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理念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2020-02-21张美婷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细化科室医疗

张美婷

(厦门市中医院医学工程部,福建厦门 361009)

0 引言

目前随着医疗的需求逐渐提高,医院对医疗设备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医疗设备向着大型、自动化、高精准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然而在实际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仍然存在设备维修成本高、设备使用效率低以及设备维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基于此,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及维修情况的重视度,将精细化理念运用到管理中,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促进医院整个管理水平的提升。

1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1.1 医疗设备维修成本高

目前仍有部分医院为避免医院医疗设备遭到人为破坏,分开核算医疗设备使用部门产生的成本以及维修部门产生的成本。因医院没有形成正式的维修收费标准或规定,这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有些医院维修部门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情况比较模糊,甚至随意收费,从而引起其他部门不满。而且医疗设备的使用部门不需要考虑设备的维修问题,因此也忽略维修部门所承担的高昂维修成本以及实际维修效果,使用时没有重视设备的保护及保养,导致部分医疗设备的高度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同时造成维修部门在工作上呈现出消极怠慢的状态,设备维修效果也不理想。

1.2 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医院提高了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视程度,但仍然缺乏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维修人员,导致实际维修效果与预期效果出现较大偏差。由于医院医疗设备使用频率较高,若维修人员没有相对专业的维修技术,这也会导致医疗设备使用效果受到制约,而且影响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医疗设备的维修时间成本以及资金成本。医疗设备维修不当的情况下还会给正常诊疗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2 精细化理念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策略

2.1 精确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核算

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核算在设备维修管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精细化理念下,医院需要精确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核算,建立合理的维修成本核算机制[2]。第一,医院应细化设备分类,量化收费标准。医院医疗设备的基本成本构成主要有技术维修费以及基本成本费,技术服务费包含技术服务费以及专用维修仪器费等,基本成本费包含耗材费用、零配件费用以及交通运输费用等。在基本成本核算中,设备科所使用的各类专用维修仪器也会产生一些费用,适当地收取一些折旧费用是合理的,这样也有利于设备科维修仪器的更新换代,为医疗设备维修创造条件,同时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各科室的设备维修成本。第二,医院应细化对于医疗设备保养及搬迁所产生的服务费的制定收取标准。保养、搬迁也是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若医疗设备保养不及时,难免引发设备故障,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无法维修;工作人员搬迁过程中未做到细致、认真,造成设备损坏,也会增加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因此,医院应遵循“市场化”规则,利用经济杠杆设定合理的有偿服务收费来降低各科室的设备维修成本,在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可以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第三,医院应细化针对小型简易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核算机制。在医院医疗设备中,小型简易医疗设备的损坏率明显较高,但维修人员却认为该类设备的维修成本较低,因此不愿花费太多时间维修。然而该类设备在日常诊疗中的使用也较频繁,产生的维修成本也明显较高。因此,医院可以将小型设备的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与成本责任相挂钩,促进各科室积极配合各种大小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最大限度降低医疗设备成本。

2.2 建立完整的医疗设备维修记录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以及保养过程的相关资料,均属于设备的维修记录,这些记录对于医疗设备档案的生成必不可少。建立医院维修记录是医院对医疗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基础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更是最大限度地为医院各项诊疗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这就要求相关维修记录人员应做到认真、细致、负责,确保医疗设备维修记录收集齐全、整理规范[3]。医疗设备维修记录资料的收集具有一定难度,因为每一项记录都是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其第一资料往往分散在各个科室中,如果没有及时将各个科室所记录的资料收集齐全,就有可能被随意地乱放,从而造成不可换回损失。因此,医院应将各科室的医疗设备维修记录收集渠道落实到位,指定专门工作人员收集及保管这些维修记录,确保维修记录完整、准确。在精细化理念下,每台医疗设备都应该建立其相关的维修记录,要求各科室按照相关的医疗设备维修记录标准进行记录,具体需要记录的信息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和使用该设备的科室、相关的负责人以及设备出现故障的具体内容、出现时间、原因、维修方式、维修内容、维修费用、维修类别、维修工程人员、维修日期、使用科室验收和开机运行情况等。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科室负责人应及时使用维修记录,利于工程人员快速诊断设备故障原因,缩短医疗设备的维修时间。同时,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可以实现预防性维护,以及时消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故障问题,还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医疗设备的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建立完善的、全面的医疗设备维修记录,有助于开展医疗设备运行的实时跟踪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设备正常工作。

2.3 加强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型设备以及尖端设备随之出现,设备更新的同时,也对技术人员技能的更新有了更高要求[4]。在实际工作中,要想保障新型医疗设备充分地投入到临床中,就需要医院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利用精细化理念有意识地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在提高维修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技能。医院相关负责人需要充分意识到,强化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培养,是医院实现先进医疗设备有效配置的前提,更是先进医疗设备充分发挥效用的重要保障。第一,在任何医疗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医院应对设备的直接使用者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医疗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流程,要求所有使用者严格按照医疗设备的使用标准进行诊疗工作。第二,医院可以定期对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的相关培训,可采取集中讲座的形式开展培训。新上岗的医务人员应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要求其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医疗设备功能,同时还要具备在医疗设备故障时做出简单判断的能力。以此保障医疗设备能够正确运用,促进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提升。第三,医院应定期对医学工程部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技术培训,从设备的使用情况、故障情况、完好情况以及资产利润情况对工程部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估,同时做好监督工作,重点把握好评价的维度与指标,为真正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维修人才提供一个可以自主发挥的平台。第四,医院应积极鼓励医疗设备维修部门与使用部门进行维修技术交流,探讨应急维修方式以及维修预防方式,支持维修部门各维修人员之间进行工作经验交谈,为表现优异的维修人员提供一个外出培训的机会,将院外更好的维修技术引入本院中,以提高自身维修技术水平,同时也促进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进一步提高。

3 结语

目前各大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理念十分必要。精细化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而且还可以促进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为医院诊疗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精细化科室医疗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