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对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2020-02-21乔继华董树婉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适应力生涯维度

乔继华 董树婉 马 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一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临床护理实践是培养实习护生适应护士角色的重要过程,对护生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2]。临床护理教师一般是由医院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责任委托而自行选拔出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骨干护士担任,其是否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实习护生进行有效的临床实践教学,会对实习护生的职业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4]。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对于职业挑战的准备程度,良好的生涯适应力对实习护生到临床护士的职业的顺利过渡具有积极意义[5]。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对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17 年10 月~2019 年3 月在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专科或本科实习护生;②临床实习时间≥1 个月;③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因夜班、请假等原因调查期间不在岗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经过查阅文献与咨询专家后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对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家庭住址、临床实习时间、对实习环境的评价等内容的调查。②由Mogan 和Knox[6]编制的临床护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包括48 个条目,共5 个维度:教学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关系和人格特征。总分越高,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越有效,该问卷Cronbach′s ɑ 系数为0.971。③由Hou 等[7]学者编制和检验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共24 个条目,共4 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护生生涯适应力越强。量表总体及各维度Cronbach′s ɑ 系数为0.717~0.832,信效度良好。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在征得医院的同意后,由专人调查,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有关指导用语和条目解释等方面的统一培训,当场统一回收所有量表。调查问卷共计发放300 份,审核后确认合格问卷数量为278 份,有效率为92.6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应用Pearson 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r|≥0.8 表示为高度相关;0.5≤|r|<0.8 表示中度相关;0.3≤|r|<0.5 低度相关;|r|<0.3 表示不相关。采用多元分层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与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情况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总得分处于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教学能力、评价行为、护理能力、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总得分处于水平,4 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涯自信、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关注。见表1。

2.2 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的生涯适应力得分情况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实习时间、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以及对实习环境的评价的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不同(P <0.05)。见表2。

表1 实习前期护生职业认同现状

表2 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的生涯适应力得分情况

2.3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得分与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得分与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及各维度评分呈中、低度正相关(P <0.05)。见表3。

2.4 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

对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层:将一般资料中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实习时间、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以及对实习环境的评价)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这些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可以解释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35.2%的变异。第二层:在第一层分析的基础上,将实习护生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实习时间、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以及对实习环境的评价以及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得分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可引起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34.4%的变异。自变量赋值见表4,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3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得分与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的相关性分析(r 值)

表4 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方式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得分情况

教学能力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的维度评分中得分最高,与文翠菊等[8]学者研究结果一致,教学能力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将临床护理知识转化为实习护生学习成果的能力[9-10]。在医院实习期间,学生往往会出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在对护理专科操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知识需求,而大多数时候,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往往会忽略来自不同学校、层次、地区的实习护生在学校前期所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差异性,进行相同的护理带教[11],加之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均可能会使得护生出现在实践技能与护理知识掌握上的差异。个性特征评价得分最低,此结果与Maddineshat 等[12]研究的结果类似,个性特征指的是以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倾向与情感行为的外在综合体现[13]。有相关研究[14]认为,医院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个性特征的重视程度与提升学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能够尊重、鼓励护生,充分给予护生情感表达空间,会更有利于护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和提升护理水平。

表5 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

3.2 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中,实习护生的生涯适应力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维度分别为生涯自信和生涯关注,与郭素芹等[15]报道一致。提示在医院的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实习护生对职业前景与就业期望方具有较好的乐观态度,并对护理事业充满信心,在实习过程中愿意主动去适应临床环境,因此,在生涯自信方面得分较高。但是,由于护生接触工作繁琐的临床护理环境以后,临床实践经验不足易引发护生的不自信以及对护理操作的恐惧感[16],易造成护生身心的疲乏,因此其得分较低。同时结果显示,年龄较大的护生、男性护生以及专科护生具有较高的生涯适应力,随着接触临床护理的时间的增加,护理专业学生会有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较满意以及对实习环境具有积极评价的护生具有较好的护理生涯适应力,原因可能与按照自身兴趣选择护理专业的实习护生在职业态度方面具有更加积极的职业认知有关[17],因此生涯适应力较好。

3.3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对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经过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对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有一定的影响。原因可能如下:①当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行为积极有效时,能够通过给护生传达出较为积极的职业认知态度,进而提升护生临床实践的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意义感,增强护生对护理职业的信心[18],进而具有较高的生涯适应力。②当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实现护生的职业期望时,会加重护生的心理负担,增加对护理这一职业的否定感和排斥感,与生涯适应力不足之间形成恶性循环[19-20]。因此,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医院在安排临床护理教师时,应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护生在临床学习方面的知识需求,注重个性化和分层次教学[21-23],在实习这一过渡期,通过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积极的言传身教,对其带教的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虽然总体来看,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积极有效的,但也要根据不同特点的护生给予不同的带教对策以提升护生生涯适应力,提升护生对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适应力生涯维度
Moderate stress is actually good for you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吐槽退役生涯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