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2020-02-21闵丹丹

医疗装备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山莨菪碱胃肠炎

闵丹丹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西九江 332000)

急性胃肠炎是一组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毒素及细 菌感染致使机体胃、肠黏膜受到刺激、损害、感染,出现突然性炎性改变而引起的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夏秋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时段。该病起病突然,患者主诉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且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发热、畏寒,甚至引发水电解质紊乱、肠穿孔、休克等危重并发症,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极大的影响。本研究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试验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7~63岁,平均(38.6±6.2)岁;平均病程(36.3±3.4)h。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9~66岁,平均(40.0±6.8)岁;平均病程(38.1±4.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腹部B超、血便常规检查确诊为急性胃肠炎;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感染及其他严重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对研究用药过敏或禁忌的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存在沟通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禁食、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采取山莨菪碱单药治疗:给予患者10~15 mg山莨菪碱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07,1 ml:10 mg×10支)静脉注射,1次 /d ;病情严重患者可间隔30 min左右重复给药,可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连续用药3 d。

试验组采取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山莨菪碱用药剂量、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同时将0.2 g西咪替丁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8427,2 ml:0.2 g×10支)加入250~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充分混合、稀释后行静脉滴注治疗,滴注速度控制在1~4 mg/(kg·h)内;连续用药3 d。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变化。(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大便性状及每日排便频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性状及每日排便频率明显改善,食欲有所恢复;无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未见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2)炎症介质:采用美国贝克曼UniCel 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IL-8、IL-6、PCT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8、IL-6、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IL-6、PCT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L-8、IL-6、PCT水平比较()

表2 两组IL-8、IL-6、PCT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IL-8(ng/L) IL-6(ng/L) PCT(μg/L)试验组 50治疗前 55.1±9.8 34.6±7.8 3.0±0.6治疗后 24.9±6.4ab 8.0±3.1ab 0.9±0.2ab对照组 50治疗前 54.0±9.4 35.1±8.0 3.1±0.8治疗后 34.7±8.1a 18.6±5.7a 1.7±0.5a

3 讨论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内科发病率极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与饮食不洁、腹部受凉、食物中毒、过多摄入生冷食物等有关,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血清PCT作为较敏感的细菌感染指标,在临床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水平与患者感染程度成正相关,水平越高则感染程度越重[3];IL-8和IL-6均属于细胞因子,对炎症反应的发生、进程具有促进作用,被视为重要的炎症早期指标[4]。急性胃肠炎患者一旦发病,其IL-8、IL-6、PCT等炎症介质水平均异常升高,说明炎症反应与急性肠胃炎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IL-8、IL-6、PCT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莨菪碱是临床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托品类生物碱,主要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通道起到降低组胺类物质释放、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状态、减缓胃肠蠕动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腹泻等症状[5];此外,其对机体胃肠道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可减少炎性渗出,减轻胃肠黏膜损伤并促进其修复。西咪替丁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细胞上的H2受体,对基础胃酸分泌以及组胺类物质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效抑制作用,可保护胃肠黏膜,加速其炎症水肿消退,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山莨菪碱联合西咪替丁的应用可加速炎症消退,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胃肠炎患者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的效果明显,可调节患者炎症介质水平,促进消化道症状改善。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山莨菪碱胃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山莨菪碱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