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非洲狮异氟醚吸入麻醉病例报告
2020-02-21卢爱桃刘占江郑秉武
杜 山 卢爱桃 王 瑞 柳 强 刘占江 李 航 郑秉武*
(1.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8;2.内蒙古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和浩特,010031;3.呼和浩特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呼和浩特,010020;4.呼和浩特滨岸宠物医院,呼和浩特,010010;5.北京美联众合爱马动物医院,北京,100018)
近年来,中国野生动物园中非洲狮(Pantheraleo)数目普遍增加[1],在增加观赏性的同时,非洲狮相关疾病报道越来越多[2-3],化学保定是疾病诊断治疗的基础,虽然野生动物的麻醉药品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因为野生动物的生理、行为及保定目的不同,麻醉保定药物的选择日趋多样。目前,联合用药更适合于野生动物,特别是药物吸入麻醉。因其麻醉深度、麻醉时长可控,回苏时间短、副作用小,在野生动物化学保定中应用越来越多,本报告记述了一非洲狮胎儿早期死亡手术治疗的麻醉药物选择,以赛拉嗪镇静、丙泊酚诱导麻醉、异氟醚维持麻醉,满足了手术操作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基本情况
雌性非洲狮,年龄3岁,体重105 kg,出生在云南野生动物园,发病前97 d与雄性非洲狮交配。
1.2 仪器与药品
麻醉机(南京金陵-01)、监护仪(JORVET)、超声波诊断仪(意大利百胜MYLAB30)、CR系统(日本Mikasa机头、成像系统)、气管插管(JORVET,ID12,马驹专用型)、麻醉咽喉镜(合肥金脑人,1号压舌片)、鹿眠宁(Xylazine,吉林省华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丙泊酚注射液(Propofol,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异氟醚(Isoflurane,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头孢拉定注射液(Cephradine,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Baytril(5%恩诺沙星注射液,德国拜耳)、Tolfedine(痛立定注射液,法国威隆)。
(1)热处理硬化层分析 图2是小吨位铸造引导轮体的热处理要求及剖切块腐蚀形貌,剖切后硬化层深检测结果如下:
2 诊断
2.1 动物基本情况与病史调查
临产15 d,3 d食欲废绝,饮欲增加,精神沉郁,圈舍内躺卧,偶有起立活动。呼吸次数加快。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尿液偏黄。
2.2 现症诊断
通过视诊观察发现该非洲狮外阴流出黏液性分泌物,抹片检查发现大量白细胞。体温38.2 ℃,呼吸次数55次/min。
2.3 实验室诊断
经赛拉嗪注射镇静后,静脉采血检查,WBC 35.17 m/mm3,嗜中性白细胞比例较高(82.2%),血涂片中出现核左移,血细胞比容为55%。
2.4 影像学诊断
B超诊断中可见子宫呈液体增生,一侧子宫角直径达6.8 cm,另一侧子宫角直径为4.9 cm,内有大量絮状物;CR检查中可见双侧子宫增生,内有部分高密度增生物。
根据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外阴分泌物、血细胞检查及影像学结果,初步判断该非洲狮为子宫内胎儿死亡。
3 治疗
3.1 镇静与术前准备
借助吹管飞针,肌肉注射赛拉嗪6 mL(20 mg/mL)。约15 min后非洲狮出现高度镇静,经试探后确定非洲狮肌松充分,对其进行物理保定,两前肢头静脉分别放置20 G留置针。
3.2 诱导麻醉与气管插管
镇静保定后,静脉一次性注射丙泊酚472 mg(4.5 mg/kg),30 s后狮子进入麻醉状态,随即将狮子俯卧保定,拉出舌头,在麻醉咽喉镜(15 cm)的辅助下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大号开口器(12 cm)撑开口腔,对插管气囊充气。使用卷轴绷带将插管固定至上颌。
3.3 吸入维持麻醉
打开氧流量计至4 L/min,连接麻醉机,连接监护仪(袖带无创血压、舌夹式血氧脉搏监测、四肢与胸三导联心电图、口腔测定体温),将异氟醚挥发浓度调至4%。5 min后逐渐降低挥发浓度(2%左右),降低氧流量计(2.5 L/min),并根据手术情况和狮子体征进行调节。呼吸模式设置为IPPV,吸呼比1∶2.5,呼吸次数12次/min,潮气量设置为1 L。术中借助输液泵持续滴注乳酸林格氏液(10 mL/kg/h)。
3.4 手术治疗
脐后10 cm开始腹中线一次性切开,切口大小20 cm。拉出卵巢和子宫,经检查发现,子宫呈液性扩张,触诊质度变软。使用丝线对卵巢、子宫体与动脉进行双重结扎,并摘除卵巢与子宫。常规闭合腹中线切口。术部清洗并消毒。
