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口腔推麻仪在牙髓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2020-02-21潘红杏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牙髓炎卡因口腔

潘红杏

天津市口腔医院 (天津 300041)

儿童期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且身体各项功能均处于动态改变状态,很多儿童因为喜好甜食、清洁牙齿方法不当,患上牙齿疾病,尤其牙髓炎较为常见。牙髓炎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患儿的正常饮食,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既往有调查研究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儿童接受了口腔治疗,而如何实现无痛操作,减轻患儿痛苦,是众多口腔外科医师积极研究的重要课题[1]。传统局部麻醉注射用药过程中,很多患儿有明显的紧张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我科在儿童牙病治疗过程中引进并使用了无痛口腔推麻仪,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11岁,平均(8.65±2.03)岁。试验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12岁,平均(8.74±2.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征得患儿及其家属同意,患儿均符合牙髓炎临床相关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均具有牙髓治疗指征;排除活动性出血及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麻醉,即单纯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对患儿进行麻醉。

试验组应用TMY-1无痛口腔推麻仪麻醉。(1)麻醉药物:阿替卡因肾上腺素1.7 ml,其含有67 mg盐酸阿替卡因与1.7 ml肾上腺素。(2)麻醉操作:选择颊黏膜下局部作为患儿的麻醉部位,抽取麻醉药物0.5 ml,在注射麻醉药物的过程中,需选用规格适宜的加压器和针头注射4%阿替卡因及1:100 000肾上腺素,前、后牙体的注射剂量分别约为0.5 ml、1.8 ml,且应加强麻醉药物注射剂量的控制(<1 ml/min),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结合患儿年龄、体重等指标调控麻醉药物用量。

1.3 临床评价

(1)麻醉效果:优,术中患儿能主动配合,医师操作能顺利进行并完成;良,术中患儿自感些许疼痛,但处于可接受范围,并能较好地配合医师的指示;尚可,术中患儿疼痛明显,需在手术助手约束下方可进行操作,延迟手术治疗进度;差,术中患儿哭闹不止,疼痛感明显,不愿意配合治疗或治疗终止;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估,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得分越高提示疼痛越剧烈。(3)面部表情:采用Kuttner面部表情评价法对患儿接受麻醉治疗期间所呈现出的面部表情作出相应评分,其中微笑、似于微笑、不微笑分别记作0、1、2分,对应的分值越低,提示患儿所承受的痛苦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试验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2.2 两组疼痛、面部表情评分比较

试验组面部表情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实生活中,因为没有对牙齿加强日常维护,且多数儿童极为偏爱甜食,故而增加了牙髓、牙龈、牙体等多种口腔疾病发生的风险,对儿童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活动产生较严重的影响[3]。儿童自律能力、对疼痛的承受能力普遍偏差,因此在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过度恐惧、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所以,在儿童牙体牙髓疾病治疗过程中,一般会采取麻醉治疗方案。阿替卡因是复方制剂,包括盐酸阿替卡因与肾上腺素,均无毒害作用,适用于口腔疾病局部麻醉中。

表2 两组疼痛、面部表情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疼痛、面部表情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面部表情评分 VAS评分试验组 43 1.2±0.4 2.28±1.05对照组 43 3.7±0.8 6.10±0.40 t 8.560 6.374 P 0.000 0.000

无痛治疗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诊疗理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提倡,现已有较多研究指出,无痛治疗有利于缓解患儿的主观疼痛感,降低牙科恐惧症的发生概率[4-5]。本研究中,试验组治疗期间采用了无痛口腔推麻仪,结果显示,试验组麻醉优良率、疼痛评分、面部表情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证实了无痛口腔推麻仪用于口腔疾病患儿治疗中的有效性。

无痛口腔推麻仪能够创造一个麻醉通道,即在针头进入时继续维持压力,以保证麻醉药物始终处于针头前端,构建麻醉通道,这样即能够在进针前完成预操作,获得注射过程中无痛的效果。与传统局部麻醉方式比较,无痛口腔推麻仪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注射针管应用方面,医师可以利用脚踏板实现对麻醉药液注射速度的有效调控,无须用手推进注射器,以防患儿直视针管而产生恐惧感[6]。且在本研究中,试验组采用了浸润性麻醉的方法,其能够有效规避因阻滞麻醉而出现的血肿、神经损伤等诸多并发症,且操作过程简易,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注射后2~3 min即可见效,麻醉效果可以维持2.5~3.5 h,麻醉效能处于较高水平,且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7-8]。

综上所述,无痛口腔推麻仪应用于牙髓炎患儿治疗中,有益于缓解疼痛,提升麻醉效果。

猜你喜欢

牙髓炎卡因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