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中央空调系统解决方案
2020-05-05邓一
邓 一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娄底 417000)
0 引言
目前,病人对诊疗环境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且医院为了提高诊疗效率添置了众多大中型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等辅助设施。为了改善诊疗环境和设施运行环境,在门诊楼和外科楼都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
1 系统选型
中央空调系统分为3 个部分:水系统、冷媒系统和风管系统。空调主机按冷热源分为两类:电空调和非电空调。每种空调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某院根据医院功能需求、使用成本、用电压力等需求,综合选择了以“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为主,“电空调主机—水系统”为辅的混合型中央空调系统。
2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
2.1 工作方式
冬夏两季,“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负责门诊楼和外科综合楼的制冷、制热及全院卫生热水供应;春秋两季,“电空调主机—水系统”负责手术室、ICU 等科室的制冷和制热,“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负责全院卫生热水供应。
2.2 系统架构
卫生热水管网全部接入“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由其负责全院卫生热水供应。“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和“电空调主机—水系统”分别从机组安装专用空调水管到外科楼手术室、ICU 等科室,并在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处安装电动比例阀。外科楼其他科室和门诊楼空调水管接入“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管网。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如图1 所示。
2.3 工作原理
2.3.1 冬夏两季
非电空调机组单独运行。
制冷原理:输入热能加热溴化锂溶液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冷凝水进入蒸发器这个高真空环境骤然降温,喷洒到制冷铜管上,空调水将热量传递给冷凝水,水温降低;冷凝水吸收空调水热量变成水蒸气,被浓溶液吸收,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释放到大气中;变稀的溶液被泵送到高温发生器、低温发生器,再次被加热,再次产生水蒸气……如此循环往复。
图1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
图2 改造后电空调主机—水系统原理
制热原理:输入热能加热溴化锂溶液,产生水蒸气将制热铜管和卫生热水铜管内的水加热;凝结水流回溶液中再次被加热……,如此循环往复。
2.3.2 春秋两季
电空调机组主力运行,非电空调机组提供卫生热水辅助运行(卫生热水管路和制热管路没有交集)。
制冷原理:压缩机将氟利昂压缩成高压饱和气体,经过冷凝器冷凝,被节流装置节流之后进入蒸发器中,将所需要冷却的媒介冷却换热。
制热原理:四通阀换向,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从而实现制热。
2.3.3 调控原理
通过控制模块向PLC 中央控制器施加控制信号控制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电动比例阀,以此实现手术室、ICU 等科室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空调系统。
当控制旋钮旋至“电空调”侧,PLC 中央控制器对电动阀施加控制信号:阀1 开,阀2 开,阀3 关,阀4 关,阀5 开。空调水只经“电空调主机—水系统”管网流入模块机组进行热交换。
当控制旋钮旋至“非电空调”侧,PLC 中央控制器对电动阀施加控制信号:阀1 关,阀2 关,阀3 开,阀4 开,阀5 关。空调水只经“非电空调主机—水系统”管网流入非电空调主机进行热交换。
2.4 系统优化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如下情况:在春秋两季电空调机组制热阶段,临床科室在做脊柱类手术时,为了避免手术用的骨水泥固化,要求环境温度为20 ℃,因此其手术间需单独制冷。
为了实现此功能,空调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①脊柱外科手术间增设“专供/正常”按键;②修改控制屏和PLC 控制器程序;③模块压缩机组1 设置为专用机组,改造其水系统管网;④对相关空调水管加装水泵和电动阀,控制运行。改造后的“电空调主机—水系统”原理如图2 所示。
当控制方式由“正常”转为“专供”时,PLC 控制器施加信号给压缩机组1、水泵2、电动阀1~7:①压缩机组1 运行模式由制热切换成制冷;②水泵2 经时间延时开始运行;③电动阀1~7开闭情况为:1~3 均开,4~7 均关。模块压缩机组1 变成专用机组,单独对脊柱外科专用手术间进行制冷,其它模块压缩机组依然保持制热模式。
当控制方式由“专供”转为“正常”时,PLC 控制器施加信号给压缩机组1、水泵2、电动阀1~7:①压缩机组1 运行模式由制冷切换成制热;②水泵2 停止运行;③电动阀1~7 开闭情况为:1~3均关,4~7 均开。所有模块压缩机组共同对手术室进行制热。
3 结语
通过采用上述中央空调系统解决方案,有效满足了医院空调功能需求,解决了卫生热水供应问题,非电空调的使用降低了氟烃化物的排放。电空调机组和非电空调机组的切换使用功能,有效缓解了医院用电压力,并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