3.5 麻醉苏醒和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后,关闭蒸发器,加大氧流量计。该非洲狮在停止异氟醚后约13 min出现稳定自主呼吸、舌回缩和上下颌紧张度,随即拔出气管插管。并肌肉注射头孢拉定、拜有利、痛立定。苏醒后该非洲狮几次尝试站立,但站立困难,随后蜷缩在圈舍内,呼吸较为稳定。术后4.5 h左右其出现呼吸困难,抢救无效死亡。
3.6 麻醉监测结果
通过监测结果发现,麻醉较为平稳,根据手术情况和动物体征进行调节(图1)。只是在主手术阶段(10—20 min,牵拉子宫和切开子宫时)出现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现象,随后各项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可控范围(图2—4)。
图1 异氟醚吸入麻醉浓度变化Fig.1 Change of inhaled concentration of isoflurane
图2 麻醉中心率变化Fig.2 Change of heart rate during anesthesia
图3 麻醉中收缩压变化Fig.3 Change of systolic pressure during anesthesia
图4 麻醉中血氧饱和度变化Fig.4 Change of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 during anesthesia
3.7 病理剖检结果
随即对其进行病理剖检。血液呈黑红色,黏稠,凝固不全。心肌出现坏死样变。心外膜出现少量出血斑点,心内膜出现片状出血。脾脏肿大,脾脏浆膜上呈不规则的片状出血点。整个肺脏肝变呈紫黑色,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状出血,间质不清,气管和纵隔淋巴结处有出血和水肿现象。肝脏高度肿大,整个肝脏呈紫黑色,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状出血,表面和切面可见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病灶。肾脏肝变,皮质和髓质均出血。胃内约有600 mL积液,有酸臭气味。子宫壁变薄,胎盘已脱离,呈黑色,羊水呈紫灰色,黏稠,有恶臭味。
4 分析与讨论
4.1 麻醉方案制定
国外曾使用过赛拉嗪、美托咪定、氯胺酮、丙泊酚等药物进行过麻醉效果观察,从少量的报道来看,上述麻醉药物对非洲狮的心率影响较小,丙泊酚对非洲狮副作用也较低[4],但由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自身的作用,所以今后仍需谨慎使用。
4.2 镇静与诱导麻醉
我国对非洲狮进行手术时,普遍采取非吸入麻醉方式。此种麻醉方法风险大、镇痛效果弱、麻醉深度不易调节[5]。非洲狮属于猫科(Felidae)动物,镇静使用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较为可行,本次对非洲狮肌注了6 mL赛拉嗪才能使非洲狮平稳进入镇静状态,这与徐春忠调查报告的(2.81±0.42)mL/100 kg注射剂量差距较大[6]。
诱导麻醉时使用丙泊酚,参考猫的使用剂量(6—7 mg/kg)[7]。鉴于该非洲狮处于妊娠毒血症状态,有酸中毒和呼吸困难情况,而且镇静使用了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抑制呼吸的风险,所以丙泊酚使用剂量有所降低(4.5 mg/kg)。从本次麻醉过程来看,诱导效果较好。
4.3 气管插管
目前国内尚无非洲狮专用气管插管,所以本次插管时选用了JORVET公司生产的马驹用气管插管,为减少无效换气死腔,减去多余长度,该插管直径12 mm,长度40 cm,恰好满足成年非洲狮的使用,只不过插管在与麻醉机连接时由于接口不同,所以我们对插管进行接口转接,以保证能够接入到麻醉机上。
4.4 维持麻醉与监护
目前国内尚无非洲狮专用的麻醉机,小动物(如犬、猫)使用的麻醉机无法满足成年非洲狮的潮气量。所以本次吸入麻醉选用了人用的麻醉机(金陵-01型),该机器氧流量峰值可达10 L/min,潮气量可达5 L,可充分满足非洲狮的麻醉需要。麻醉过程中需调节呼吸参数,如潮气量、吸呼比、呼吸频率、吸气触发压、气道压力限制等,通过本次麻醉过程来看,经调节设置后麻醉效果较好。
异氟醚对猫的MAC为1.61—1.63[7],所以刚接入麻醉机时,吸入麻醉浓度调至2.5 MAC,即4%。根据监护结果逐渐将至所需浓度。吸入麻醉维持阶段将挥发罐调至2%—3%左右,整个麻醉过程较为平稳,在牵拉子宫时,血压有所上升,麻醉师根据情况适时加大麻醉药物挥发浓度。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平均血压维持在105 mmHg左右,术中偶有心律不齐。
4.5 术后护理
由于非洲狮属于野生攻击性动物,所以很难进行重症监护和持续补液,仅仅是在手术完毕后,对非洲狮注射抗生素头孢拉定,此法无法对高度感染动物或休克状态动物进行及时抢救和护理[8-9],从病理剖检结果也可充分印证这个问题,这也造成了非洲狮最终死亡的情况发生。
5 结论
对非洲狮以鹿眠宁镇静、丙泊酚诱导麻醉和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的麻醉方案较为可靠,可以满足手术要求,妊娠毒血症需早期诊断以便进行合理治疗,对卵巢和子宫进行摘除术是治疗本病的确实疗法,该病在术后需加强监护和管理,以提高非洲狮的成活率。