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实践对策分析

2020-02-21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6期
关键词:医疗故障人员

刘 峰

(山东省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山东济宁 272131)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水平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医疗设备的使用是否安全有效以及设备后期维修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身体康复。从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受医疗设备使用普遍存在的维修不及时、不彻底的影响,国内医疗设备在维修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就如何优化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1 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1.1 机械零部件故障

医疗设备机械零部件故障表现为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转,且内部零部件出现脱落或破损。医疗设备不能够正常运转很有可能是设备存放的环境潮湿、不通风或长时间不使用导致设备内部零部件生锈等。

1.2 软件故障

医疗设备软件故障主要是指设备操作人员无法根据需要调节控制设备的主要功能,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是单片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操作失误。在程序文件大量积累和计算机中毒之后很容易引发软件故障。

1.3 电子故障

医疗设备出现电子故障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集中体现在电源部分和电路两个方面,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表现为保险丝烧毁、保险丝超负荷功率元件破损、系统内部零件电能不稳定等。电路故障主要是电源线数据接触不良、元器件烧毁、电路断板、异物掉落等。

2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设备维修缺乏足够资料的支持

从医疗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一些设备生产厂家为了避免自己独有的生产加工技术外露,在为医院提供医疗设备的同时往往不会为医院提供详细的接线图和框架图,由此使得医院维修人员无法对医疗设备形成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在无形中加大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难度。另外,在有医疗设备零部件受损的时候,相关配件往往需要从国外购置,延长了设备的维修周期。

2.2 医院缺乏高素质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支持下,医院所拥有的医疗设备科技含量较高,多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因而医疗设备的维修要求较高,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水平不足以承担设备的维修任务,因而也就无法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

2.3 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经过不完全统计分析发现国内每年医疗设备采购投入资金高达500 亿元,在重资金的投入下使得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管理是医疗设备运行是否顺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售后服务不够完善,在多部门配合服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沟通不顺畅的问题。

2.4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成本较高

在对医疗设备使用没有投入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无形中加大了医疗设备后期维修成本消耗。另外,一些医院片面的认为医疗设备是医疗事业发展辅助性工具,地位次要,仅仅由专门的负责科室进行管理即可,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后只需要返厂不需要日常维护,这样无形中加大了设备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和设备维修成本。

2.5 行业垄断现象严重

一些医疗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垄断问题,即高端医疗和平民化医疗发展差异较大,高端设备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不仅如此,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垄断更为严重,医疗设备零部件大多被控制在原有生产厂家的受众,一些厂家也将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管理看做是一种垄断,在设备出现使用故障的时候厂家会要求更换整个设备的板子和部件,而这些板子和部件往往需要消耗较多的资金,但在本质上只需要更换其中一个零部件就能解决设备的使用问题。

3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优化故障

3.1 改变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维护理念

医院技术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的时候需要正确处理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之间的管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保养理念,并积极配合医疗设备的使用人员做好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并定期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检修,通过检修确保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2 强化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使用仪器设备的时候需要始终树立预防性维护为主的思想意识,在医疗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和其他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强化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从而确保医疗设备始终处于最理想的使用状态。

(1)强化对医疗设备的日常检查。医疗设备的日常检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预防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的时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表面清洁;在设备使用之前检查设备的电压、电源;了解设备的光路和水路使用是否顺畅;设备关机之后要及时为其盖上防尘罩。

(2)强化对医疗设备的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医疗设备也是对医疗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管理的一种体现,通过这种检查能够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精准度,增强设备的使用性能,消除设备的使用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维修人员根据设备性能要求对设备开展必要的清洁管理和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替换设备易损零部件。

3.3 提升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现代医疗设备融合了最新的技术形式和多学科知识,与以往简单的医疗设备相比,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拥有更多的功能。为此,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不仅对动手操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还需要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操作和使用设备,明确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式。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知识,而且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想要具备以上素质需要定期参与医院组织的技能培训,在培训中深化学习关于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运行维护知识。

3.4 寻找第三方售后技术服务支持

在激烈的医疗设备竞争环境下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竞争来降低各个设备使用维护的支出,在设备原有生产厂家的基础上额外发展第三方维修商,第三方维修商为了能够和原有的生产厂家进行竞争,第三方维修商需要尽可能的降低产品设备的维修资金消耗,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缩短产品的维修周期,确保医疗设备各个零部件使用的良性供应。

3.5 确保设备维修记录信息的科学和完整

对于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维修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规范设备维修报告的内容,从而在遇到医疗设备使用故障问题的时候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医疗设备的故障。同时,在医疗设备每次维修操作完成之后还需要由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及时填写设备维修报告单,其中囊括设备的使用部门、设备的维修型号、设备故障发生时间和表现、设备故障排查原理、设备维修负责人签名、设备维修各个零部件所消耗的经费。

3.6 强化对医疗设备维修后的质量检查

(1)采取措施检查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在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按照规范的标准来检查设备的电线是否出现了折线、绝缘、老化、受损、松动、磨损等问题。在发现电源线外观没有出现以上问题之后应用专业的检测手段来检测医疗设备的低阻抗、机壳是否漏电。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检测医疗设备使用者的导联操作是否存在漏电问题。

(2)检测医疗设备的综合性能指标。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操作之后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医疗设备的整体功能开展测试,确保医疗设备的基本性能达到维修部门的检测标准要求。在检测急救类医疗设备的时候可以邀请厂家予以技术支持,比如呼吸机、麻醉剂、除颤仪等,确保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

4 结束语

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医疗设备的使用故障和隐患防范问题应引起相关人员的进一步关注,现代医疗的快速发展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坚定树立自己的责任心,脚踏实地的做好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制度约束、规范医疗设备的使用,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医疗设备在促进现代医疗发展中的作用,深化现代医疗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故障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故障一点通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