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0-02-21程红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治疗仪淋巴上肢

程红

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常伴随癌细胞转移,累及其他脏器,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手术愈发成熟,改良根治术逐渐成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标准术式[1]。但手术操作、淋巴结清扫不当、术后感染等易造成术后淋巴水肿,导致活动受限,加重患者痛苦,不利于术后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年龄32~63岁,平均(47.45±2.97)岁;癌症部位,左乳22例,右乳19例;病程9~13个月,平均(11.07±1.38)个月。对照组年龄32~64岁,平均(47.96±2.99)岁;癌症部位,左乳23例,右乳18例;病程9~14个月,平均(11.53±1.4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女性;经病理学检查均为乳腺癌;均符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指征;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免疫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存在心、肺、脑等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术后均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威海市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WBH-B)治疗:治疗前检查患者肢体,于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安排患者处于舒适体位,除去肢体相关饰品;插电源,穿戴袖套,松紧以两指为宜,连接空气管,开机,设定治疗时间为20~30 min,调节压力为80~110 mmHg(1 mmHg=0.133 kPa);治疗结束后关机,拆除相关管线,取下袖套,检查皮肤情况;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询问患者感觉,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治疗,并汇报医师进行处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包括测量双上肢周径,做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加强外科护理。(1)术后体位:可使用柔软、吸汗的棉枕垫抬高患者术侧上肢,保持其肘关节高于肩部,手腕部高于肘关节。(2)肢体按摩:重点按摩无淋巴瘀滞的健康部位,先按摩远离淋巴水肿肢体,再轻轻按摩术侧上肢,先按摩远心端,再按摩近心端,按摩时掌心和手指应贴紧皮肤,使淋巴液流向附近淋巴管,每次按摩15~20 min,2次 /d。(3)功能锻炼:术后24 h 内,活动手指及手腕,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术后1~3 d可进行前臂、肘关节屈伸运动,但上臂制动;术后4~7 d可进行钟摆运动,以肩关节运动为主,术侧手臂轻轻摆动,不可幅度过大,以免影响组织愈合;术后1周锻炼术侧上肢,进行上臂上举及屈肘旋转,视恢复情况开展爬墙运动,即面向墙壁站立,上举术侧手掌并放于墙上,如走台阶般将中指和示指交叉向上爬行,于最大高度处做标记,并在标记处停留1 min 左右,1~3次 /d,10~15 min/次。(4)出院指导:术侧上肢不可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等,不能负重5 kg以上的物品,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1.3 临床评价

(1)淋巴水肿程度:无水肿为双上肢周径大小相同,无临床表现;轻度水肿为术侧上肢周径大于健侧3 cm以内,水肿累及上臂,对生活和工作无影响;中度水肿为术侧上肢周径大于健侧3~6 cm,水肿累及上臂及前臂,运动功能受限;重度水肿为术侧上肢周径大于健侧6 cm以上,水肿累及整个手臂,呈橡皮肿,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2)术侧上肢功能评价:比较两组6个月后术侧上肢上举高度、外展及旋转角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淋巴水肿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淋巴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淋巴水肿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术侧上肢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术侧上肢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侧上肢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术侧上肢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上举高度(cm) 外展角度(°) 旋转角度(°)对照组 41 7.85±1.96 29.89±3.74 52.91±3.31观察组 41 10.25±1.41 33.12±4.14 55.67±3.94 t 6.365 3.707 3.434 P 0.000 0.000 0.001

3 讨论

随着女性卫生宣教的普及,我国乳腺癌检出率逐渐提高,乳腺癌患者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病灶进行治疗,但由于癌细胞易侵袭淋巴细胞,而游离淋巴细胞可随血液传播至全身,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进行淋巴结清扫[3]。淋巴结清扫不全易造成淋巴水肿,导致术侧上肢沉重、胀痛、麻痹或继发感染,引起术侧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

常规外科护理通过抬高患肢、徒手按摩等措施达到预防或治疗水肿的目的,但患肢抬高角度不够、按摩力度不足等因素均会影响干预效果。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以仪器代替人工按摩,其基于压力泵原理,使用多腔室气囊进行循环式的充放气,可产生渐进性、方向性的挤出作用,能够促进淋巴液和静脉血的回流,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加快炎症介质和代谢产物的排出,从而促进水肿消除[4-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淋巴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术侧上肢功能优于对照组,表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情况,促进术侧上肢功能恢复,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分析原因在于,在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加强外科护理,术后进行肢体按摩,可将淤积的淋巴液挤压至近心端,使其流入淋巴管或血管,控制水肿发展;术后依据时间进行分阶段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可维持患者依从性,同时可有效加快上肢的血液循环,从而消除水肿、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6]。综上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淋巴水肿情况,恢复术侧上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治疗仪淋巴上肢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