后期CA 砂浆施工工序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CA 砂浆本身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如果不能保证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准度,则有可能导致CA 砂浆出现超方或返工现象,这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 影响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度的原因

2.1 影响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度指标

在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验收项目中,施工精度控制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顶面高程施工精度、平整度、中线偏差以及宽度等部分。

结合沪昆高速铁路相关的施工经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统计。一共涉及到700 个检查点,其中中线偏差指标合格率在98%左右,宽度指标合格率为100%,而顶面高程指标与平整度指标分别为95%与94%。以上显示的指标数据,都会对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准度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在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中存在着一些不合格指标,根据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中线偏差。一般情况下,当中线偏差出现不合格现象时,主要是出现在超高段底座板当中。

(2)顶面高程。首先,如果将直线段底座板两边高程比较高时,在底座板的中间位置就经常出现标高或超高问题;其次,如果是在超高段底座板超高侧高程比较低的情况下,那么低侧高程就容易出现偏高现象。

(3)平整度。首先,如果是在直线段底座板沿线路方向平整度指标比较高的情况下,那么横向平整度就会比较差,如果是在超高段底座板沿线路方向与横向平整度都比较差时,也会对底座板精准度带来一定影响。

2.2 产生不合格指标的因素分析

在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过程中,其精准度还会受到不合格指标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不合格指标主要是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以及环境等几个方面产生的。在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筛选之后,可以将不合格指标因素划分为现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模板直立、高程测量、混凝土质量以及刮杠的使用与收面等。

(1)现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在京沪以及石武高铁底座板施工工作中,其中存在部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都是在实际中进行总结的,这就造成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不合格指标。

(2)在对模板支立底座板侧模进行安装时,通常都是使用工厂提前制定的组合钢模板,为了方便后期运输以及施工安装等工作的开展,因此在设计时通常会将长度控制在3 m 左右。在对模板进行纵向连接时,一般是按照法兰式方式进行连接,将薄橡胶放在中间一层,以有效避免产生漏浆等问题。

(3)高程测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高程测量所带来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第一,测量仪器方面。在对底座板模板标高进行测量时,一般都是采用高精度电子水准仪来进行,保证最终所测量的精准度可以满足实际施工要求。第二,测量方法方面。因为在对底座模板进行支立时,都是采用统一调平或统一抬高的方式来进行,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标高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准确核对,通常就不会对施工精准度造成影响。

(4)混凝土质量。结合“超高段底座板超高侧高程偏低,低侧高程偏高”的问题和实际施工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到混凝土存在的塌落度也是影响底座板顶面高程的重要原因。如果是在混凝土塌落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自流平”问题,超高侧实际混凝土标高低于设计标高,底座板中部和低侧混凝土标高高于设计标高时,这种问题也会对平整度产生一定影响。

(5)刮杠的使用。刮杠的使用方法也会对底座板施工精准度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刮杠进行全面检查,具体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第一,刮杠本身存在一定自重。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了解到,如果采用的刮杠自重比较轻时,那么在刮除混凝土时可能就会出现上浮的问题,而上浮程度是由混凝土坍落度来决定的。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刮杠本身的重量进行合理控制,从而才能达到施工现场的自重要求;第二,刮杠本身的刚度。如果是在直线段底座板两边高程控制比较好的情况下,那么底座板的中部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标高超出标准的现象。因此,如果底座板的中部标高出现超标准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刮杠变形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出现过刮杠弯曲的问题,然后在第一时间内对底座板的顶面进行严格排查,最终发现是因为底座板标高存在问题。

结合相关的施工经验可以了解到,为了避免刮杠出现变形,可以采用由工字钢进行制作的刮杠,一般都可以达到刚度方面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该每天在规定时间内对刮杠相关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刮杠出现变形问题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和处理。

2.3 收面

在收面施工环节中,通常都是采用铝合金直刮杠,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多次收平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与人工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主要是采用抹灰刀进行收平,保证混凝土表面具有一定的平整性。但是,结合相关经验可以了解到,在采用刮杠和抹灰刀进行多次操作之后,虽然可以为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提供良好的基础保证,但是可能会对顶面高程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应技术人员参与到其中,从而对整个收面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和操作。

3 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度影响因素处理措施

结合以上内容分析可以了解到,影响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精准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混凝土质量以及刮杠使用方法等方面,为了对底座板精准度进行严格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影响因素做出有效处理。

3.1 提升现场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在底座板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专业性比较高同时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保证所有人员可以对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等进行全面掌握。另外,对于相关施工部门而言,还应该将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全面落实,保证参与到现场的所有人员都能了解具体的施工流程和控制要点。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性,特制定无砟轨道施工安全规程,首先,每个作业面安排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安全员佩戴袖章,对施工作业人员操作进行监督,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其次,各施工队对上场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责任心,了解该工程施工安全要点。最后,每道工序开工前,现场技术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3.2 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合理控制

在底座板施工中,因为对于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不同,所以对于2 种段落应该使用不同的坍落度混凝土。在直线段底座板应该使用190 mm 左右的坍落度砼,而超高段应该使用170 mm 左右的砼。通过多坍落度的合理控制,不但可以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且还能对收面后的混凝土稳定性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混凝土灌注时,应保证混凝土高出底座板设计顶面少许(一般为2 cm左右),用振捣棒振捣施工时,应以没有气泡冒出和表面泛浆为止。采用Φ50 mm 振捣棒,插入间距不大于50 cm(从钢筋的间隙插入,避免触碰钢筋),梁端钢筋搭接密集区应用直径30 mm捣固棒捣固密实,振捣棒不能碰撞模板,也不能触碰梁面滑动层,严禁漏振,振捣棒的作用范围必须交叉重叠。

4 结语

针对相关施工经验,对影响底座板施工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后期可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猜你喜欢

精准度板式平整度
BH66F5355 增強型24-bit A/D MCU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振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