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导管留置患者中的应用

2020-02-21孟令珠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感染率针对性重症

孟令珠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天津 300192)

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可同时为重症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护理、康复等一系列相关措施,同时可用作隔离重症、昏迷患者的场所,提供有针对性的监测。随着现代医疗理念的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更新,ICU逐渐发展为集现代化治疗、检测、护理、康复训练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对高危重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重要帮助[1-2]。大部分高危患者进入ICU后,前期会进行ICU导管留置,加之重症患者身体免疫能力下降,临床实践中导管留置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3]。本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预防ICU导管留置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我院ICU接收的导管留置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年龄34~67岁,平均(51.54±4.82)岁;住院时间16~49 d,平均(28.25±4.47)d;重症类型,严重创伤(包括手术创伤)26例,器官功能衰竭(心肝肾脑等器官)18例,伴有严重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4例,重症休克5例;导管留置类型,血管内导管留置25例,气管导管留置19例,腹膜透析导管留置19例。观察组男36例,女27例;年龄32~68岁,平均(52.63±4.93)岁;住院时间15~46 d,平均(28.83±4.66)d;重症类型,严重创伤(包括手术创伤)24例,器官功能衰竭(心肝肾脑等器官)19例,伴有严重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6例,重症休克4例;导管留置类型,血管内导管留置24例,气管导管留置17例,腹膜透析导管留置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诊断与后期管理标准: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的《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4]的入住诊断标准与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纳入标准:患者均≤70岁;患者入住ICU病房时均进行ICU导管留置;所有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案例,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ICU重症监控治疗护理中途死亡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慢性器官衰竭进入晚期患者;急性传染病患者;明确诊断为脑死亡持续性植物人患者;诊断为恶性肿瘤晚期的终末期患者,无治疗生存可能性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常规必要的生命体征检测,观察患者血液指标及体温、心率等指标;加强日常管理,保证病房清洁,告知家属即将进行的治疗并确保家属积极配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1)成立针对性护理小组,由2名资深护理医师带队,4名普通护士组成,组内先通过网络学习针对性护理的专业内容以及最新护理案例,提高护理机能;研究ICU患者病历资料,针对每例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针对性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2)管内导管留置患者需定时更换导管冲洗液、输入液等,1次/d,更换时医护人员应认真查看留置导管是否存在感染征象;对于时间较长的ICU患者,定期做导管细菌培养,每3天1次;体温超过38.5 ℃患者做周围血培养,患者继发败血症或血培养结果阳性,立即拔出留置导管;更换新导管;在动脉、中心静脉以及肺动脉的导管连接处使用旋锁接头,预防脱落造成血栓或出血。(3)气管导管留置患者需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呼吸道插管固定,同时适当约束患者四肢;护理人员定时清理导管内的分泌物,定时吸痰,每2小时1次;定时检查导管内的吸取物,做革兰染色细菌敏感试验,1次/周。(4)腹膜透析导管留置患者需在手术室内放置留置导管;采用封闭式无菌引流装置,定时更换,1次/d,更换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同时对引流液做细胞计数、革兰染色、细菌培养,诊断是否发生腹膜炎。(5)主动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以及预防感染注意事项,提高家属配合度,降低患者感染率。(6)保持患者ICU病房的清洁,定期更换患者的生活用具、衣服、床单被褥等,定时消毒患者创口,前期每4小时1次,后期每8小时1次。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15 d时ICU转出率以及1个月内感染率。ICU转出率判定标准:按照《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中的相关标准判定,要求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主要受损、衰竭器官的功能恢复稳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ICU转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CU转出率、感染率比较[例(%)]

3 讨论

ICU是医院加强医疗的特殊科室,接收的均是高危重症患者,患者病情危急,身体功能严重受损,尤其是免疫功能受损较为严重,加之重症患者采用的侵入性治疗、护理等,需要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同时为了利于后期治疗开展,大多数患者均行ICU导管留置[5]。但是临床研究发现,ICU导管留置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未接受ICU导管留置患者高,不利于患者治疗与预后的进行,因此需要对ICU导管留置患者行一定的感染护理干预来降低感染率[6]。ICU接收各种疾病重症患者,不同重症疾病的护理重点、难点不同,临床常规护理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需采用具有较强针对性,能够将各类ICU患者区别对待的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针对性强、护理内容专业、效果突出等特点,在ICU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运用,获得医院以及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CU转出率高于对照组,感染率略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预防ICU导管留置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一定程度降低患者感染率,同时提高患者的ICU转出率。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患者病情、护理专业内容的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身体、心理等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专业化护理方案,由护理技能专业的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所处环境制定护理方案,共同完成护理,在现今患者重视治疗、护理感受、患者病情日益复杂的环境下,运用越来越广泛。在ICU导管留置预防感染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针对各类不同导管留置方式、特点以及各类导管留置方式常见的感染原因以及表征,进行专业的防感染护理,通过定期清洁导管、器械,对患者进行各项感染测试,患者家属的感染教育等途径,降低患者来自导管、器械、环境等因素的感染威胁,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恢复,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9-10]。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预防ICU导管留置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一定程度降低患者感染率,提高患者ICU转出率。

猜你喜欢

感染率针对性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现状调查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